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对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译为 :“所行不顺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我认为这种译法不正确。译者将“行拂乱其所为”随意断开为“行拂 ,乱其所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目前所见各种版本的《孟子》中未见有如此标点的 ,而且将“所行不顺”作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的主语 ,显然无视前后语句的整体连贯性 ,对句子的真正主语“天”视而不见。从译者的意图来看 ,似乎是“他”作了“所行不顺…  相似文献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祈不能。”对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初中《语文》第五册将其翻译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我认为这样解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句读在论述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的文段中,现行版本及课本皆句读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对“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有人依据课后注释“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有人依据“空乏其身”,将“拂乱”一词定为使动词,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应该说都有其道理。(人教版《教参》,即取后一说)然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个问题,还是要研究其句读。将“空乏其身”断为一句,虽然从语句上照应了前几句四字句的特点,但细推敲则可看出此“其”字与前几句的“其”不在同一位置上。如果  相似文献   

4.
初语六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教材和教参是这样解释的:“(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所做的事颠倒错乱。”这样解释虽然也讲得通,但从上下来看,却有些重复,究其原因是标点欠妥。此处应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5.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教这段文字时,有两点感到特别别扭。一、从对文看,极不对称。请看下列词语。“其心志”、“其筋骨”、“其体肤”、“其身”、“其所为”。“其身”后面少了一个字。二、从翻译的角度看,“行拂乱其所为”多余一个字。“行拂乱其所为”是一个使动句。即“使其所为行拂乱”。“其”的意思是“他的”,“所为”的意思是“做的事情”,“拂”的意思是“颠倒”,“乱”的意思是“错乱”,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使他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由此可见“行”字未作翻译。事实上,“行”在这里是一个多余之字,加上它,反而不好处理。为了翻译通顺,我就干  相似文献   

6.
《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章选入初中《语文》第五册,然非易读易解之文。今笔者提出读解商榷二则如下: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上文旧读在“身”下点断。汉赵岐注:“使其身乏资绝粮,所行不从,拂戾而乱之者,(所以动惊其心,坚忍其性。)”宋孙奭疏:“又使其身空乏无资财,所行不遂而拂戾其所为。”初中《语文》第五册依旧读点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笔者按:“行”宜连上,当点为:空乏其身行,拂乱  相似文献   

7.
的注译欠妥新编语文教材高中第二册《问说》一文第七段(283页)有“……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一句.课本对“道之所成”注释为“学行方面的成就”,《教学参考书》也将“唯道之所成而已矣”一句译为“只要求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课本的注释和《教学参考书》的翻译,笔者以为欠妥,现就句子结构与前后文意的联系两方面试述拙见。课本的注释显然把“成”解释为名词“成就”,并成为“道之所成”这个偏正词组的中心词,“所”字该作何解,却未谈及。《教参》的翻译也沿袭课本注释,把“成”译为名词“成就”,对“所”字同样避而不谈。这样的注释与翻译只能让人莫名其妙,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众所周知,“所”字是一个特指代词,通常用在动词前面,和  相似文献   

8.
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五册第七单元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的“恨”,课文的注释和教参对这一句的解释是:恨天亮得太慢。也就是说,课文的注释和教参都把“恨”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恨”,而没做翻译。我觉得此文中的“恨”应作“遗憾”讲。本来诗人急着赶路,归思急迫,可是晨光微弱,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实在是遗憾。这样解释才符合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六国论》中有一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其中对“始速祸焉”中的“速”,课本注释为“招致,动词”,《教参》却译作“加速”,并将“速”具体解释为:“速,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意为使祸患更快地来临了”。究竟哪个正确?先比较“招致”、“加速”在原句所表达出的意义。把它们分别放在原句中,课本的观点则译作“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行刺秦王)  相似文献   

10.
《卖柑者言》之一“怪”初语四《卖柑者言》中有“予怪而问之曰”的句子。很显然,这里“怪”是意动用法,译作“予以之为怪问之曰”,即“我认为这件事奇怪就问他”。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上却译作“我用责怪的口气问他”。为了辨明这一词释义的正误,我翻了几本中学古文注释的资料,均与我的看法同。因此我认为教参上的这句翻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注释中 ,将“法家拂士”注释为 :法家 ,有法度的世臣。拂 (b尙)士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 ,辅弼。这一注释是错误的。当然 ,课本如此注释也是有其依据的。因为东汉经学家赵岐在他所编的《孟子章句》中 ,此处注释为 :“法家 ,法度大臣之家。拂士 ,辅弼之士。”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章句集注》中 ,此处也注为 :“拂与弼同 ,此言国亦然也。法家 ,法度之臣也。拂士 ,辅弼之贤士也。”以至后来的《辞源》《辞海》皆沿用此说。其实是大谬而特谬。其原因是 :一、将法家看作“…  相似文献   

12.
《琵琶行》(并序)“弟走从军阿姨死”一句,课本未作任何注释,教参仅释作“弟走从军,阿姨身死”,笔者认为太笼统。没有道出诗句的真实涵义。此处的“弟”应是琵琶女的姊妹行,是“秋娘”中的年少者。古时姐姐也称作“兄”或“女兄”,妹妹也称作“弟”或“女弟”。我们可以从古籍中找到例证:《孟子·万章上》中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句,是说弥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而后喻”被注解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也把此句注解为:“(人见其色,闻其声)而后喻晓其所为矣。”  相似文献   

14.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亦哀之矣”应该怎么翻译?课本上没有注解,配套教参上的  相似文献   

15.
初五册《干将莫邪》中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一.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课文对“行歌”一词的注释为:“唱歌。行,从事。”教参书也解释为“逃入深山,从事唱歌。”查《辞海》“行”的14个义项,没有一个作“从事”讲的。古汉语中的“行”作动词用时,常当“走”讲。这里的“歌”也不能作“唱歌”解。根据上下文意,这里的“歌”应是“悲歌”,即带拖音的哭诉声。“入山行歌”就是“逃入深山,边走边哭诉(自己的遭遇)。”只有这样,下句的“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才文通意合。二.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课文对“拟”这样注释:“比划,作砍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山水小品文。文中在表现游人的欢快动作时,用了这样一句:“罍而歌者”。课文注释中对此句的解释是“拿着酒杯唱歌的”,把“罍”解释为“酒杯”,1990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对这句的翻译,与课文注释是相同的。笔者通过查证考古与文物方面的有关资料,认为课本和教参书对该句的注释与翻译有误。按课文注释及教参书中的意思,“罍”属于酒器无疑,而在古代,酒器按其作用可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两类,那么“罍”到底属这两类中的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17.
高中《英语》第三册第十课The Sixth Diamond里有这样一句子:…but it sent mehome feeling a8 if I were on top 0f the world!该课注释(P233)对该句的翻译是:…然而这几句话却使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来。《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版P253)对该句的翻译是:…然而这几句话却使我在回家时兴高采烈、象驾云一样。并注释:“此句可解释为it was just a fewwords,but it made me feel very happy on my way home”。我这里不是要比较课文和《教参》注释汉译在文笔上的伯仲和雅俗,而是要指出:课文注释和《教参》对该句子不仅在英语语法上,而且对句中关键词send和home的词义理解上均有误,值得提出来同编者商 ,  相似文献   

18.
《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汉赵歧注为"所行不以拂戾而乱之",宋孙奭疏为"所行不遂而拂戾其所为",今人杨伯峻先生译为"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黄岳洲先生译为"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各家对句子的解释虽有差异,但将"行"解作"行为"却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这句的难点正在这个"行"字上.这个"行"  相似文献   

19.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选入五年制“小语”第九册里)其中“死后元知万事空”中“元”字,教参书上注释说:“同‘原’,本来的意思。”这是对的。但若照今人注释古人诗文的习惯来看,往往会使人误认为陆游写了白字或者将它视“原”的通假字。其实,我们今天表达“本来”、“开初”等意思的“原”字,古人是多写作“元”,“元”、“原”是古今字关系。不妨举几个例子: 1.惠公元妃(即元配)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左传》)  相似文献   

20.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要论证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是怎样逐层论述的呢?作者首先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告诉人们:担当重要责任的人往往出身卑微,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然后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作者认为上天是为了使那些将来要担任重任的人“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