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金伟 《语文天地》2010,(12):68-7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大”。可见,课外阅读对于人的影响、对人心灵的塑造是如此的深刻。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  相似文献   

2.
陈瑛 《考试周刊》2010,(22):52-53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能帮助儿童在畅游书的海洋时认识人性,领悟人类高贵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所以,一个人的童年是需要阅读,需要故事,需要文学的陪伴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3.
朱永新先生曾经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主题阅读教学遵循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引领师生成长的语文教学高境界。本文列举我校“主题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和伙伴们在引领学生“悦读”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以期能和更多同仁探讨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说:“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最能解放我们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阅读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5.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说,“读书足以恰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德国人就注重阅读,如从零到五岁时就在娱乐中培养阅读兴趣,哪怕是在洗澡时也放一本。当然,现在我国也非常重视读书,把孔子的诞辰作为读书日。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在我的从教生涯中,如果说我的教育观念有些许重大改变的话,那是从读书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随身体的发育、成熟而丰富、充实?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路。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书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但是,放眼全国,读书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问题。其实,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当学校的教师都不读...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要带头读书 朱永新教授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阐述了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并没有对读书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从实际层面上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发展甚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本刊约请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局长、校长和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如下描述:"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没有阅读就没有知识的传承,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没有阅读就没有生命的升华,没有阅读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培养、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是语文阅  相似文献   

11.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们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确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能提高文学素养,从容面对各种挑战。然而,农村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是怎样的呢?结合学校的实际,笔者作了如下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反复强调:"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对于学生来说,这句话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读书是一个人精神的源头活水。身为教师,就应与书为友,让阅读成为习惯。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教师每天不得不为应付考试、名次以及各种各样的检查而忙碌,他们即使有暇读书,所读的也只是与各类考试有关的教材、辅导材料、习题集等。有些学校会趁假期为老师们买书,人手一本发给大家,并要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类读书的黄金时光。从小养成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对民族的振兴具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知识的积累、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提倡读书,鼓励读书,建设书香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读书状况也不容乐…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贾静玉 《文教资料》2007,(14):179-180
古人曾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话说明阅读书籍给人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深刻道出了书对人的影响力和对人心灵的塑造作用。作为语言能力的基石,阅读应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书上架     
《今日教育》2012,(2):45-45
《我的阅读观》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改变.从阅读开始”。朱永新多年来笔耕不辍,写书读书,与读者分享教育理念。阅读,正是他教育思想泪汩流出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清白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人的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是从小形成的,从儿童开始养成阅读习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关系重大。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培根说:“读书足以恰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然而有相当部分学生读书非常被动,缺乏阅读兴趣,除课本外不愿读其他书或是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阅读应该是一件愉悦心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乐事,不能让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让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