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分析了Internet网络具有的无尺度特征和网络上蠕虫传播临界值,就校园网中的蠕虫传播提出了具体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多形态蠕虫可以避开任何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系统,为此提出了基于字符特征匹配和数据挖掘的多形态蠕虫检测方法.基于蠕虫攻击模型,提出了通过数据挖掘,如Bayes和ANN,识别JUMP地址检测多形态蠕虫的方法.通过对多种实际蠕虫及其多形态变种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率和性能比传统的IDS有大幅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本系统用到的基于ICMP的蠕虫检测方法以及相同通讯模式的蠕虫检测方法,然后介绍了本系统的结构模型,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陆娅莉  胡伟 《考试周刊》2007,(18):113-114
本文阐述了蜜罐技术的主动防御的优势,对蠕虫实现欺骗和诱导,收集新型病毒特征,检测蠕虫的变种,自动检测和预防新型蠕虫的爆发与传播,最终有效弥补入侵检测系统对未知蠕虫攻击的识别问题。本文所设计的基于蜜罐技术的蠕虫检测系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网络蠕虫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加.首先给出了蠕虫病毒的定义,讨论了计算机蠕虫病毒和传统病毒的联系和区别,利用网络陷阱技术对蠕虫病毒进行了剖析,为反蠕虫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蠕虫病毒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破坏能力,每次爆发都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计算机与网络的正常使用.通过分析网络蠕虫病毒的危害及其传播特征,设计了基于honeyd的未知蠕虫检测与预警插件,该插件可集成到honeyd系统中,部署到网络上进行未知蠕虫的检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上旬,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鲤鱼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鲤鱼只占总渔获量的7%,且94%为当年的小幼体。鲤鱼的鳃上及消化道内只有三种蠕虫寄生。宿主感染这三种寄生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小。据此提出保护、合理利用这一鱼类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千 《中学生电脑》2004,(11):13-13
谈到病毒,自然让人想到广为流行的蠕虫病毒,其中一类蠕虫病毒比较特殊,采用脚本程序编写,比如臭名昭的“爱虫”、“欢乐时光”、“尼姆达”、“求职信”等,其危害不用多说。这类蠕虫病毒在破坏性、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上与其它病毒有所不同,它们采用VBScript脚本语言编写,因此被称为“VBS蠕虫病毒”.上网冲浪时,不经意间就有可能感染,而一旦病毒发作,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有意识地防范该类病毒。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上旬,对长江黄州江段的鲤鱼进行了相对渔获量、种群结构和体内寄生蠕虫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鲤鱼只占总渔获量的7%,且94%为当年的小幼体。鲤鱼的鳃上及消化道内只有三种蠕虫寄生。宿主感染这三种寄生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小。据此提出保护、合理利用这一鱼类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蠕虫病毒传播机理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蠕虫病毒对于网络数据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首先阐述了分析了蠕虫病毒的传播机理,并分别针对网络型蠕虫病毒和主机型蠕虫病毒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蠕虫病毒的设计模型,以推进对于蠕虫病毒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蠕虫检测与主动防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讨论Aegis模型,探讨利用snort进行蠕虫误用检测的研究思路和实现方法。仿真实验证明:Aegis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开放式结构,有效结合了蠕虫检测与主动防御技术,对蠕虫攻击具有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并能及时有效地防范蠕虫危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蠕虫病毒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知巨大的破坏能力,每次爆发都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计算机与网络的正常使用。通过分析网络蠕虫病毒的危害及其传播特征,设计了基于honeyd的未知蠕虫检测与预警插件,该插件可集成到honeyd系统中,部署到网络上进行未知蠕虫的检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13.
令网络管理员最头疼的莫过于蠕虫病毒的发作,笔者在病毒处理过程中利用Sniffer工具来检测网络蠕虫病毒,效果不错。下面就以一次冲击波病毒的处理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Sniffer处理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4,29(12):55-56
据2004年8月11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华盛顿2004年7月29日电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兰丁市蒙特雷湾水箱养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蒙特雷湾水下9400英尺深处的死亡的鲸鱼骨头上发现了两种既不长眼睛和嘴巴,又无胃的奇特新蠕虫。水箱养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罗伯特.弗里琴霍克说,这些蠕虫长度为1~2英寸,以  相似文献   

15.
案例教学是面向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技术类课程实践性的有效教学方法.为了满足"信息安全基础"课程病毒知识案例教学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基于当前流行的飞客蠕虫病毒的查杀实战案例.该教学案例涵盖了病毒诊断、检测、清除和验证等蠕虫病毒查杀的完整过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提高信息安全课程学生认知与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改造前。集美大学的校园网存在着很多问题:出口堵塞、蠕虫病毒爆发、ARP欺骗导致的大规模断网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网络问题很难查到根源,问题发生后经常需要集美大学网络中心的老师对交换机进行排查,或为反复发作的病毒疲于奔命.真可谓劳心劳力。  相似文献   

17.
Conficker蠕虫最早出现在2008年9月,目前该蠕虫已经有多个版本的变种,最新的变种为D版本,本文分析的是这个蠕虫的C版本,也就是媒体大肆宣传会在2009年4月1日爆发的那个版本。  相似文献   

18.
网络蠕虫融合了病毒、木马、DDOS攻击等多种攻击技术,网络蠕虫能利用系统漏洞自动传播,造成网络拥塞,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本文分析了蠕虫病毒的工作机制,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技术优点及其不足针对蠕虫工作机制的扫描特征,提出了利用蜜网检测捕获蠕虫的技术.测试结果表明,蜜网具有扫描预警、检测扫描和未知攻击的能力,误报率和漏报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9.
蠕虫病毒危害极大,在校园网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蠕虫病毒,就有可能引起网络阻塞,严重的还会导致网络瘫痪。对于蠕虫病毒的检测,普通用户通常通过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来判断电脑是否感染了蠕虫病毒。但很多时候,感染蠕虫病毒后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察觉或是察觉后也不一定想到是病毒的原因。这样,岂不是要网络管理员逐一去更新每台计算机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即使更新了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也未必一定能检测出最新的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Slapper蠕虫对校园网的攻击实例,从症状、毒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提出slapper蟠虫对校园网的毒害和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