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视口播新闻”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记者)在镜头前对观众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形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视观众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功。下面谈谈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2.
徐诗春 《新闻窗》2014,(5):70-71
口播新闻就是播音员在镜头前对观众直接以口头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方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新闻以其灵活性、快捷性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采访中不能拍摄或未来得及拍摄图像的新闻,特别是在突发、紧急等特殊情况下,只有经过层层审核的纸质稿件,而无机械或电子的辅助提示,必须通过口播的形式、直播的手段,将稿件内容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摄像过程中,镜头语言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表达工具,可以技巧性地为新闻事件的阐述提供辅助。随着当前电视新闻摄像技术的不断提升,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应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就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创新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写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考虑电视媒介自身特点、受众的接受实际以及语言要适合主播或播音员播报等因素,所以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语域的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角度来分析它们对电视新闻语言所产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节目表达的重要工具。如何合理且技巧性地运用丰富多元的镜头语言,更好地"讲述"新闻事件,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镜头语言"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佳 《声屏世界》2008,(10):39-39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最大的信息载体是有声语言,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新闻语言与新闻播音员、新闻主播的新闻语言存在着明显差异。出镜记者的新闻语言包括新闻报道、新闻播报、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等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闻播音员每天要播出大量的稿件,作为新闻传播的最后一关,播音员在把文字语言创造性地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稿件内容准确、及时、生动地传递给受众,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田珺 《采.写.编》2021,(11):66-67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是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与效果,所以电视台新闻播音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形象塑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电视台新闻播音员形象塑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播音要求字正腔圆、明快清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如何在有限的新闻播报中打动、感染观众?除了语言技巧之外,播音员对稿件的充分理解、细致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新闻解读的基础1.吃透文件精神电视新闻是传递党政声音的重要渠道.很多重要新闻在这里"权威发布",电视新闻主播不但要学习好重大方针政策,更要注重在第一时间及时"吃透"文件精神,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相似文献   

11.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新闻节目的表达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随着新闻摄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中镜头语言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元化,熟悉地使用镜头语言已经变成了一名优秀新闻记者必需具备的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先是简述了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关键作用,其次论述了镜头语言使用时所需遵循的原则,电视新闻中几种常见的镜头语言,然后简析了镜头语言运用于电视新闻摄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探究了一些实际的运用方法,希望文中的一些观点策略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魏波 《新闻前哨》2012,(8):117-118
工作状态,即人工作时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形态。电视新闻播音员对工作状态的把握,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发新闻的特定时刻、特定环境空间里表现出来的特定的新闻意识、感觉和状态。电视新闻画面直观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和进展,除了为数不多的现场报道外,大部分报道是靠新闻播音员在屏幕前转述完成的。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今天,无疑对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明确身份,建立自信心电视新闻播音员该如何定位?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舆论导向的直接体现。电视新闻播音员作为媒体代表人——党和政府的"喉舌",直接为政府和人民服务。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新闻播音员须具备庄重、得体、机敏、坦诚而不乏热情的共性,同时又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在新闻节目中,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传播特点就是近距离、亲切感,因而,电视新闻的播出者包括播音员与新闻主持人就必须有较强的分寸感和调适性,要能够面对灯光,在镜头和话筒前面找到良好的镜前感觉,处于良好的镜前状态。良好的镜前状态是播出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很多播音员正襟危坐,“传声筒”似的宣读新闻稿件,书卷气语言表现在高高在上“一对众”式的理性说教。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崭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大量涌现出来的是被称为“主持人”的传播者,他们尝试建立新的新闻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16.
画面是电视语言三要素中的要素。图像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根本所在。电视新闻的图像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的图像性。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是由画面、声音和文字(语言)共同完成的,导语也一样。这里强调镜头的作用:一是因为镜头在表现事件性新闻时,由于视觉的关系,对观众有直接的冲击力;二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所能看到的境内外电视新闻中,导语仍是文字处理并由新闻报告员播报的。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目在信息传播的众多手段中,播音员的形象及语言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种,如何确定播音员在节目中的身份尤为重要,对此本文从新闻播音员在节目中的屏幕形象定位、语言定位、角色定位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游向荣 《新闻窗》2011,(6):71-72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喜爱。"视听兼备,图文并茂"是电视新闻的优势所在。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视觉感知更是人们看电视的主要形式,画面无疑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载体。因此,合理地运用好镜头语言对电视新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晓晖 《东南传播》2012,(1):164-165
新闻具有新鲜明快的特点,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如何去把握这种新鲜感,再通过自己的传播让受众感受到新鲜感,是当下新闻播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界定电视新闻主持人定位入手,探索从直接式播报优化到理解式播报,通过有声语言传达到适当运用非语言符号传递,从平面感知升华为立体感知,有效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