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曾陆续派普提雅廷、彼罗夫斯基和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在论及此事时,近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普提雅廷与伊格纳切夫分别于1857年3月和1860年出任驻华公使。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18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规定,一国因“紧急事件”需要派出外交人员时,应先以“公文知照”,经允许后方可入境,事毕即归,对方有责任提供各种方便及费用。此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2.
义中国早期照片档案内容丰富,涉猎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记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奋勇反抗的照片档案19世纪中期,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侵略者的刺刀下签订了《北京条约》,致使西方人能以各种身份涌入中国,四处流窜。西方的摄影者在战争进行之际,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可以说,摄影术是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传入中国的,因此中国早期照片档案中反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照片档案不计其数。如1857年,受雇于英国公司的罗西尔,在12月29日,尾随英法侵略军进入广州,他卖命地拍摄了被侵略军战火毁坏…  相似文献   

3.
复县界碑考     
崔再尚 《兰台世界》2016,(10):157-159
在近代历史上,大连地区先后被俄国和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通过不平等的条约,侵占"关东州"地区,并肆意扩张土地,大连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目前,大连地区留下的界碑十分稀少,尤其是中国人树立的界碑甚为罕见。本文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藏的两通复县界碑入手,通过研究俄国和日本侵占辽东半岛,树立界碑的历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的史实。  相似文献   

4.
早在1820年,俄国人季姆科夫斯基,随传教团来到中国以后,特意在北京为俄国的图书馆购买了两部《红楼梦》,一部存于外交部亚洲司图书馆,另一部藏于伊尔库茨克亚州语言学院图书馆,这是在俄国图书馆收藏最早的《红楼梦》版本。最早摘译《红楼梦》的是英国人约翰·弗郎赛斯·戴维斯。他于1830年摘译了《红楼梦》书中第二回的两首《西江月》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外务部及其文书档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务部的前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俄、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不但割地、赔款,而且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以后交涉日益繁多,为此,清帝特设“钦差大臣”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10月(咸丰十年九月)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清廷先后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互换了《天津条约》,除再次割地、赔款外,还特别规定了各国公使常驻北京。侵略者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屈从于侵略者的要求,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译署、总理衙门。其机构和公文档案保密制度大体上仿照军机处而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培 《北京档案》2011,(8):11-13,19
一、京师大学堂的"拒俄"怒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强占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庙街和库页岛等地。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战后又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10月)和《改订伊犁条约》(1881年2月),侵占我国东北、西北边疆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有一段历史经常被记者、编辑搞错,其实这段历史是不应出错的.比如2月8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雨果故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当雨果因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火烧圆明园而奋笔疾书”,这里的“八国联军”应是“英法联军”.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发生在1900年,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1860年9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请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62年9月版),相隔有40年光景,不应搞错的.  相似文献   

9.
自打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问世以来,旧制度在变革中更易引发革命,在近年的学界,成了一种流行论点。美国政治学者斯考切波(SkoCpol,T)的有关俄国、中国革命的宏观论述,更是强化了这种观点。中国的辛亥革命,已经成了一个改革引发革命的典型案例(参见《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冷峻的幽默     
《中国人创造的奇迹》一稿,讲叙了刘老汉等中国农民在俄罗斯种菜的故事。他们租俄国的土地,种菜卖给俄国人,挣了钱在俄国投资发展蔬菜业。他们是赴俄打工的,反倒接收了不少俄国打工者;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丰富了俄国人的餐桌,同时也在俄国的土地上弘扬了“劳动使人高尚”的真理;因此他们不仅赚了俄国人的钱,而且赢得了俄国人的尊重,并引发了俄国记者的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资本论》曾经用九种文字出版过。迄今已有四十余种文字版本。《资本论》三卷本的第一种外文译本是俄译本。1872年,《资本论》俄文第一版在彼得堡出版。俄文版《资本论》未出版之前,在俄国,人们对马克思的这一天才著作的兴趣就非同一般。俄国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早就获得并且阅读过德文第一版的《资本论》。马克思本人也曾将德文第一版的《资本论》送给了两个俄国人,一个就是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另一个是谢尔诺——索洛维耶维奇①。  相似文献   

12.
漫谈翻译类书稿的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学者高山杉前段时间发表了一篇署名网文,给《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奇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挑错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的  相似文献   

13.
沈平 《今传媒》2005,(5):41-41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中华魂》杂志2005年第3期发表署名文章,对一本史学专著《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提出了严肃批评。这本洋洋数十万字的史学著作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探索”竟然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侵略者是“中国革新势力的朋友”;义和团运动是“奇灾大劫”;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掠夺了中国东北大片土地.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并进一步向中国东北地区扩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1896年沙皇俄国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并在没有经过清廷同意的情况下,中东铁路公司与当时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总...  相似文献   

15.
顿挫与奋争──《真理报》总编一席谈文有仁新华社记者组1994年底应俄通社一塔斯社邀请访问俄国时,于11月15日专门拜访了俄国《真理报》。《真理报》新任总编辑伊利英回答了记者组提出的有关该报和当前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问题。现将他的谈话整理如下。一、办...  相似文献   

16.
(一)1919年朝鲜人民开展的“三·一”运动,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迫使日本侵略者由“武力征服”而改变为“文化统治”,造成一种给朝鲜人民以政治自由的假象。他们还撤销了不准办民间报纸的禁令,从1920年1月起,允许朝鲜人创办《东亚日报》《朝鲜日报》《时事新闻》等报纸。侵略者的这种怀柔奸计,迷惑了许多朝鲜资产阶级民族运动的领导者。他们开始动摇,并且很快就由争取民族独立的志  相似文献   

17.
《寡头》 戴维·冯乃祥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正如《寡头》一书所自称的,这本书描述和分析的是“一场跨世纪的权力、财富与民主的较量”,因此翻来格外有趣。由于俄国/前苏联道路对人类、尤其是对现代中国命运的巨大影响,这部记录和透视俄罗斯社会惊人变革的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兰台世界》2006,(1):65-66
维特(1849-1915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杰出的政治家、金融家和外交家。他于1892年-1903年担任财政大臣,1903-1905年任大臣委员会主席,日俄战争时期代表俄国与日本进行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朴次茅斯谈判,1905-1906年担任俄国第一届立宪政府总理。维特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不仅加速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币制改革和酒类销售制度的改革,而且积极参与了俄国远东政策的制定,成为自19世纪末以来俄国对中国所推行的经济渗透政策的鼻祖和创始人。他通过1896年与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1898年的《中俄旅大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技术部,自今年起,将陆续提供一部分明清档案的缩微胶卷和胶卷还原普通纸静电复印件。目前可以征订的是《辛亥革命档案史料》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辛亥革命档案史料》全套胶卷长度为100余公尺,售价200元。全套复印件装订成册为15本左右,售价500元。这套缩微胶卷,是根据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所展出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20.
有关本世纪上半叶俄国侨民在华出版图书的情况,笔者在《中国出版》1998年第10期已作了简要的介绍,俄国侨民在华夏大地上,还出版发行过为数众多的报纸和期刊,亦鲜为人知。哈尔滨的第一份俄文报纸《哈尔滨每日电讯广告报》诞生于1901年8月14日。发行人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