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中国"90后诗人"的诗歌写作逐渐成熟,但仍然未达到中国诗坛对他们一代人的写作期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中国学界对"90后出生的诗人""90后诗歌"的代际命名过程,能够呈现"90后"一代年轻诗人及其诗歌写作的发展理路.作为一代人,"90后诗人"及其诗歌写作在新世纪20余年的运演中,也形成一些趋向性、总体性的诗学审美特征.这些诗学审美特征既表征着中国"90后诗歌"的发展现状,也隐示着它的某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张向东 《现代语文》2010,(6):108-109
在1980年代"崛起的诗群"之后,中国诗坛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萧条,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一首题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地震诗歌引起的轰动和诗歌热情,说明诗歌的生命源自诗人真切的生命体验,源自诗人民胞物与的现实关怀和慈悲为怀的仁爱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4.
客籍诗人蒲风是中国诗歌会中最优秀的诗人之一。1924-1934年间,蒲风创作了大量的进步诗歌,出版了代表作《茫茫夜》,并发出了鼓动民众大胆破坏旧社会的呐喊声。1932年他加入"左联"后,自觉参与中国诗歌会开展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积极倡导诗歌大众化运动,不但用诗歌纪录了20世纪30年代灰黯的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情状,还通过创作诸多可以谱曲传唱的短诗践行了其诗歌歌谣化的诗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诗坛花样翻新各显神通,很是喧闹和杂乱,但这样或那样的极端却也给更多沉静的诗人提供了启示和教训,使他们愈益靠近诗本身,其作品代表着诗歌的成熟度,成为大浪淘沙之后凝定的金子。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就是二元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体创作中,也历史地体现在新时期以来诗歌的发展演变中,是一种"集体"的二元思维。对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历程进行考察、清理,透过表象呈示真相,寻绎其间的规律,以期改善诗人的非诗心态、避免极端恶化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旨在揭示这种思维在新时期以来诗歌写作中的实际存在,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予以说明,也以此阐明诗歌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出版角度梳理了《诗创造》到《中国新诗》的过程,借以探求"九叶派"的形成原因:《诗创造》团结了四十年代中后期诗坛大部分诗人,孕育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诗人群。诗创造社编辑出版的《创造诗丛》是现实主义诗人群占主体,继之的《森林诗丛》则是现代主义诗人群占绝大多数,而《中国新诗》的创刊则标志着现代主义新诗派(也称"九叶派")的独舞。  相似文献   

7.
一、九叶诗人的新诗现代化理论 四十年代的诗坛活动着一批青年诗人,他们继承戴望舒、艾青、卞之琳、冯至等人开创的新诗传统,进一步探索着新诗现代化的道路,在诗歌创作上成绩斐然。其代表人物便是以后被称之为“九叶诗人’的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提、袁可嘉、穆旦。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两个有影响的诗刊《诗创造》与《中国新诗》,虽然它们仅存在一年零八个月,就被查封,但却表现了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和诗歌观念,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九叶诗人不同于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他们试图  相似文献   

8.
邵燕祥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诗歌写作,50年代成为伴随共和国而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从此在诗坛沉寂22年。新时期后作为"归来的诗人"复现诗坛,其思想冲出了牢笼,在寻找灵魂与良知中,其诗艺也日益精纯,成为对当下思想界与诗歌界有重要影响的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9.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诗人群体,其主要阵地是<诗创造>与<中国新诗>.但在两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诗人远远超过九位,而最终进入"九叶诗派"的诗人只有九位.在其他诗人中,有一部分可以看成是该诗派的外围诗人.本文根据当时的历史对"九叶诗派"的外围诗人的确认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一些诗人的诗歌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读马拉美     
斯特芳·马拉美(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散文家。1876年,马拉美发表的长诗《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1896年,马拉美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马拉美的诗歌幽晦而神秘,将世态的坎坷、变故变成了语言的柔韧飘逸的舞姿,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同时,马拉美的诗包含多种象征含义,晦涩难懂,有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诗以反传统为其肇端,外国的诗歌资源是现代新诗人的锐利武器,新的诗歌理念、形式、手法等都给当时的中国诗坛带来了新气象,新诗之“新”便体现于此。而中国传统诗学留给五四新诗人们的也决非一种历史包袱。他们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惊叹于二者的美丽,而出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偏向于从西方诗学中汲纳创作资源。考察新诗人群体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既难舍也难归依的复杂心路历程,可知隐藏在“西化”外表下面的这些诗人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顾与潜性发扬。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间的抒情诗歌创作的题材、主题、审美情感及艺术形式都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新中国诞生时期诗人写的诗充满了欢乐高亢,战争和军旅生活成为当时诗歌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50年代大规模经济建设吸引着诗人反映时代精神和工农兵生活。边疆牧歌表现了各族人民热情而高尚的爱情,文革动乱之前的诗歌反映了强烈的政治性,动乱期间诗坛基本上一片荒芜,1976年后呈现出空前的诗歌热情。综观30年间抒情诗歌的创作,政治对诗人和诗歌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诗的社会价值得到了重视,诗的宣传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这一时期诗歌不能表现诗的真知灼见和独到感受,回避和排斥了自我,诗歌创作中的教条化和概念化还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1940年代后期诗歌生态的忠实记录者,《文艺复兴》在战后积极推出了一批"中国新诗人"。其中既包括借《文艺复兴》这个平台,完成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集体亮相的"九叶派"诗人;也包括以李白凤、史卫斯为代表的,一些在1930年代即已成名的"现代派"诗人。因此回到《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原点,不仅跳出了现有对于"九叶派"在1940年代的集聚过程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窠臼,也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现代主义诗歌如何在1940年代特殊的社会文学环境中,求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一束     
媒体评出新诗90年十大诗人《南都周刊》近日选出新诗90年十大诗人,分别为:穆旦,北岛,卞之琳,多多,艾青,冯至,海子,昌耀,肖开愚,郭沫若。以1917年2月1日,《新青年》杂志刊发胡适"白话"诗歌8首为起点计,新诗的发展历经了90个年头。推出新诗十大诗人评选,一方面是对在喧嚣的市声下默默洗涤语言的诗人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希望评选能促进诗人们更好地认识他们自己,他们的观念和任务,他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当代诗坛,"中间代诗群"是介于"第三代诗人"与"70后诗人"之间一股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他们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中间代诗群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诗歌运动,而是指一代诗人的写作立场和诗风,代表诗人有安琪、臧棣、伊沙、叶匡政、陈先发、赵丽华、潘维、西渡、桑克等。中间代诗人具有鲜明的写作个性,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派别之间的对立,对观念写作持否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的一生极其短暂,他的创作生涯不到十年,写过散文、小说、剧本,但主要致力于写诗。他却用自己的一生在追求爱、追求自由、追求美,并创造出了许多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让人过目难忘的诗歌。徐志摩共留下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8.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诗坛花样翻新各显神通,很是喧闹和杂乱,但这样或那样的极端却也给更多沉静的诗人提供了启示和教训,使他们愈益靠近诗本身,其作品代表着诗歌的成熟度,成为大浪淘沙之后凝定的金子。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就是二元思维。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个体创作中,也历史地体现在新时期以来诗歌的发展演变中,是一种“集体”的二元思维。对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历程进行考察、清理,透过表象呈示真相,寻绎其间的规律,以期改善诗人的非诗心态、避免极端恶化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旨在揭示这种思维在新时期以来诗歌写作中的实际存在,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予以说明。也以此阐明诗歌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的开拓创新。活跃在中国当代诗坛上的巴蜀诗人,是一支有着强烈开拓创新意识的文学劲旅。在当代诗歌发展的各个时段,他们多发挥了首开先河、奠基开派与砥柱中流的重大作用。在民族诗型、多样风格、诗歌理论的建设上,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与非凡的创造。追溯巴蜀诗人对中国当代诗歌的开拓性贡献,对冲破当下诗歌困境、推动中国文学走向繁荣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