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总结和交流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央定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教案与教学设计大赛”。大赛细则一、参赛对象:全国各地各类中学(包括普中、职中、中专、中技等)语文教师、教研员。二、参赛范围及要求:①各类课文、各种课型的教案或教学设计、有关研究教案或教学设计的论文均可参赛。②参赛的教案或敦学设计以一篇课文,一项教学活动为主。③参赛者在教案或教学设计后应简要说明教学效果;优质课的教案或教学设计另请注明颁奖单位及获奖等级。④提倡独创,反对抄袭。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同样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避免教学设计中的"异化"和"越位",探索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实质上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效果,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1989、1990两年,我院先后举办了两期初中语文、教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试点班。每期每科一个班,每周面授(含研讨)4课时,学制一年。招生对象是具有合格学历的各校骨干教师或骨干教师苗子,招生办法是学校推荐、学院考核、按条件录取。第一期录取语文教师78人、数学教师66人,第二期录取语文教师50人、数学教师56人,共计250人。其中一级教师占三分之二,二级教  相似文献   

4.
本刊在成功举办了2001年和2002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之后,决定继续举办2003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具体计划和要求如下:1.大赛宗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规律,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2.参赛对象: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3.参赛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宏观思考、微观实践;新课标下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教学方法的点滴思索;教学设计的创新尝试;考评变革的独特感受;等等。4.参赛要求:每位参赛作者可以选寄1-2篇论文,每篇论文限2000-3000字之间。打印成文或用16开稿纸正楷抄写。因人力所限,论文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5.起止时间:2003年…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的教学效果是由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个体,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应抓住第一课时的教学。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太过机械化,每一步都按事先规划好的程序,精确到位,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缺乏经验,加上参加教师招聘时的面试训练,已经让如何上第一课时的所谓的"模板"深入脑海。二是太过随意,有些老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一般会将课文划分成二到三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比较熟悉,但是平时的教学研讨中却少有涉及,通过留意课堂,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展示课、观摩课,甚至是竞赛课中很少有人能够执教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成为大家忽视的一个盲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普遍认为第一课时比较难上,教学内容不好安排,没有现成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认为第一课时没有多大意思,不能出现精彩课  相似文献   

7.
一位语文教师说:“第一课时无非就是破题读文,总体感知,教字教词,扫清障碍而已。只不过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教学实在没劲,学生也没有兴趣。”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话一方面揭示了第一课时的一般教学程序和任务,另一方面,从“每个第一课时都这么上”也反映了当前第一课时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僵化(对第一课时的划分界限的认识僵化)、简单化(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理解简单化)、模式化(对第一课时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化)。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语文教师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探究有效、活泼的第一课时教学。下面我就以《春联》为例,谈谈第一课时中的"词块教学"设计吧。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涵盖了"导入、读文、识字、理文脉、初感知"等多方面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下一课时教学的成败,通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如何,第一课时是关键。最近,笔者参加了安徽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18位教师同台竞技,均执教第一课时,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第一课时教学都存有误区。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是教师传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考评教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为了公平起见,当下考评教师和进行教学竞赛好多都要求上第一课时,甚至有些教学竞赛活动尝试只上三十分钟的课,且是第一课时。然而,很多教师在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误导了听课教师,使教师对第一课时教学究竟应该怎么上感到困惑和茫然。解决公开课第一课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极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就对文章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当下,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往往把握得不很到位,教学层次不清,特征不明,让人雾里看花。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错位、低效的现象。那么,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上?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现以我县两位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吴世昌 《广西教育》2010,(25):39-40
2010年4月13日至15日,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优质课比赛广西赛区选拔赛在桂林市体育馆隆重举行,前来观摩的全区各地学校领导、教师接近4000人。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姚山村小学语文教师叶晓代表贵港市参赛,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按大赛的统一规定执教第一课时。本节课,叶老师以先进的“悟学”理论为指导,按照“五感”的教学流程来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并把“五善”的教学方略有机地糅合在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语文第一课时该学什么,怎样的第一课时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是我自工作以来一直存在的疑惑.但是平时外出听课,听得比较多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这也许是因为上第二课时比较容易出彩,也更能显示上课教师的功底和业务能力吧,而第一课时该怎么教,却成了探讨中的一个空白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必不可少,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课时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第二课时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教师也陷入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热情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尴尬境地,变得“书越教越灰心,人越来越烦心,整天老觉着没劲”。  相似文献   

15.
中专学生入学时基础普遍较差,而在课时编排上又以专业学科为主,学习英语的总课时通常较少,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抽取重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与学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教"要靠"学"去实践,"学"反过来需要"教"来引导,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高质量地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就需要研究教学方法问题,它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本文就中专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困难这个问题,讨论教师在教学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学的方法,以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们普遍认为第一课时难上,要么错位,要么越位,导致第一课时教学效率低下。一、现状分析当前,很多教师对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把握不是很到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僵化的第一课时。场景扫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梳理脉络——概括段意——字词教学——作业练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交流小学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展现小学语文教师的个性风采,特举办全国小学作文教学创新设计大赛,欢迎全国各地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撰稿、踊跃参赛。参赛对象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研员。参赛项目1.同步作文教学创新设计根据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各单元作文题目,设计新颖、可行的教案。来稿时请用另页注明教材版本、册数、单元、作文题目及要求。设计范围包括三至六年级单双册所有的写话和习作题目。2.课外作文教学创新设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的具体要…  相似文献   

18.
一、参赛人员统计 参赛者487人,比上届多出68人。其中,智障组第一届有19个省、市、自治区69所学校150名教师参赛,第二届有20个省、市、自治区81所学校165名教师参加;听障组第一届有25个省、市、自治区200名教师参赛,第二届有24个省、市、自治区239名教师参加;视障组第一届有18个省、市、自治区69名教师参赛,第二届有20个省、市、自治区83名教师参赛。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已经举办了十二届,哈尔滨市选派的教师在各届赛课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每次都有创新,教学效果非常好,受到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现就从以下几方面对哈尔滨市近几年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现培养教学新秀,促进教学改革,省教学研究室和省中语会于1993年11月6日至10日在济南举行了全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十佳”评比大会。22个市、地、大企业按规定条件,各选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参赛,每人抽签上一节语文课,并参加语文知识和写作测试。评委和各市、地、企业代表根据评分标准分别评分,然后按一定比例算出每位参赛者的总分,最后从22名参赛者中评出了“十佳”。他们是:济南市肖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