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燕 《语文学习》2010,(6):80-80
“非正式的志愿者与无资格的教师”卢安克关闭了他的博客.因为他不想“有人因为我的行为而难受”。这位从1997年至今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待了10年.辗转多处山村义务支教.过着简陋生活的德国人.因为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压力.退出社会的视线,去过“平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1968年出生在德国汉堡的卢安克,中学毕业后做过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当过兵,后来进汉堡美术学院读工业设计。1990年夏天,卢安克来中国旅游,没想到三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个德国青年的人生。1992年夏天,卢安克申请来到南京的东南大学留学,半年后,他转到了广西农业大学。他很想留在中国。卢安克找到广西教育国际交流处,自我推荐,希望能到贫穷地区去义务教书,未果。他不死心,继续折腾。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结果因没办下“就业证”,被公安局罚了3000元钱。1999年他又从德国回到广西,跑到河池地区的一所县中学当…  相似文献   

3.
柴静的羞愧     
德国小伙卢安克来到位于中国广西大山之中的板烈小学,义务给当地的留守孩子当老师,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一次,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柴静去采访卢安克,看到有的孩子就爬在卢安克身上骄傲地向她介绍:"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  相似文献   

4.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专访了一位已经在广西贫困农村支教十余年的德国人——卢安克。1997年,卢安克在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结果因没办“就业证”,被公安局罚了3000块钱。1998年,他申请做共青团志愿者被拒绝;为了能够合法地在中国支教,卢安克1999年成立了一个办事处。  相似文献   

5.
有个德国人来到中国,在广西的大山里住了十几年,他过着拉牛耕田、挥锄种菜的简单生活,把教育当地、跟孩子们打闹在一起作为人生的乐趣。央视记者在采访这位名叫卢安克的德国支教者时,心中疑惑不解,你一个外国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这种穷乡僻壤里来干啥呢?。  相似文献   

6.
一名德国青年因来华旅游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一直以一人之力深入中国最穷的西部山村从事义务教育,拒绝名利,将自己的积蓄和德国家人的资助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屡遭磨难误解,依然无怨无悔,赢得当地民众信赖并感动舆论。为长留中国,他申请加入中国籍,却因法规所限而未成功,只好暂时返国。现在,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他仍然居住在中国,在给板烈小学4、5、6年级上科学、美术和音乐课的同时,也给圆善合作社打工(翻译书籍和设计网页),作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资金来源。他就是卢安克,一个留在中国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德国人。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卢安克,去了解他的教育情怀和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7.
面孔     
《青年教师》2010,(7):5-5
德国男子在广西支教10年可能因不具资格离开 据《都市时报》报道,有网友发帖称,今年32岁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的博客被广西有关部门要求关闭.而这位被网友称为“洋雷锋”的老外,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离开中国。不过卢安克在其博客的关闭声明中说,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卢安克(Eckart Loewe),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如今只身一人在广西东兰县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进行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实验。他,一个德国人,以一人之力,正在做中国基础教育最需要却始终没人做的事。  相似文献   

9.
入堂理由:卢安克,德国汉堡人,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义务教书。他不接受学校发的工资,只接受免费食宿,因为他要做的是义务教育。卢安克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花费了数年的心血,  相似文献   

10.
农用手扶拖拉机仿佛出土文物一般喷吐着黑烟,响声震天地颠簸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穿着一身假冒名牌运动服的卢安克,兴致勃勃和孪生哥哥卢安恩一起蹲在拖斗里,夹杂在一群农民中间,用谁也听不懂的德语叽里咕噜地谈笑。这对来自德国的双胞胎兄弟,弟弟卢安克自1999年起,便以一人之力在中国广西农村长期从事义务教育和教育研究;哥哥  相似文献   

11.
德国青年卢安克在中国广西东兰“以一人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见《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5日第九版《冰点》438期长篇报道《以一人之力》),引起广泛关注。卢安克实验着的“华德福教育模式”,对我们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许不无裨益。为此,本期编发《因性施教顺势育人》一文,以满足读者了解华德福教育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教师博览》2010,(3):28-29
卢安克,一个来自德国汉堡的青年人.8年前来到广西偏远农村,成了一位乡村教师。在这里,他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普遍问题: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感受卢安克     
徐添 《教师博览》2004,(10):26-27
“卢安克!”当我在中国大学生杂志社看见卢安克时,一眼就认出了他。当时卢安克正在电脑前修改自已的书稿。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以一人之力》的报道。它的主人公叫卢安克(Eckart Loewe),一个1968年出生在德国汉堡,如今只身一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进行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实验的青年。报道中讲述的卢安克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同时,卢安克对报道过他的媒体讲的两句话,又大大刺激了我。他说:“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在农村生活的外国人,这有什么用?从没有媒体想报道我教育研究的东西。”我决定了解一下卢安克“教育研究的东西”。3月28日,我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了卢安克所从事的华德福教育…  相似文献   

15.
卢安克,一个从德国来的人,他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有人说他是天使,因为他带给中国的孩子最美丽的情感教育,请原谅我说美丽,美丽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认为最好的词语。也有人说他是魔鬼,因为他的教育观念里没有学分,没有学习,没有数理化的专业教学,认为他把学生带进误区。可他还是他自己,他用他自己的感觉亲近着孩子,理解着孩子,用孩子的方式改变着自己。  相似文献   

16.
筑梦彩云南     
潘樱梅 《大学生》2014,(1):34-37
我在柴静的《看见》里知道了外国人卢安克,他在广西——我的家乡支教了十多年,可我之前对此一无所知,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怀着空泛的悲悯与同情。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教师博览》2010,(3):30-31
前些天.看了一部关于白求恩的史料片.脑海来却冒出一个德国青年卢安克的形象。我觉得毛泽东评价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用在卢安克身上也正合适。  相似文献   

18.
张永飞 《教育》2011,(9):25-25
本刊致敬词 在广西上林县美丽的大龙湖上,一个中年男子每天驾着一艘木舟往返摆渡于两岸间。小舟里载着几个孩子,平静的湖水荡起一串串涟漪,小舟里不时传出一阵快乐的歌声。他是一个平凡的山村教师,舟里的孩子是他的学生。他在这里摆渡了25年,而今还在继续着。他是广西上林县西燕镇的一名乡村教师,他的品性正如他的姓名一样——像石头一样的坚定,兰花一样纯朴,古松一样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19.
张永飞 《教育》2011,(25):25
本刊致敬词在广西上林县美丽的大龙湖上,一个中年男子每天驾着一艘木舟往返摆渡于两岸间。小舟里载着几个孩子,平静的湖水荡起一串串涟漪,小舟里不时传出一阵快乐的歌声。他是一个平凡的山村教师,舟里的孩子是他的学生。他在这里摆渡了25年,而今还在继续着。他是广  相似文献   

20.
房基  祁晶 《中国德育》2011,(8):82-85
一、问题提出有人告诉在贵州山村里支教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人类主要需要学习的是文化,而文化主要是语言和语言能表达的东西",并建议他"围绕着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来画画、造故事中的东西、编歌曲,把这些都写出来"[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当然可以把德育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