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树文 《大观周刊》2011,(27):57-57
Internet规模越来越大,基于网络的各类业务越来越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在网络流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譬如IP短缺、网络传输质量差、数据丢包等等情况,QoS(服务质量)的重要度显得极为重要。本为针对于IPv6下的QoS体系及其策略控制提出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QoS保障机制在IP网络视频会议中的应用,分别在数据层和控制层中对QoS保障机制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亚东 《大观周刊》2012,(33):142-142,14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Internet基石的TCP/IP协议族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的起因是IPv4协议在面对Internet发展时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足.人们为解决这些不足提出用IPv6协议取代IPv4协议。  相似文献   

4.
要闻     
《网络传播》2010,(5):6-7
在最近举行的全球IPv6论坛上,中国电信获得了全球首张IPv6ISPI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服务运营商认证证书。中国电信表示,针对宽带IP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和IPv6宽带业务的发展需求,电信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商用IP城域网设备、管理平台和支撑系统的整体升级,顺利完成了宽带接入业务的IPv6全流程穿越测试,相关工作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全球IPv6论坛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闵亮 《今传媒》2012,(1):106-107
IP地址即将耗尽的今天,互联网要进一步的发展下去需要新技术的支持,IPv6作为新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将解决现有IPv4网络的诸多问题,推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远发展。本文阐述了IPv6相对于IPv4的优势特点,探讨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展望IPv6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IPV6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IPv6网络环境,并对W eb服务器、DNS服务器做了IPv6配置,该文对相关配置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林卓哲 《信息系统工程》2009,(11):116-118,108
在向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转变的过程中,IPv4/IPv6混合网络将长期存在。文章在分析混合网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混合网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网络数据流中的数据包为分析对象,通过基于协议和基于内容两个分析阶段来分析网络用户的行为特征,并且设计了一个行为分析模型,为网络用户的正常行为发现和异常行为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kevin 《中国传媒科技》2005,(8):24-25,23
<正>从2002年开始,我国主要运营商相继启动IPv6实验网络项目,2003年中,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简称CNGI)全面启动,国家牵头并投入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CNGI项目对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国家对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的支持达到了一个实质性和跨越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采用的IP协议是它的第4版(IPv4),IPv5的称号被赋给了一个实验的称为流协议的面向连接的因特网协议。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或早或晚,IPv4最终要被一个称为IPv6的新协议替代。对IP新版本的需求首先是由在IPv4中32位地址段的限制引起。子网划分和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有助于控制Internet地址空间消耗的速度,也有助于控制在  相似文献   

10.
邓亚丽 《今传媒》2014,(12):112-1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将会引发社会新需求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大转变。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核心,相对于IPv4,IPv6具有网络地址容量巨大、网络更加安全可靠、网络服务质量高等优势。而且,IPv6与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将最终改变人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应用等各个环节。同时,IP v6对于国际信息传播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IPv6对于下一代互联网以及信息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IP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随着全球IP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迅速增长,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IP网络将因地址空间的耗尽而无法继续发展,下一代的互联『枷协议IPv6应运而生。IPv6将以其在IP地址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方面的巨大优势,改变人们的信息生活。IPv6的技术优势将为家庭应用、传感技术、传输应用、游戏应用,娱乐、移动服务,以及各种端到端的服务等产生无限创新,将产生无限的巨大的商业机会和难以想象的利益前景。IPv6产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和里程碑式的发展将要到来。  相似文献   

12.
未来,无论服务要求传输的数据是语音、文字、图片还是视频信息,大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我协议(IP)来进行传输。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终端设备数量的增长,现有的IPv4网络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IPv4地址不够用是最尖锐的问题。目前可用的1Pv4地址已经分配了70%左右,据IETF预测,IPv4的地址资源将会在2005年至2010年枯竭。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及时向IPv6过渡,IP地址的缺乏将会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新一代IP协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IPv4基础上互联网地址的枯竭问题,IPv6网络替代IPv4网络势在必行。提出IPv4与IPv6共存以及IPv4向IPv6过渡的校园网构建方法。阐述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主要技术,结合郑州师范学院校园网实际情况,设计出部署IPv6校园网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IPv4和IPv6过渡策略主要包括双栈策略、隧道策略以及翻译策略三种。一、双战策略双栈策略是指在网络节点中同时具有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这样,它既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4的分组,也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6的分组。对于主机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媒体技术VBI/IP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其中包括VBI数据广播和IP数据广播的原理和各自的特点.VBI数据广播技术和新一代的网络技术IPv6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方昱 《大观周刊》2012,(9):122-122
本文介绍了IP网络传输的重要技术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重点说明了QoS中的Diff-Serv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升级方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网络拓扑结构。针对网络系统的特色进行分析,并且对网络系统中IPv6/IPv4 双栈和无线网络给出网络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伟  王银红 《图书馆学刊》2008,30(2):139-140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现有的IPv4网络协议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通过对IPv6网络协议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IPv6协议基础上的几种可行的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IPv4网络其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需求不断加强,网络地址的制约已经成为视频监控设备发展的瓶颈。传统的面向IPv4地址短缺的解决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IPv6的引入为突破地址瓶颈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将介绍IPv6的特性以及诸多优点,并结合对营业厅视频监控的IPv6试点改造,实现了IPv6在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标准的局域网拓扑类型和适用的广域网拓扑是计算机互联网拓扑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描述各网络类型及应用功能时,分析组网基本硬件单元,网线物理层连接技术标准和相关网络技术特性。网络信息流分析是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功能设计的依据。IP地址分配就是要建立IP网,必须遵循因特网的IPv4和IPv6地址分配原则及技术协议。本文的网络拓扑图设计包含广域网结构,体现分层网络设计原则,综合应用星型网络拓扑等网络技术。同时把它作为IP网设计的网络物理结构,分析网络IP路由技术和路由协议,按照IP网子网划分原理分配路由器接口IP地址和交换机的局域网IP地址.定义网络路由协议。以图描述IP网络路由过程和分析多种路由协议,从原理上分析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传输过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网络拓扑设计技术原则和全面分析了IP网路由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