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银时代的罗马古典传记在英国的译介影响了英国传记的发展进程,它促使英国本土传记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重视对人物性格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并探究历史事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推动传记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为18世纪开始的传记繁荣奠定了基础,但也导致传记成为道德教化的载体,极大削弱了其客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不但是一位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德教育家。朱熹认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是道德教化的基本目的,"变化气质"是道德教化的价值和功能,为此,他还提出了以立志、居敬、省察为主的道德教化方法。朱子的道德教化思想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杰·诺斯是英国18世纪传记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他在自己的《诺斯兄弟传》中践行着传记写作坚定而独特的思想;他依凭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卓尔不群的传记写作标准,完成了英国18世纪最具影响的传记作品之一——《诺斯兄弟传》。他的故事因来自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老练总结而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4.
龚自珍的道德教育思想包括道德起源论、道德教化论、道德教育原则和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在道德起源方面,他提出了“善恶皆后起”的道德起源论;在道德教化方面,他主张以德治为中心,进行道德教化;在道德教育原则方面,他确立了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提倡学以致用、提倡实事求是和主张平等育人等原则;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形成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和意志锻炼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鲁蒙娜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86+190-186,190
本文依据美国法学哲学家朗.富勒在其着作《法律的道德性》中论及的法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密不可分性,并依据富勒的自然法理论所定位的八项"法治原则",阐述了正义是法律的道德追求,证据与证据规则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法活动中程序制度的目标应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18,(3):91-96
地方志中所记载的商人人物传记是研究明清时期商人以及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料。山东地方志中商人传记的编纂和书写,在反映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商人形象、特点与商业经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状态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考察商人传记的思想内涵,其中也蕴含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思想主张和侧重道德榜样的树立与社会教化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传记的伦理功能是传记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记家认为,传记应该对人们的道德产生某种好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新的传记形式的发展,一方面,现代传记的伦理功能呈现淡化趋势;另一方面,现代传记尤其是应用精神分析方法写作的传记进而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传记家能否选择活着的人作为传主,传记家能不能采用涉及传主隐秘的和有损传主在公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的材料,传记家应该持有怎样的传记动机,传记家应该怎样对待死者的意愿等问题,成为当代关于传记伦理论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法律的道德性》是美国新自然法学派的著名法学家朗.富勒的著名法理学论著,然而其被引进国内却远迟于其他同时代乃至后来者著述,国内学界研究富勒学说者亦寥寥可数。作者希望以后生学者眼光通读该著作,分享富勒关于新自然法学、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法律的外在道德与内在道德等法理学问题的丰富思想,或可为当下建设法治社会事业提供另一种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庄子对知识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为主导的学校道德教育传统非常重视知识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道德知识传授,庄子持有与儒家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知识并不能作为道德存在的根据,知识也不能被应用于道德的领域,知识不仅无益于道德问题的解决,在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知识教化对道德的养成还是有害的,人的道德所依赖的并不是"已知"而是"未知",因此必须将其从道德的领域予以彻底的清除,同时要彻底改变人的知识论的道德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蓉霞 《科技文萃》2005,(11):103-106
手头刚刚写完一篇关于哈耶克传记的文章.哈耶克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自由主义而著称.公认的事实是,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曾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里根等政坛名人所青睐.这些天来,我满脑子是哈耶克所用的经济学术语,如秩序产生于自发竞争、个人利益与道德和自由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践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传记理论问题的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试图通过在纪实材料中融合自我指涉的手法去书写历史,因此在传记文学中历史范畴和文学范畴之间的界线消退。巴尔加斯·略萨的“写实性”早已万众瞩目,他在后期创作中频繁涉及传记题材,将历史元素、个人传记和虚构成分于其中交融一体。传记性小说和小说型传记手法是对现实主义文本的结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传记作品及其理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记的过渡与衔接的轨迹和方向。他的涵盖了中外新旧传记的各类体的作品,尤其是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个性化特点的优秀代表作,达到了同时代的最高史学成就,由此为中国现代传记的确立提供了范式;而他的传记理论融合中外,以其学理上的正确性和知识形态上的系统性,有助于伟记理论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体系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支学科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艾因哈德所著《查理大帝传》是中世纪欧洲文学中一部著名的传记.该传记详实描写了查理大帝的一生,并高度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但由于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环境,传记作家陷于“视域遮蔽”的困境.其实,这部传记模仿古罗马时代人物传记的写作风格,遵循并反映了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风尚.人物塑造虽具有统一性和生动性,但缺乏复杂性和立体性.尽管如此,该书仍然不失为欧洲中世纪传记文学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5.
清代戏曲家张坚一生著述颇丰,尤以《玉燕堂四种曲》知名当世。然而后代岁月流转,资料湮没,人们只知其曲而不知其人。今裒辑资料成张坚传记及年谱简编,以期为治曲考古之助。其间对于张坚生平事迹、家世背景、与鄂尔泰之因缘、与袁枚和杨潮观等人之交往一一考索,于张坚一生际遇及心态演变也做了相应描述。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对于朗·富勒的贡献,人们似乎只片面地将他定格在"法律的道德性"问题上,其实富勒的研究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也是他毕生所关注的问题,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法律的虚构>.虚构是沟通概念与现实的桥粱.也是法律思维的重要维度,加强法律虚构理论的研究,对改变我们传统的法律思维、正确对待法律与建设法治国及整个世界的法学理论研究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田锡年谱     
田锡(940--1003),宋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奏议,在太宗、真宗朝就声震朝野,是一心系国家、关注民瘼的直臣。他的诗,既不似“西昆体”的艰涩难喻,也不像“元白体”的浅俗伤雅,在宋初诗坛独树一帜。而且他还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先行者。他殁后,范仲淹撰墓志,司马光作碑阴,苏轼序其奏议,为之操笔者皆一代伟人,其为世重若此。本文从数十种文献中勾稽出田锡的生平资料,予以考订、排比,对其作品作了系年,对其父、祖、曾祖及其子女的事迹亦有所涉及,是一篇资料翔实的编年体传记。  相似文献   

19.
“六经皆史”说是章学诚站在学术史的立场通过对传统史传文体的批判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学命题,它不限于对史传文体做客观的分析,而是重在探究撰史的作意,强调专家之学。他所提出的记注和撰述传史理念,是对刘知几言事分立、相兼观点的深化;而“《书》亡而后《春秋》作”的命题具体勾勒了先秦两汉史传丈体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