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整体上呈现对立性,其主要特点是东方思维具有整体性、具象性,而西方思维具有抽象性、分析性。试图从更多方面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以找出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A5):89-90
翻译中存在逻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是造成逻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翻译活动中,经常出现基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而形成的各种逻辑问题,这些逻辑问题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活动和翻译质量。因此,译者有必要对原文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对比、思考,在必要时介入并加以调适。本文以汉语和俄语为切入语,在阐释翻译过程中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逻辑调试。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的文章解读理解,是一种互补结构,可以相互借鉴和参照。中西方文章解读方法上的不同,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则是文化传统的核心。因为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精髓。一、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一)直觉感悟和逻辑抽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重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素朴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既反映了我们祖先客观把握世界的慧眼独具,也表现了我们民族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中国的学问历来主张文史哲贯通,这一特点来自审…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文教资料》2010,(24):86-88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色,其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形成这些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为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这些差异及产生原因对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物词汇是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之一,每个民族的风俗、社会文化等也会在动物名称中有所体现。基于此,通过对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猪"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出东西文化中对动物名词的理解差异,并折射出东西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便进一步消除东西方交流的障碍,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文化、思维与语言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最重要的因素.东方思维呈圆形,强调归纳、悟性和形象思维:西方思维呈线形,强调演绎、理性和逻辑思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这些差异在英汉语篇上表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英语语篇总体上呈直线形,重形合和客体意识;汉语语篇则呈螺旋形,重意合和主体意识.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西诗歌的想象运思结构模式葛桂录印象式、隐喻式、类比式、复合式想象是诗歌运思模式的四种常见类型。本文从中西时空观的文化规定角度重新探讨了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直觉感悟式与逻辑分析式)的差异特征,以及这种差异性对中西诗歌形式构成的诸多影响。结论是:诗歌想...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历史和文化等的影响而存在着差异,东方是求同性、意会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是求异性、直观性、个体性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汉英文化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东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能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表达习惯的转换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比较及其对创新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影响着一个民族和特定群体的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强调直觉体验,强调中庸,无为而无不为,强调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个体性,强调逻辑思辨,强调批判、反思,强调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在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并借鉴西方思维方式长处的基础上,确立起富有分析和实证、弘扬个性、求异求变和发散型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活跃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东西方思维方式对峙性的显著特征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多样性。东方思维方式是其整体性,具象性,辩证性,主观性,模糊性,思维的顺向性;而西方思维方式则是具体焦点性,抽象性,分析性,客观性,精确性,思维的逆向性。体现在两种语言上就形成英语的重逻辑、重组织,句子结构长,句子呈现“树型结构”,而汉语则注重整体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层层推进,句式呈现“流水型结构”。分析研究这些差异会使语言学习者和翻译者在深层次上了解不同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汉英翻译中,主语的选用乃重中之重,决定着整个译文的谋篇与布局.而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中主语的表达大相迥异.本文针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汉英主语中的映现初步讨论三个问题一、汉民族重主体意识、西方民族重客体意识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主语常体现为"人称",而英语主语则以"物称"居多.二、汉民族重整体与直觉、西方民族重分析与理性的思维方式分别导致汉语重"主题"而英语重"主语".三、汉民族求同、收敛和西方人求异、开放则直接影响到汉英主语长度与繁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差异根本在思维方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载体与思维工具,汉语和英语各有独特的魅力与优势,体现出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思维特点:前者从整体出发,后者以个体为重。以此为依据,高职英语教学应在学生英语学习思维习惯方面加强培养,帮助他们扎实打好语言基础,逐渐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实际应用英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用英语写作时,应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构思主题时应考虑到东西方价值观差异;谋篇布局时应考虑到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选词造句时应考虑到一些词语的东西方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学文化无论是在地域,历史背景,还是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生产劳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西方文化体系的碰撞造就了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中医越来越为西方国家瞩目,西医在中国也已成为主要的就医渠道,传统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在法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导入知识文化,从中西文化差异,特别是法律文化的差异深层入手,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英美人士比较注重定量分析,进行逻辑推理,而中国人比较注重直觉与先验理性,善于以经验为依据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此类差异的学习,增强了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文化异同,有助于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对东西方隐喻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81):19-20
不同的文化、经济、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冲击与沉淀,形成了中西各具特点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新闻媒体报道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分析使得中国新闻媒体记者学习并借鉴西方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渊源和语言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异,就会妨碍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影响学生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礼仪和人际关系常识,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20.
汉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和培训的难点。造成旅游英语口语汉语负迁移的原因有许多,有因汉语习惯而形成的用词搭配负迁移,有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汉语思维方式惯性而形成的负迁移等。教学和培训中应从学习中西方文化着眼,以掌握足够的词汇为抓手,以区别思维特点为切入点来解决旅游英语口语表达中汉语负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