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系统理论,对13篇报忧类商务英语信函进行了分类和研究,旨在揭示这类信函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文章分别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报忧类商务英语信函呈现出特定的语言和语篇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薇 《考试周刊》2010,(21):39-41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关于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纯理功能的理论,其中奥运会主题曲歌词的分析能很好地体现人际意义功能。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分析历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歌词,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以及说话者是如何通过词汇语法的选择来实现人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曾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117-120,123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评价理论对人际元功能进行了逐步深入的全面研究。通过对选自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二版)的不同体裁的四个语篇在语气、情态、评价词汇层面人际元功能的实现手段的讨论分析,认为在语篇层面上,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明喻、暗喻一样也是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重要资源。最后指出,语篇教学中应引导学习者对不同人际意义资源加以学习和重视,提升学习者对语言和文化知识学习的情感投入,从而加强学习者对语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英语旅游手册是其国人对外宣传旅游产品的媒介之一,并对旅游消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和评价.本文通过对英语旅游手册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英语旅游手册的语篇表达着人际情感意义,负载着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It外置短语序列是英语外置结构中,在语义上具备立场表达意义的一类短语,以去个人化的特殊方式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营造和谐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氛围。Martin和Rose提出的语言评价系统理论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其对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的实现方式具有周全的解释力,对It外置短语序列语义、语篇功能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It外置短语序列为研究对象,以语言评价理论为指导,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技术研究论文中的It型外置短语序列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讨It外置短语对实现语篇交际功能的作用以及科研论文作者立场表达的态度意义,希望藉此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提供学术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谭欣 《海外英语》2013,(15):243-245
人际纯理功能作为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能语篇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该文以功能语法中的人际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美剧《妙警贼探》第二季第一集中联邦调查局探员和疑犯的一段对话为研究的语篇,从语气和情态两个角度对此语篇进行功能语法分析,以求探讨语气和情态体现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系统的方式以及人际纯理功能中的词汇语法系统在建立和保持恰当的人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际纯理功能作为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能语篇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该文以功能语法中的人际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美剧《妙警贼探》第二季第一集中联邦调查局探员和疑犯的一段对话为研究的语篇,从语气和情态两个角度对此语篇进行功能语法分析,以求探讨语气和情态体现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系统的方式以及人际纯理功能中的词汇语法系统在建立和保持恰当的人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评价系统理论,对感谢信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揭示这类便条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分别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对感谢信进行深入的分析,试从这三个方面探讨这些人际手段在感谢信语篇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等方面,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揭示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人际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科技、广告及新闻语篇上,很少涉及公益性的英文歌曲。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个层面分析迈克尔·杰克逊的公益三部曲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发现人际语法隐喻在这种具有特殊交际意图的语篇中的人际意义体现在:提供信息,陈述事实;促进人际交流;呼吁公众作出行动。  相似文献   

12.
李然 《考试周刊》2012,(3):57-58
评价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核心问题,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都必须考虑评价。评价系统的恰当使用对语篇连贯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依托,着重讨论态度、介入和评价维度在此文中的应用,解答作者如何利用新的词汇—语法功能手段与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看,指称变换应属于衔接手段,有明显的语篇功能,但其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人际功能。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探讨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指称变换如何体现人际意义,结果表明话语指称变换作为衔接手段,不仅可以使语篇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连贯,也能很好地从个人的和互动的两个方面体现人际意义,使读者接受作者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新闻语篇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对科技语篇、广告语篇和演讲语篇等各种不同语篇进行人际意义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揭示了不同语篇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和评价资源分布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儿歌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别选取160篇英文和300篇中文经典儿歌进行量化研究,阐述了该语篇类型中词汇语法层面的发展模式,探讨儿童语言理解力和不同语言模式的感知力,说明在英汉幼儿儿歌语篇中均存在人际语法隐喻。人际隐喻是英汉儿歌的共同特征,这就意味着儿童也在学习并体验同成人语篇一样复杂的语言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首先对一首自由体诗歌的词汇所蕴含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小句的人际功能进行描述,从而揭示构成该语篇的商标词在表达语篇的广告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说明该语篇试图建立一种友好的广告方与广告受众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隐喻产生于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重新匹配,是对经验的重新识解,也是人们识解经验的重要语义资源。科技语篇是人们对常识的重新识解和重构的语篇,语法隐喻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内,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探讨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作用,从而发现科技语篇中语法隐喻的特点及语法隐喻和科技语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结合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对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语义层面上修正命题的真值条件,在语用层面即人际功能层面上增强话语的可接受性,在语篇层面上可视为标记话语文本宏观结构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