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藏那曲高效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那曲地区草地的退化、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针对草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改良退化草场,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和走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道路等为措施的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章祖同 《资源科学》1981,3(3):13-18
我国草场资源丰富,遍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南方12个省区,其范围相当于我国领土的1/3左右。草场资源的面积,北方约有43亿亩,南方约10亿亩,合计63亿亩左右。 北方草原牧区历来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南方草山草坡至今还未充分开发利用,草场资源的生产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全国草场资源的评价工作还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这与我国草场资源的复杂性,草场自然特性和经济特征的多样性以及没有适合的评价方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一、新疆发展畜牧业所具有的优越资源 长期以来,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主要的畜牧业良种基地和产品基地。这与它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分不开的。 1.草场资源丰富和牧草质量的优越性 (1)新疆草场和牧草资源丰富 新疆草场的有效利用面积约有7亿多亩,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复杂地形  相似文献   

4.
倪祖彬 《资源科学》1985,7(3):13-19
利用天然草场放牧牲畜能以少量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获得较多的产品。放牧制度是使牲畜与草场适时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放牧畜牧业的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它的发展变化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同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草场资源特点和畜种的区域差异密切相关,对天然草场的经营效果影响很大。在西藏,放牧畜牧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然而,它的放牧制度如何?又有什么样的地区变化?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本文要分析研究的问题,它对改善放牧制度和促进放牧畜牧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考察研究所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那曲地区雪灾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那曲地区近30年来发生的17 次不同程度的雪灾天气,从气候分布、大气环流特征及造成雪灾的主要因素方面探讨那曲地区发生雪灾的规律性,对今后进一步提高雪灾的分析预报能力,做好畜牧业生产的气象服务工作,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那曲地区畜牧业应对"入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志明 《西藏科技》2002,(10):18-21
面对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那曲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在WTO框架下将如何谋求新的发展,如何应对"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藏北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不利因素等分析,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运行管理角度,提出应对"入世"的一些战略设想和建议,与专家和同行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草原不堪重负, 生产方式亟须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50年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及草原畜牧业的成本效益核算,表明内蒙古草原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损失远远大于经济贡献.因此其落后的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天然草原禁牧,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以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开拓现代化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是草原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8.
赖玉珮  李文军 《资源科学》2012,34(6):1039-1048
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人、草、畜三者紧密关联,草场承包政策阻碍了牲畜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移动,长期而言不但使草地生产力下降,也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牧民生计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市场手段,流转是否能解决草场承包带来的草原生态和牧民生计困境,对草原管理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牧区人、草、畜关系特征的角度,在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剖析草场流转给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带来的影响,探讨用市场方法整合草场、恢复牲畜移动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草场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能协调草场承包到户后产生的牲畜对草场的需求与草场供给之间的矛盾,草场整体的放牧压力稍有缓解,牧民生计有所提高;但是却造成草场内部放牧压力转移、被流转草场过度利用,贫困户因无法转产而无法根本改善生计,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此外,草场流转后组用草场的富户虽然移动距离有所增加,但是空间仍相对固定,牧户关系更加独立,仍然使其难以灵活应对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俞锡章 《资源科学》1981,3(1):17-30
青海地区草场辽阔,有可利用草场面积五亿多亩,对发展高原牧区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为适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青海地区的草场资源生产能力及其评价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饲养的牲畜有牛、马、绵羊、山羊等。其中三河地区的三河牛、马等良种畜驰名全国。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据估算,本区草场总面积有9万余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达80%以上。主要由优良的中型禾本科牧草组成。全区草场获得充分利用后,总载畜量可比现有增加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