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研究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对校本教育科研不够重视,没有建立校本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对校本教育科研的认识参差不一,许多教师存有错误认识或认识模糊;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没有时间精力、缺乏研究经费、缺乏研究资料、缺乏研究方法知识以及思想不重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发表论文在性别、学历、任教学科和学校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教龄和职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与学校领导态度、学校教育科研制度以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技能有显著性相关,而与教师对待教育科研的态度无关,我国的校本教育科研目前是一种"制度推动型校本科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增强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确保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力求寻找提高英语教师校本科研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希望通过提高学校科研的水平来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校本的情境下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必须突出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校本教育科研培训;实现领导和教师两个层面的理念创新;构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三种动力机制;遵循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的四阶段模式;教师教育科研的校本培训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校本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校本的情境下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必须突出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校本教育科研培训;实现领导和教师两个层面的理念创新;构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三种动力机制;遵循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的四阶段模式;教师教育科研的校本培训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校为本(school—based)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问题受到重视。不同部门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校本科研)等观点,我们认为,究其根本,这些最终都应体现在促进每位教师的校本学习上,即促使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围绕着工作任务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校本研究洞开教师教育科研的坚固城墙时,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为教师登堂入室突破了三道瓶颈,打开了"三重门"。  相似文献   

7.
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明汉 《中国教育学刊》2003,(12):47-49,U005
以校为本,校本发展,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校本科研日见重视。教育叙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科研的可行途径,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王越明 《新课程研究》2007,(5):20-21,25
校本教科研与校本教研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缺一不可。教科研与校本教研内涵不同,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都不尽相同,且不同教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其专业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仅靠校本教研无法满足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必须同时进行校本教科研。在校本教科研中一定要坚持校本性、科学性、人本性、导向性、可行性、互补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培养教师的校本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当然,“校本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的界定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由于国情、化背景的不同,中外对此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虽然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一些学校说一套、做一套,校本教育科研还是停留在表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抓起分数来可以不要",使校本教育科研没能真正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从未真正尝到其中的乐趣,校本科研在不少学校还是徒有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