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首要问题。连贯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指的是话语内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它或是存在于不同句子所含的命题之间,或是存在于话语内不同的组成部分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中,连贯不仅是一种文本信息,而且是语篇运用者的一种心理现象。而衔接同样是一种语义关系,但它存在于语篇的表层结构。衔接与连贯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语篇中密不可分,不能把它们割裂开。  相似文献   

2.
话语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不同语言层面的衔接是话语研究的基础,话语的衔接与连贯受到情景语境、话语参与者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Halliday、Hasan、胡壮麟的衔接理论和Sacks等人的话轮理论,以《雷雨》为研究语料,探讨基于话轮转换的话语衔接与情境的内在关系,在话轮转换的动态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实现话语的衔接,而情境又是如何通过话语衔接得到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话语中存在着连贯,这种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着眼于会话中逻辑结构和层次联系分析是话语连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话语逻辑结构出发来描述功能和互动等话语连贯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4.
概念转喻作为人们说话、行为、思想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研究以Lakoff和Radden & Kovecses的研究为基础,旨在探讨话语中不同类型转喻对话语连贯的作用及其操作机制,并通过分析,阐释了转喻本体与喻体之间概念距离的大小与衔接力强弱和话语的连贯程度高低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评价是会话语篇的重要特征并推动语篇的展开。评价在会话语篇中的连贯功能即体现在评价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衔接,也体现在会话评价含义的语用推导以及会话结构上的整体评价连贯。  相似文献   

6.
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分为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隐性连贯是指话语建构不依赖于衔接手段,而是依赖于语用推理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文探讨了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的关系,并分析了隐性连贯产生的理据,即省力原则,社会语用原则和修辞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分析话语的连贯性除了从语言连接机制和语义连贯关系考察外,还应特别考察语用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球很多国家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记忆力衰退是该症的显性表征,但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语言功能的退化早于记忆功能的退化,因此研究患者的语言表现对该症的早期预防及筛查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对30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等数健康老年人的话语作了基于衔接与连贯的分析,发现患者在话语构建方面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集中表现为话语的整体连贯受损,同时在话语损伤方面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表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语义记忆和工作记忆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的语言为例,论述了语境对语篇连贯的重要性。指出,如果话语双方处于同一语境,那么即使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隐性连贯是存在的;如果话语双方不处于同一语境,即使存在明显确切的衔接手段,仍然无法形成连贯。  相似文献   

10.
连贯性假设,也称连贯性结构,一般简称为连贯,它着眼于解决如何恰当理解话语所表达的意义关系问题,是话语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在诸多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却认为,衔接即连贯,或换言之,连贯必须以衔接为其先决条件,这样便把二者混为一谈了。因此,为了便于本文话题的讨论,实有先对此种看法予以澄清的必要。连贯与衔接这两个概念,都是针对如何恰当解释话语的意义关系而提出来的,它们之间虽有关联,但更有区别,不可等量齐观。从词源上说,这两个词都派生于动词 cohere,其涵义有二:一是“黏合;凝聚”;二是“(指…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手段实现的,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而在汉语中,语篇的连贯主要是通过语义衔接来实现的。本文拟以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为基础,并通过英汉语翻译实例来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连贯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114-115,117
通过对部分英语新闻语篇所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英汉新闻语篇均运用相同类型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衔接与连贯的目的;而由于语篇写作特点的限制,英汉新闻语篇在衔接手段的运用上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的特点;同时,英语新闻语篇与汉语新闻语篇在不同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逻辑连接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因素。人类思维的普遍性确保了英汉语篇逻辑关系的基本一致,而逻辑范畴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达的差异使英汉语篇的逻辑连接手段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显明性和隐含性的差异。掌握英汉翻译中逻辑连接的显明性和隐含性规律,有助于恰当贴切地再现原文的逻辑关系,保持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14.
外加状语在语篇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外加状语的人际意义连贯框架中,外加状语可以通过发挥语篇内人际意义衔接功能和语篇外协调语域的一致性而最终实现其语篇人际连贯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对名物化进行分析和理解,选取两篇具体的法律英语文本,对语篇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分析英语法律语篇的文体特点,导出名物化与英语法律语篇的密切联系,阐述名物化在英语法律语篇中的压缩、语篇衔接、强化客观和不可协商性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通的语系,因此两者在组句成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英汉语篇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为此,结合英汉翻译的一些实例,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语篇主语话题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英汉语篇的逻辑结构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语篇翻译的研究不断深入,衔接与连贯作用也日益凸现。中西人民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美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主述位理论又是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大功能体系.本文通过对主述位理论的描述,就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某些语篇作了详细分析,旨在讨论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以此来帮助学习者对语篇进行快速准确的构建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have traditionally attempted to list and define the cohesive devices in English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herent text. Schema theoretician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argued that coherence is primary, that readers look for coherence given their existing schemata and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only then do they recognise cohesion. This paper looks at these two approaches in the light of the conflict which has grown up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and suggests that the positions taken are the result of a theoretically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If the researcher is primarily interested in linguistic analysis then she will begin with cohesion whereas, if human psychology in the reading process is the main focus then it will be more natural to look at coherence. However, it seems to be at least intuitively obvious that both the text itself and the reader have a part to play in the reading process, that reading is simultaneously data-driven and concept-driv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two approaches would benefit from being a part of a larger theory of the reading process. In this context the work of Ruqaiya Hasan is reviewed as the most thorough attempt to provide a theory of text which accounts for both cohesion and coherence. Secondly, data are presented which suggest that a theory which integrates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s necessary. Two studies are reported: an informal classroom experiment on the influence of pronominal reference on comprehension and a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 test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oretical constructs hypothesised to constitute (at least part of) the superordinate term “reading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20.
词汇衔接与大学英语语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冬秀 《高教论坛》2004,(3):121-124
词汇衔接是一种非结构性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本文讨论词汇衔接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词汇衔接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