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1983年7月1日社论《坚决克服党内的不正之风》中写道:“少数党员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把他们主管的单位当作自己的‘领地’,打着维护本单位和小团体利益的幌子,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其中“打着维护本单位和小团体利益的幌子”有词不达意的语病。“打着(什么)幌子”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假借(什么)名义,类似“(披着(什么)外衣”。声称所作所为“理由正当,无可非议”,其实是不正之风、违法乱纪行为。“打着(什么)幌子”这个短语的含义是贬义的、反面的、否定的,但宾语“幌子”的定语,其含义则应是褒义的、正面的、肯定的。可是,“打着维护本单位和小团体利益的幌子”这一短语中“幌子”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种“权”、“钱”交易的怪现象:为了小团体利益甚至个人私利,在公款中增生出一种额外支出。其名成曰“活动费”,或曰“公关费”、“手续费”等等,不一而足。近几年,用公款“活动”,已堂而皇之进入某些单位和企业的议事日程,呈逐渐公开化趋势。其结果是使大量国家和集体资产流失,腐蚀了某些国家公务人员,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今年在工厂企业中普遍实施破“三铁”,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这将涉及到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这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而作为距离职工最近、最先体察企业改革脉搏的企业报,理所当然要做企业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和“先行官”,这就要组织力量对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4.
科技出版社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已有十几年。 8年前 ,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曾召开全国科技出版社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交流研讨会。从各社的做法来看 ,可用三句话来概括 :“人员能进能出 ,岗位能上能下 ,报酬能升能降”。我认为 ,这项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 ,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 ,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 :基本上是实行“聘用制度” ,而没有真正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其中有三个难点没有突破 ,这也是当今转制的难点。   一、法律维护问题就是说 ,单位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和劳动合同条款等 ,需要用法律来调整和维护。是靠“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为什么“三项制度”改革如此难以深化?原因在于“利益问题”在作怪。 推行聘用制与竞争上岗,将导致一部分“老人”下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又将使一部分“老人”收入减少。可以说,推行聘用制成了出版业“三项制度”改革积极向前推进的一道难关。在这道“关口”,存在着各方面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时就提出了“以法治国”这一国家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背景。我国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以法治国”的过程中,首先自身要深刻理解“以法治国”的意义,懂法守法,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轨道内履行自身的职责。我国的媒体在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单元,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单位,同样要遵守各种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7.
权力·权利“权力”和“权利”这对同音的合成同,从构成词素可以看出二者调又有区别,不能通用。“权力”包含“权”和“力量”的意思;“权利”包含“权”和“利益”的意思,所以这两个词的同义有明显的不同。“权力”是指在政治上有强制力量、在职责范围内有支配力量的意思。例如,国家权力、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司法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安机关有拘留违法犯罪人员的权力。在上述各例中,如果用了“权利”就错了。“权利”是和“义务”相对而言的,指人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利”也就是“权益”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刘杲 《出版视野》2005,(5):9-10
刘杲同志是我国资深出版家,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位上退下后,一直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在今年8月25日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开幕式上,他第一个宣读他的论文“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就是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第一”并提出了出版社改革或改制的五条标准。请你认真读读这篇重要论文,它对你的工作,尤其图书质量的提升会有很大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次“两会”,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而这将是在新起点上兼顾各方利益的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传媒搞好舆论监督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基础性的工作是要认真坚持“三讲”,即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 讲政治,就是要求监督主体的脑子里要有利益观。利益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并不等于政治;政治上讲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政权来处理的特定的社会利益。江泽民同志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就是要求他们:对内,讲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对外,讲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他要求“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报人像领导干部一样讲政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开展新闻监督时才能不被个别的、一时的、偶然的貌似侵害人民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所囿…  相似文献   

11.
姜帅  贝政新 《编辑学报》2019,31(2):141-144
明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困境,尝试构建体现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利益整合共赢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策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论,辨析“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增长与发展”的关系,提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案,为我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湖南档案》2010,(7):F0002-F0002
近年来,株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湖南省烟草专卖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以“效率是核心,执行是基础,纪律是保障”为管理理念,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企业已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实现税利5.93亿元,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晋升省特级。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写了一篇题为《国家在他们胸中》的报道,介绍上海纺织系统几位厂长的先进事迹。这几位厂长胸怀全局,服从全局,顾全大局。他们不仅代表本企业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不仅为本单位的利益勤奋工作,而且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操心操劳。他们把国家放在心中,在不正之风面前表现出自己坚强的党性。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指出,我们的宣传机器应当大力宣扬这样的人,大力扶持正气。当前,在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改革、搞活的新形势下,宣传把国家放在心中的先进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个时期,从上到下都公开议论或承认了改革中有失误。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还在不久以前,谁要说改革中还有什么问题,就好象犯了滔天大罪!有的新闻媒介花了不少篇幅发表各人讲话和文章,说改革没有失误,而对有不同意见的人则扣上“保守”、“左”,或改革侵犯了这些人的利益,因而反对改革的帽子。世界上办事情最怕护短,一护短就不可能集思广益,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样一个大的系统过  相似文献   

15.
胡耀辉同志的“西德、挪威、瑞典、丹麦四国图书馆事业考察记”一文读来很有启发,这几个国家“打破单位和系统所有制的界限,把图书馆事业划分为研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种”。“研究图书馆包括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研究机关和企业的专业图书馆。这些图书馆除了为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服务以外,都对社会开放,只要工作需要,所有的人都可到那里借书”。“公共图书馆的任务主要为广大群众服务”。“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研究和参考的。”我国图书馆的职能虽然是多方面的,总起来说也是包括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和为科研人员对图书资料的需要服务这两个方面。但我国的体制是由一个图书馆同时承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蒋建国3月13日在参加全国出版社社长总编培训班座谈时作出强调: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门产业一门工艺,改革则成则兴,不改革则败则衰。要充分认识到,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新闻出版业都必须改革。他强调,文化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五个原则,即政治方向不迷失、文化阵地不丢失、文艺品种不丧失、公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损失。  相似文献   

17.
“6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信息机构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研讨会”上 ,许多科技信息机构围绕“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 ,介绍了各自在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和未来发展的思路及模式 ,本期在上期专题报道的基础上再作深度报道。由于版面所限 ,我们只能是有选择性的刊登 ,并在文稿的编排和内容取舍上有所调整或删节 ,敬请作者单位谅解。“改革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今后还可继续交流 ,欢迎赐稿。文稿力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 ,注重创新性、典型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体制”、“单位”和“事业单位”等政治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体制形成的原因、体制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述评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事业体制的认识及对改革方法思考的不足之处,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图书馆事业体制改革的基础,图书馆事业体制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才能逐步得到解决,这需要...  相似文献   

19.
“卷”改“件”后档馆业务环节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关于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如何改革,众说纷纭。纵观各家之见,主要的观点是,取消“立卷”,实行文件级管理,档案的整理方法由以“卷”为单位改为以“件”为单位。改革后的整理方法,将以其简便、高效,赢得机关档案工作者的青睐,目前有些条件成熟的单位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这就意味……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出版社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出版单纯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来对待的,包括出版科技图书的科技出版社也不例外。由于属于敏感单位,国家对出版社管理得较死,出版社没有多少自主权,所以,改革的难点较多,改革的风险也大。既然如此,那么,不改革行不行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没有教材教辅出版任务的出版社,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改革的初期,我们意识到,继续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不行了。出版社虽然还戴着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