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以来的民粹主义社会思潮既是时代环境的产物,也受到了俄国民粹派的较大影响.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有渗透,具体表现为两种民粹主义面向:“以民为粹”的文学精神和“民之精粹”的精英意识,分别指涉创作理念和思想内蕴这两个文学维度,在认识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衔接与转向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下文学与文化环境的纠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个世纪前,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就说过:“文学不能跑在生活之前太远.”事实的确如此,越是成功的作品,越可能只描写同时代的生活所酝酿成熟的形象.文学与时代密切关联,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学充分体现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  相似文献   

3.
侯隽 《现代语文》2007,(4):83-84
《讲故事的人》以评述19世纪俄国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的故事为副标题,主旨是论述“讲故事艺术的终结”,从而对其“灵韵”丧失的命题做出某种补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时代转变、文学传播手段的转变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并窥见本雅明艺术思想的阐释脉络。  相似文献   

4.
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年轻的诗人普希金(1799—1837)开始在俄国文坛升起。普希金的创作道路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对俄国解放运动的推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俄罗斯文学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学,并且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迅速进入世界文学的前列,普希金是开山祖。他为俄罗斯文学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家在现代思潮冲击下,有意识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建构一系列新的诗学体系,给后来文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而促成了俄国又一个文艺复兴即“白银时代”。小说文体作为这时期的重要文学景观,充分显示出两个世纪来俄国文学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如何通过把握白银时代小说诗学本质,诠释俄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是当代国际斯拉夫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意在说明:套用被白银时代文化所破坏了的文学观念去认识该时代诗学的中介性意义是不可能的,需要从宏大文化背景上还原此时小说的叙述机制;语言学方法是描述白银时代小说如何叙述的重要手段,但对白银时代小说透过叙事学机制显示出的人文主义价值,则需要历史语言学之辅助。总之,要解释白银时代文学的中介性作用,需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想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在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的共同催化下,以众多拥有世界性影响力的经典作家和永恒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蔚然大观。本文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及其作品为例,通过观察艺术性与思想导向性、作者立场与舆论期待等方面的矛盾现象,解读屠格涅夫与其作品人物的困境,也为立体观照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7.
谢佳 《教书育人》2013,(3):111-112
一简介俄国形式主义是盛行于俄国1915年至1930年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是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俄国形式主义的成员大多是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20世纪初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对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文艺模仿说、社会功能说等学说发起了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的独立自主性,即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由此出发,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理论不应只研究文学的外部关系(如文学与生活、自然,文学与人心的关系等),而应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研究文学的内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西方民俗学创立 ,关于“民俗”之“民”的界定及理解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差异 ,各民俗学流派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反映在文学领域 ,可以发现 :西方文学秉承“民间”人文精神 ,张扬个性、思想自由 ,文学创作指向人类的终极关怀 ,作品中的“民间”情结贯穿于西方文学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共同塑造了“多余人”、“小人物”、“新人”三大独特的系列形象,成为俄国文学的奇观,显示了俄国文学的实绩,反映了俄国文学的特点,也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一论述“多余人”形象,我们首先要提及的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中的男主人公奥涅金.他被公认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这个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儿,  相似文献   

10.
“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史上一组独特的文学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转型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一批优秀贵族知识分子。今天重新解读“多余人”意义重大。“多余人”其实并不多余,他们不仅丰富了19世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不仅为文学史、也为人类思想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何立明  毕耕 《现代语文》2004,(12):11-12
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创作在俄国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的鼻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相似文献   

12.
摘要:苟子本姓孙,赵人,约生于公元前336年,卒于公元前236年。荀子所谓性并非人的本质属性,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知能之性组成。苟子的“明分”说既肯定社会等级制,也含有社会等级制可变的思想。其所谓“制天命”实即“知天命”。其“虚壹而静”说,既强调“虚”,更强调“壹”和“静”,强调将正确的选择进行到底。他以壹民附民为本的强兵论,是对儒家传统军事思想的继承;但治军术则有创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子川 《中文自修》2003,(12):30-31
俄罗斯诗歌所谓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分别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时间相隔近一百年,产生了两个诗歌巨匠:普希金和阿赫玛托娃。生于1799年的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对于普希金,中国的读者并不陌  相似文献   

14.
摘要:苟子本姓孙,赵人,约生于公元前336年,卒于公元前236年。荀子所谓性并非人的本质属性,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知能之性组成。苟子的“明分”说既肯定社会等级制,也含有社会等级制可变的思想。其所谓“制天命”实即“知天命”。其“虚壹而静”说,既强调“虚”,更强调“壹”和“静”,强调将正确的选择进行到底。他以壹民附民为本的强兵论,是对儒家传统军事思想的继承;但治军术则有创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论俄苏思想家及其作品对瞿秋白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苏思想家及其作品对瞿秋白的思想发展变化影响极大,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的人”的文学形象对其牺牲前《多余的话》的自我剖析有直接影响。此外,托尔斯泰和无政府主义、普希金、果戈理、高尔基等人的现实主义都对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被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长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作者以大量的篇幅揭露了沙皇专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以19世纪俄国文学最为著名,从历史角度而言,19世纪是俄国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与此同时,它也是俄国文学最为繁荣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涌现了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家,其不仅给现代人们留下众多文学经典作品,还塑造了众多鲜明又具有个性的人物。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探讨善与恶问题,这既是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揭露,也展现了作者思想以及价值观,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契可夫,正如其他的俄国经典作家一样,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受到俄国文学批评界的关注。”〔1〕的确,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位作家的天才创作的研究。早在19世纪,托尔斯泰就称契可夫为“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和“生活的艺术家”〔2〕,并这样评价契可夫的作品:“这简直是杰作,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无论是陀斯陀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冈察洛夫,还是我,都创作不出来。”〔3〕 而今,对契可夫的作品,有关专家更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挖掘、整理、分析和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契可夫思想艺术成就的认识。契可夫的创作首推…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系列杰出作家的光辉代表,是矗立在世界文学高峰上的一座丰碑和作家们景仰、学习的榜样,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和“文学艺术中世界性的学校”。他长达约60年的创作生涯贯穿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三个时期。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的变迁和革命的进程,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发生变化,由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的进步青年发展成为宗法制农民的代表。他的矛盾和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也和他独特的个性分不开。他的真诚、执著、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托尔斯泰网站是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之一,它的建立将为人们了解和学习托尔斯泰提供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20.
蒋志刚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31-33,45
“新民”,即国民性改造,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20世纪初叶中国第一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中心话题,也是梁启超文学启蒙思想的中心话题.文学作为启蒙工具,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改造国民劣根性.而文学启蒙的需要,又促进了近代文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