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4,(3):67-68
<正>【导读】良性前列腺增生已经成为中老年男性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引发的尿频、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以预防吗?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又该如何治疗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咨询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科张晓鹏副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7):71-71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18年前,我突然感到小便时疼痛,尿频、尿急,经医生检查,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医治一星期后,小便时不痛了,但小便次数仍多,且见尿流细,尿淋漓不尽之症状并无好转,继续治疗后无  相似文献   

3.
王劭亮 《科学生活》2012,(12):12-12
人们常说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肥大,其实是一回事,医学全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主要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患此病的人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许建军 《金秋科苑》2012,(2):102-102
前列腺增生可致肾衰竭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良性病变,前列腺癌为恶性病变。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互相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前列腺增生症所引起的症状首先是尿频、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病变进一步发展则会使膀胱的形态和功能受到损坏,随之发生急慢性尿潴留并继发膀胱结石和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可致肾衰竭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良性病变,前列腺癌为恶性病变。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互相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前列腺增生症所引起的症状首先是尿频、夜间排尿次数增多。病变进一步发展则会使膀胱的形态和功能受到损坏,随之发生急慢性尿潴留并继发膀胱结石和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患,也是引起其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在50岁以后才开始发生病理改变,往往60岁以上才出现临床症状。其病因多认为与激素失调以及前列腺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腺体、平滑肌和纤维组织增生。尿频是前列腺肥大的早期表  相似文献   

7.
楠木 《金秋科苑》2011,(8):170-170
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主要有:排尿异常。症状可分为梗阻和刺激两类;梗阻症状为排尿踌躇、间断、终末滴沥、尿线细而无力、排尿不尽等。刺激症状为尿频、夜尿多、尿急、尿痛。症状可因寒冷、饮酒及应用抗胆碱药、精神病药物等加重。长期梗阻可导致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以下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并对其积极防治,便可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8.
对3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对3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及150例正常对照组的前列腺进行超声检查。结果:350例声像图全部表现前列腺移行区增大,部分合并增生结节及结石或囊肿。其中前列腺径线无明显变化者有20例。结论: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便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超声检查不应局限于径线的扩大,而要重于内部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张晨 《今日科苑》2007,(3):116-116
在欧美国家,中年男人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高达80%,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的第一大癌症。前列腺的变化几乎和男人的一生同步。10岁以前,腺体和男孩一样青涩,以后他们一起逐渐成熟,到24岁左右最为朝气蓬勃,重量也达到最高的20克;30岁左右,它的结构和男人心一样开始百转千回。45岁~50岁,它和男人的身材一样退化走样,出现“赘肉”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0.
邬贤德  裘顺安 《科技通报》2000,16(2):138-140
为研究膀胱刺激症的治疗,选择性对38例膀胱刺激症患者进行了膀胱粘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并作疗效分析,结果膀胱刺激症各项症状有效率均在82%以上,尿道综合征,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术后的膀胱刺激治疗有效率为81.6%,表明膀胱粘膜下注射药物治疗膀胱刺激症的疗效令人满意,是一种适用于经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患者155例为治疗组;2004年10月~2008年9月采取常规PPH手术治疗混合痔患者1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55例中肛门狭窄者5例,出院后经6~12个月随访,狭窄情况明显好转,无需行肛门狭窄手术。对照组153例患者肛门狭窄者15例,经6-12个月随访,5例仍需辅助排便,2例行肛门狭窄手术。经统计软件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应用吻合器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后正中切开挂线法治疗混合痔明显减少痔的复发率,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尿失禁的原因。方法翻阅病案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前列腺电切术病人330例。术后回访6个月-1年,平均回访8个月。结果共出现尿失禁21人,发生比例为6.3%。其中,轻度尿失禁4.5%,压力性尿失禁1.2%,完全性尿失禁0.6%。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较为大多数病人所接受,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方法。术后尿失禁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部分尿失禁是由于医源性造成,需引起重视,大多数的病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3.
"2011创新惠民前列腺增生治疗新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密云云湖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主办,密云县医院承办。参会代表为来自于环北京10个郊区县的泌尿外科医生。北京市卫生局、社保局、密云县、密云县卫生局及密云县医院领导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年龄61例89岁,平均74岁.进行性排尿困难8月~13年,平均6年.尿潴留24例.膀胱造瘘4例,并发膀胱结石8例,肉眼血尿4例,尿路感染14例.肾功能不全8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4例,慢性肺气肿4例.按照ROUS标准,前列腺Ⅱ度增生38例,Ⅲ度增生16例,Ⅳ度增生7例.B超检查,残余尿92~820ml,平均204ml.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π/6×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为63-48cm3,平均80.2cm3.折算为重量平均为84.2g.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CIPSS)20~32分,平均2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5.1分.  相似文献   

15.
王慎鸿 《科技通报》2002,18(5):433-435,44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气化加修切法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治疗BPH60例。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0min,平均留置导尿时间3.5天,平均住院日5.5天。结论:TUVP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R)更具广泛的应用优势,但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及解剖基础,同时要熟练气化电切镜的各种功能及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劳芳志 《大众科技》2022,24(2):119-121,15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针对该疾病的早期治疗以药物为主,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微创治疗手段日益增多,临床上相继出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针刺消融术、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等,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进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明市场     
发明市场痔全脱注射液的制造方法(专利号:87104056·5)本发明系国内首创,已获国家专利权,设备投资少、制造成本低、利润高。这种痔全脱注射液是一种新型快速局部脱落剂,并有强力、长效、镇痛、止血、消炎作用,用于治疗各期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裂。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内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2例II期内痔患者,其中36例采用肛门内托约肌切断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另36例II期内痔为对照组,仅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为:(1)72例内痔在治疗后3-7天,病人的排便不畅和不适应感消失,便血停止;(2)1年后复查,36例结合治疗组无一例复发,痔核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病变处粘膜基本恢复正常,36例对照组中有2例复发;(3)在肛门直肠指诊时,36例结合治疗组无肛内紧缩感,对II期内痔治疗,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消痔灵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陆江 《科学中国人》2005,(10):51-51
前列腺增生也称前列腺肥大,常并发前列腺炎,是国内外中老年男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50~60岁发病率为20~35%,61~80岁发病率为50~70%,81岁以上达到83%,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等待、夜尿多和排尿困难,伴发阳萎、早泄。目前医学上对本病无特效疗法,病人痛苦大,病期长,难根治。  相似文献   

20.
自动痔疮套扎技术在痔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痔疮套扎技术在痔病治疗中的特点、方法以及操作步骤等,同时提到了套扎治疗肛肠病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