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理念正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并深入实践,课堂已成为师生心灵交流的天地。但深入研究课堂,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巾的“对话”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对话”的主体不平等,教师仍-与据着话语权;缺乏互动性、多重性,难见师生共鸣、生生合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对话”的质量。怎样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我们教师都努力尝试着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化平等对话课堂,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误将“对答”为“对话”等问题,常见的有:对话形式单一,重心偏移——师生对话时间过多,挤占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我们教师都努力尝试着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化平等对话课堂,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误将“对答”为“对话”等问题,常见的有:对话形式单一,重心偏移——师生对话时间过多,挤占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的时间,致使“生本对话”这一重心偏移;  相似文献   

4.
陈春 《四川教育》2010,(4):30-30
教育家弗莱雷曾经提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课堂上,师生都是对话的主体,但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课堂对话需要教师对师生间的对话做纵深引导。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但在当前“教学即对话”的生命场域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伪对话与无效对话。由于许多课堂教育性对话关系未建立,或将师生对话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平等对话,造成课堂教育性对话缺失。因而,课堂有必要从“一般对话”进入“深度对话”。本文作者实施有效策略,建立师生教育性、平等性深度对话关系,创设对话情境,巧选对话话题,妙用问题激趣,让教学对话向深度话题解构发展,生命叙事彰显出深度的内在对话意境。在对话内涵阐述、案例呈现、理性分析、评价反思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折射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语文课如何完成这种对话,实现高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7.
宋建芝 《新疆教育》2012,(21):157-157
数课堂追求“智慧对话”,就是教师能有效地创设对话情境,“智慧”地营造对话氛围,灵活采用多种对话策略。真正使学生走进课程,走进有效学习。真正的对话总是伴随着创造的火花与智慧的思想。有效的课堂对话,是师生间围绕教学内容而开展的充满睿智的交流、提示、启发与沟通。  相似文献   

8.
丁恺 《现代教学》2014,(1):33-3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当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仍处于课堂权威地位、师生间存在着“畏惧”的隔阂、课堂缺少师生真正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度关注成绩等。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  相似文献   

9.
实施课程改革,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地随意表扬,…  相似文献   

10.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过程。对话,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付诸课堂实践的全新的教学行为和语文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主体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里面蕴含着语文教学对话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课堂师生对话是数学交流的一种方式.师生对话受教师内在法则的支配,对话开始远离“官僚式的绝对主义”,趋向于“观念共享”.课例中的师生对话具有“双基”教学的特征:在课堂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数学教学的效率,强调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对话中缺乏主动性,极少主动提问和质疑.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但是对话教学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和偏差,导致对话真实意义的缺失,有必要对语文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语文对话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倡导"到心灵的教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然而,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对话理念缺乏理性思考,课堂上为“对话”而“对话”,缺失“到心灵的教学对话”。实现师生之间“到心灵的教学对话”,应真诚平等、充满情趣并有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4.
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共享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对话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最终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中师生话语权的应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课程中,课堂话语场域是“静默”的世界。教师似乎独享课堂话语权,但教师权威更大程度上是制度性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话语权的丧失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异化了师生关系,课程文本以中立者身份威慑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回归师生话语权,实现师生与课程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采用“对话教学”。通过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以及教师的自我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交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高中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学”的问题。传统模式的教学大大遏制学生的创新潜能。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对话,但如何进行师生对话呢?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课堂.并以对话的姿态走到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课改实践中,对话一词史无前例的高频率点击,激起了一线教师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史金霞 《师道》2014,(11):23-26
一、“对话”不等于“对着说话” 的确有不少教师,以为只要课堂上不是老师一言堂、一讲到底,而是师生互动,有问有答,对答如流,这便是对话了。 其实,是否有“对话”,与师生是否“对着说话”,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