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麦加拉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两个重要哲学派别,他们十分重视条件命题的讨论和研究,形成了费罗蕴涵、第奥多鲁蕴涵、联结蕴涵和包含蕴涵等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蕴涵理论,他们的蕴涵理论可以说是条件句逻辑的起源,现代条件句逻辑的许多思想都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2.
NTV观点的核心思想是直陈条件句不是命题,它没有真值条件并且无真值,其既不为真也不为假,而只表现为一个相应的概率值。这就引发了一个有争论的逻辑哲学问题——直陈条件句能否嵌套。如果把直陈条件句视为无真值的,那么嵌套后的复合条件句就不能判断其真假(真值表不能使用)。对于直陈条件句能否嵌套的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要完全解决真之条件主义与条件概率主义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完全接受条件概率论题的哲学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同样,暗示放弃真之语义观也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休谟问题问世以来,人们探讨解决休谟问题的众多方案中,现代逻辑的一支-概率逻辑迅速发展起来。概率逻辑者将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译推理的范畴,为对归纳推理概然性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其意在通过解决休谟问题,最终达到用概率逻辑取代传统归纳逻辑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休谟问题的解决应转到哲学解决的途径上来。此外,把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绎推理的范畴的观点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条件句与相干逻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条件句作了深入的逻辑分析,指出:判断一个条件句的真值必须先确定或假定其前件为真,前件的真又是相对于可能世界而言的,而可能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逻辑特征是无矛盾性,因此,形式为“如果(A并且非A),那么 B”的语句在任何可能世界中都不会有真值。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考察了相干逻辑的得失,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蕴涵刍议     
实质蕴涵与否定、合取、析取、等值等其他逻辑联结词一样, 其实质是对自然语言中复句的关联词所进行的合理的逻辑抽象, 所谓的&;#1048577; 实质蕴涵怪论&;#1048577;其实并不怪, 它是人们要求实质蕴涵反映条件联系中除真假联系之外的内容、意义方面的联系, 从而作了错误的解读所造成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条件语句,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实质蕴涵的关系问题上, 在反事实条件句与一般性条件句的区分上,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辩论不仅是语言之辩,更是逻辑之辩,逻辑是辩论的核心。辩论以逻辑思维为前提,逻辑思维是辩论的思想基础,辩论是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辩论是由立论和反驳两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立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辩论的成败。辩题是双方争辩的对象,对辩题的逻辑分析又构成了全部辩论准备的出发点。论题是辩论的核心,论题是否清楚明晰、独特新颖,是辩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辩论中要取得主动权。必须讲究逻辑策略:要坚守己方的逻辑底线,注意恰当使用描述和定义的方法,保持攻守平衡.必要时要善于运用诡辩。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前二十年,关于哲学与逻辑的关系,人们有着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人们认为逻辑是由自身发展而来,不是由形而上学发展而来,并且形而上学奠基于逻辑的观点。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一切科学(包括形而上学在内意义上的科学)思想。都利用了思想的一般形式规则。在思想的实行过程中,思想规则的使用是绝对必要的,人们由思想规则的使用对一切科学的必要性,推导出逻辑作为思想规则的科学同样也可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哲学),最终人们得出结论逻辑是所有科学的前提条件。海德格尔认为人们的这种观念是一种偏见,对这种偏见的根据进行了驳斥,并且通过对哲学奠基于逻辑的观念的反驳,提出了逻辑应奠基于哲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下的逻辑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把全部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纯逻辑只从理论上阐明逻辑基本原理而不与具体领域相联系,应用逻辑则侧重于将纯逻辑理论应用到某一特定主题的具体问题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论”与“分论”的关系。同时,应用逻辑与逻辑的应用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前者的初级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逻辑创立和发展到现代逻辑,对逻辑作哲学上的反思不断深入和展开.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逻辑迅猛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要求和结果.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包括:逻辑范畴的界定,逻辑真理,逻辑悖论,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推理、后承与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相似文献   

11.
两个独立性是充分条件关系最重要的逻辑性质,是人类之所以能从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逻辑依据。逻辑有效充分条件关系中的逻辑的两个独立性源自经验的充分条件关系,又回过头来为经验科学服务。数理逻辑中的实质蕴涵不是充分条件关系的科学抽象,从而产生蕴涵怪论。随着逻辑科学的发展,蕴涵怪论最终将被消除。  相似文献   

12.
基于均匀概率空间的无穷乘积,n值Lukasiewicz命题逻辑中引入α-矛盾理论,给出了一般矛盾推理规则;利用命题的α-矛盾度定义了命题间的α-差异度,进而导出命题集上的一种伪距离.  相似文献   

13.
逻辑方阵图表达了直言命题、模态命题、规范命题的对当关系,表达了负命题间的等值转换关系及充分条件命题与必要条件命题等值转换的条件.因此,逻辑方阵图在逻辑学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应给以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墨子》中才以思维规律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而“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范畴并被自觉运用也是从墨家开始的。墨家逻辑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对“类”观念的阐述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墨家“类”观念有重要的逻辑意义,其“类”观念是中国古代的推理类型——推类的基础,只有搞清楚中国古代“类”的观念,才能正确理解推类。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归纳逻辑的理论开始,归纳逻辑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发表《新工具》,归纳逻辑进入了古典时代。休谟提出"归纳法问题"后,归纳逻辑面临种种疑难和阻碍。到逻辑贝叶斯派创立概率逻辑理论,归纳逻辑走出困境,进入了现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穆勒摘要》、《评李斯特》进行文本学研究,来反驳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思想的"断裂"说,通过马克思自身文本的理论进程来呈现其对"交换关系"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研究的逻辑演进,逐渐本真地呈现出"人的本质"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可能世界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是由莱布尼茨提出的。汉语的反事实条件句是一个颇有特点的句式,有点与英语中的虚拟句相似,但它具有自己的特色。从逻辑视野中对其进行逻辑分析,可为逻辑学与语言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8.
想象对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里的形象或概念具有加工、改造等处理作用。不同的想象方式决定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限制,归纳、演绎等不同的逻辑方法。不同的逻辑方法产生不同的逻辑关系和逻辑原理,并形成不同的关系命题。这就为将传统逻辑完全纳入关系逻辑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考试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借助逻辑学教学来完成。目前高校逻辑学的困境使得它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这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教材编写、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高校逻辑学教学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逻辑学的"有",即"存在"也就是"无"或"非存在",它们的统一即"变易",黑格尔以此作为其逻辑学的开端。现代宇宙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表明,宇宙的历史开端与黑格尔的逻辑开端是一致的。从而在一百多年后实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黑格尔逻辑学的深刻内涵和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