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必要行业.基于社会行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从传统教学到信息化教学,衍生了新型的教学形态.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教育应对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极力促进对建设人才教育水平的提升,不断展开多媒体教学,以此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就高校思政课程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思政教育一般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增加了思政课程的枯燥与乏味.另外,当下我国思政课程明确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部分内容作为其理论知识基础,内容涵盖了历史与政治领域的历史事件与政治事件,教学上需要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如政治事件新闻短片、近代历史事件的相关视频、政治理论家的采访等等,都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高校思政教育多媒体教学以观看影片和讲授知识点为主,知识讲授与影片放映的融合能够促进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
当下,随着世界交流越发频繁,国际间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时代考验.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历程,对于汲取发展经验、促进现代教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由冯刚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一书,集合了众多该领域专家学者的历史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同时也提取了许多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由王杨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一书,以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为切入点,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发展实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中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服务学习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满足国家对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高校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心跟党走,紧跟党的路线,落实党的指导精神.当今社会处于全球化背景当中,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处于这些多元文化中的大学生其精神思想和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如何让大学生经过高校思政课程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当前大学生了解党的指导方针、前辈的光荣事迹等基本上都源于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精神思想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思政课程的素材来源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结果至关重要.但一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程的创新性建设不够重视,线上思政教育体制也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对于过去的先辈事迹、党的奋斗历史了解过少,不够珍惜党以及先辈为我们努力争取到的一切,因此以红色教育为基础对高校思政课程进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思政心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实际视角探索将红色教育深切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在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有全面理解的前提下,从多维度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沦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思政教学成效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学的完善发展,激发高校思政课堂的内在创新活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兰敏利  马健  冯鑫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I0005-I0005
新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作为提升文化教育水平主阵地,对完善社会文化体系构建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求学需求,高校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与社会环境变化特征,思考如何提升其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创建全新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进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质复合型人才。对此,笔者将在分析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郭凤志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积极探索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融合发展的路径,助力高校建立现代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7.
张悦  李洪山 《科教文汇》2020,(11):29-32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教学重点,目前,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发展,然而在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匮乏、过程单向化、内容间断化、途径单一化等问题。为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坚持创新性、互动性、系统性、多元化原则,做到扩大思政教育主体范围、注重思政教育双项互动、增强思政教育内容连贯性、利用互联网拓宽课程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长久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高校育人工作也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时至今日,我国思政教育发展已取得优异成绩。但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的新变化,高校育人工作仍需不断创新,而课程思政理念正是我国思政育人格局再一次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班瑞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I0013-I0013
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其特有的实效性、娱乐性和大众媒介性使我国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的思政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时代新的发展环境中,正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与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发挥其对大众政治思想接收的正面效应,在全面把握大众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发展方向与意识形态渗透机理对于帮助当代高校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媒体,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实现有机融合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多元媒体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进一步融合,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资源结构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发生了改变.这具体表现在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道德滑坡和政治信仰的缺失,这无疑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多元媒体的深度融合具有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路径的优势,这无疑为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造了优良的条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抓住媒体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学实践,以构建新时期礼会多元发展背景下的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1.
任长见 《科教文汇》2013,(19):26-26,34
当前,高校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我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当代人才,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的关键。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目前高校思政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我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当代人才,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的关键。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目前高校思政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樊利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4):I0004-I0004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过程中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作为保证高校师生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也应积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更新的形态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近代提倡"民主"与"科学"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在封建之中逐渐开放.在民主革命完成后,国人内心深怀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的历程中,中国教育就将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融人教学内容.新中国之初,中国人对国家的稳定和和平深感不易.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依然奉行民主、科学原则,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据党的革命经验总结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将国家领导人政治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一套完整丰富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一直秉持保持与发展的原则,对原有的革命历史和政治经验保持学习与思考,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进行新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根据当下国内现代强国计划已经进行优化,并围绕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国家发展策略进行了内容上的完善.在教学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突出了学习重点,将党史与国家发展史、抗战精神与革命精神始终作为高校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将国家政治理论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和创新的新趋势。它具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易于传播、自主性强等特点,是思政教育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做好网络思政教育需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思政团队,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并加强网络思政监管力度,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权,从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拓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对于新时期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强化课程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有效出路。思想政治课程也是如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并探究思政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机遇,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政队伍.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一书由刘建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探讨了当前思政教育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这对于当前我国思政教育有着极重要的引导价值.作者探寻了新时期开展思政教育的新视角,力图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机制,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并探讨了思想教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根基、话语转换方面的问题.该书包含8章,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作为核心论点,强调思政教育的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养,并且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基于此,高校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下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一定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养,并且要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基于此,高校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下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高校一定要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开启了人类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互联网逐渐深入到校园生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有冲击,也有机遇。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利用好网络新阵地、打造高素质思政教育队伍以应对冲击、把握机遇,使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