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喀什话作为雏吾尔语南方方言的分支,作为雏吾尔语结构功能及文化上的变体。它总体上与雏吾尔语标准语保持了一致,但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喀什话保留着独特的语言文化特点。亲属称谓是其中之一。它有亲属称谓数量少,简洁,宗教色彩浓厚,职业、家庭背景影响大等特点。论文结合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雏吾尔语喀什话亲属称谓特点,展示喀什话独特的语言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2.
喀什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在清朝后期,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受到多民族语言、多汉语方言的影响,在广泛的语言接触中不断产生融合,展示出别具特色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一种语言一般都有不同的方言。笔者对维吾尔语哈密市方言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并将实地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衬料同文学语言作了仔细深入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维吾符语哈密市方言同文学语言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就此方言的音位系统、语音的变化、音位组合等方面的特征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是维吾尔语的三大方言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原因,它较多保留了在《突厥语大辞典》语言中反映的中古突厥语的词法特征。本文以《突厥语大辞典》为依据,论述在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中保留的中古突厥语词法特征。  相似文献   

5.
喀什新派汉语方言有许多文白异读字,这些文白异读字的语音来源各不相同,分别来自中原官话关中片、甘肃兰银官话和北京官话。经研究表明,喀什汉语方言仍然属于关中官话南疆片,但北京官话对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从文白异读字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维吾尔语的标准音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五十年代中期调查维吾尔方言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伊犁语音作为维吾尔文学语言标准音的观点。二十多年后,又提出了维吾尔文学语言应以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的观点。1983年十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突厥语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对这一问题再次展开讨论,以乌鲁木齐为标准音的看法受到大家的重视。1985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撰的《现代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词典》中明确提出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以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在方言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方言的研究。因为方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把维吾尔语言分为三大方言即: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田方言。和田方言作为维吾尔语三大方言之一,在维吾尔语方言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也有相关的一些研究著作。本文对和田方言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伊犁汉语方言和分布于南疆的汉语方言同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伊犁汉语方言是新疆的“土著”汉语方言之一.伊犁虽非汉民族的发源地,但从古代起,汉民族就在伊犁定居并繁衍生息,伊犁也就有了历史悠久的汉语方言.虽然当时的伊犁汉语方言与今天通行于伊犁地区境内的汉语方言有一些区别,但是联系是很密切的.有的专家认为伊犁汉语方言是在陕西回族所说的中原官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时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的基础的确是中原官话的关中方言,但又不同于关中话.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汇其他方言如湘方言,吴方言以及北方方言其他一些次方言的词语,又融入其他民族语言大量借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满语、阿拉伯语、俄语词语而形成的有继承又有发展的一种方言.伊犁汉语方言在多方言,多语种共处的语言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兼收并蓄成为一种异彩纷呈、样态特殊的方言.它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词汇方面,更有其独特性.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词语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承传性;二、融合性;三、变异性.本文试对这三个特点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8.
吴腾飞 《文教资料》2020,(4):7-8,19
玉环市方言复杂,代表方言有福建话、温州话和太平话。历年来,对玉环方言研究的文献著作屈指可数,因此玉环的方言研究有较大的空间。本文从玉环方言、词汇比较和语言接触三个方面评述玉环方言词汇接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范俊军 《中国语文》2015,(3):266-273,288
把仙岛话作为缅语支的一种语言,这种系属地位的确认存在问题。从语音历史性条件和普遍性条件对仙岛话和缅语支语言尤其是阿昌语几种方言的分析比较表明,仙岛话和阿昌语陇川、梁河方言相似度高,与潞西方言相似度低;从核心词和同源词比较中也可证明,仙岛话与陇川方言相似度很高,应并入陇川方言。仙岛话作为独立的语言,缺乏语言学的必要条件和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10.
历来对吴语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核心的区域,对浙江方言的研究,除杭州话、宁波话以及温岭话以外,很少涉足。其实在整个浙江方言中,各地语言都有鲜明的特色,蕴含着巨大的语言资源,很值得语言学者们去研究。本篇尝试着对浙江片中的仙居方言做些探索,主要介绍其声母系统。  相似文献   

11.
福鼎方言是闽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方言,由于其地处闽浙交界地带,长期以来与闽语、吴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变体.福鼎方言表示程度的方式有前置式、后置式和特殊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闽南语及吴语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支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浙江安吉县分布着众多客籍方言岛,它们大多有其特定的分布地域和历史。其中湖北方言岛分布广泛,使用人口也较多。通过考察该县联民村的湖北话,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北方言岛的语言生活和方言保持情况。方言岛与其源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和差异。从系属角度来看,安吉湖北方言岛属于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多样性的学科,重点在于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血色浪漫》及《激情燃烧的岁月Ⅰ》中的北京方言和东北方言在塑造军人形象上的巧妙作用,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重庆涪陵话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其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与北方话大同小异,但语音和一般词汇与普通话相差较大。本文拟对涪陵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作一番较为详尽的共时描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汉语方言辨识系统中如何建立合适的语言模型用以提高系统的辨识率。采用了基于统计的语言建模方法,首先把各方言的语音材料转写成音素序列,然后让机器统计方言音素的组配规则,建立各方言的语言模型。结果表明,加入语言模型的辨识系统比仅仅依靠声学模型进行辨识的系统,辨识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9.
今郴州方言古全浊声母已清化,从语言接触历史来看,郴州方言曾受客赣方言影响,具有客赣方言浊音清化的倾向,到明末又在通语官话音的强势影响下,全浊声母清化具有官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