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机电传动与控制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程知识体系树不明晰,课程部分理论及实验环节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课程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不明显,实验平台开放和利用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入课程实践教学,开发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突出"一个核心、两个要素和三层次实践",即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电机和控制为两个要素,以基本实验("看中学")、设计性实验("做中学")和开放型实验("用中学")构成三层次实践。该综合实验平台具备开放性、模块化、易集成扩展等特点,不仅能为本科生的课程实验服务,还能满足本科生竞赛、研究生工程设计能力实践学习等需求。实践证明该实验平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机电传动与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与工程实际有较好的对接,锻炼了学生的系统设计及综合应用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课程实验主要使用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由于设备老化跟不上实验教学需求,该文重新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硬件的开发工作。针对该实验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THJ-2型实验系统的原理及装置基础上,采用ARM9处理器设计了DCS(distributed controlling system)实验平台,开发了基于WinCE6.0的嵌入式软件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满足了实验课程的要求,填补了原有实验系统的技术空白,完善了实验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到配电网中对配电网造成广泛的影响及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综合性、开放性的主动配电网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交流微网系统、直流微网动模系统、配网动模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介绍了实验平台建设的背景、构建方案及实验平台用途。该平台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产生的稳定性及能源优化系列问题提供了实验研究支撑,改善了实验条件,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可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探究、课题研究及课程设计等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智能建筑群变配电设备分布广,系统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高的特点,开发设计基于TCP/IP的变配电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其底层监控仪表和智能元件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控制,通过前端工作站接入以太网,实现基于IP的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大型建筑群的能源管理需要,应用网络通信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了变配电监控与其他建筑设备监控有机结合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平台,具备远程Web服务功能接口,并已在一项大型建筑群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实验课程存在的"一课一平台"的现象,提出建立基于FPGA的硬件类课程远程虚拟实验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硬件实验课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弊端,实现了"一台多用"和"多课程贯通"。试点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使用该平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系统综合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系统的综合教学实验环境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嵌入式系统综合教学实验环境的论证和规划,提出了"功能元素"的基本界定原则,明确了"功能全集"的主板设计模式,实施了"功能体现"的结构拓展策略,满足了"功能重构"的整体实现方法,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可供教学实践、科研应用、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实验平台,为相关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必要和有效的实验环境准备。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许多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出利用虚拟现实平台和3D虚拟技术,构建新一代"课证"融合的视频监控系统3D虚拟实训平台。该平台可满足学生在"三维真实环境"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训,既可降低成本,也能解决学生与实验设备之间供需矛盾,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和生动。  相似文献   

8.
利用与相关企业构建的面向工程实用化创新实验室平台,改革微波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实验题目均来自于企业提出、实际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科研项目。这种校企"无缝对接"实践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上述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为新型实验室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等课程中,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包括开放式实验课程的教材建设、实验过程影像监控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监控的开发应用。评述了开放式实验和实验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使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相互连接,实现了嵌入式控制装置的网络化,为嵌入式控制装置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分析了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原理,并讨论了ARM应用系统接入Internet网的通信协议。在ARM平台下利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实现了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热泵系统综合实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套太阳能热泵系统综合实验平台。平台主要由变频压缩机、太阳能集热器、风冷换热器、蓄热水箱、电子膨胀阀、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实验系统综合利用太阳能和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通过控制四通换向阀和电磁阀,它可以实现供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的转换。平台采用了温度、压力、流量、太阳辐射强度等热物理参数实时监控的PLC监控系统方案,能够实现系统工况参数的自动检测、监控与存储,从而实现对被控量的智能控制。平台合理地将太阳能热泵系统所涉及的工质流量测试、集热器热力性能测定和系统热力系数测定等实验内容融合,同时还可以开出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形成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的互动平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系统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系统,属于平台对接系统技术领域。将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通过技术开发形成接口,实现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与在线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打通作业流程和数据流动渠道,形成平台之间管理、服务、评价等功能有机衔接,实现"将管理单位的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系统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系统包括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系统、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接系统、对接接口。对接接口基于HTTPS协议,使用WebService技术开发,实现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系统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在数据、服务两个方面的对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机场塔台管制"课程教学质量,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采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实训平台成为迫切需求.介绍了面向本科教学的三维机场塔台管制实训平台的研发及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该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虚拟仿真训练环境,满足教学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节约了成本,加强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实现了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无缝隙对接.  相似文献   

14.
从设计、数学建模、仿真等方面研究了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在微电网模型基础上,采用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3机9节点系统作为标准输电网模型,结合硬件仿真实验平台,开发出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系统、模拟输配电系统、负荷和仿真实验平台。研制的仿真及实验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实验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各方面性能能够满足微电网仿真和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质量,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研发了包含远动监控实验系统和环境监控实验系统在内的智能联动调度监控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最为贴近现实的工程教学和"练兵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效率,弥补市场上现有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分别设计并组装嵌入式网络配线实验仪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由此构成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具有数据快速采集,同步判断识别与LCD显示,数据存储和环保、成本低、功能性强等特色和优点,在任务型基础实验、项目案例综合实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教学与岗位培训的无缝隙对接。  相似文献   

17.
"卓越计划"下城市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课程应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平。需要明确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方向,阐述本课程建设中的相关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我校为该课程自主研发设计的车辆动力学创新实验平台,可以进行多项创新实验,为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平台围绕"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进行实验,应用一期工程进行输电线路模拟和断路器实验,主要应用二期工程进行负荷计算和功率因数补偿实验,基于监控平台进行远动实验。实验以学生自主学习、操作为主,教学人员讲解、指导为辅,充分发挥实验平台的教学价值。学生通过该平台获取综合实践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得对下一步的深造和就业有更深入的认识。经历四届本硕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实验项目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学科发展的特点,能够满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平台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科研工作服务,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掘实验平台的功能,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推动教学实验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的水平。利用非触式IC卡、单片机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控制器的开放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实验台管理子系统和管理员监控子系统组成,其中实验台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实验签到、实验环境监控、实验计时等功能,管理员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出勤统计、接收实验台管理子系统发送的消息、统计实验成绩等功能。经测试,该系统满足智能化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初步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208-211
嵌入式课程群建设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实验环节未能有效衔接,分离实验平台建设成本高且难以集成。建立基于FPGA的嵌入式课程群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贯穿整个本科生教学周期的嵌入式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嵌入式各门课程提供针对统一平台的实验教学案例,达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实验效果,为掌握系统级设计技术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