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高僧传》是一部取材于唐朝到北宋初期的高僧传的经典著作,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过渡期。通过对《宋高僧传》人称代词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从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因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人称代词的在汉语史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高寒 《现代语文》2010,(3):43-45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对北京城和北京人的描写可以说惟妙惟肖。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间正处于连接中古与现代的过渡时期。现代人研究《红楼梦》过多地关注它的人物性格,整体的语言风格,对词类、语法现象的研究甚少,其中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单数人称代词和复数人称代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考察了这些称谓代词所反映的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红楼梦》人称代词的探讨,不论是对横向的近代汉语词类的研究,还是对纵向的历代人称代词发展过程的考察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从中古汉语到近古汉语,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拟把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和近古时期的《儒林外史》中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以找寻一些人称代词产生和消失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戴俊华 《文教资料》2013,(32):124-126
本文通过研究《三国志·魏书》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次及语法功能等情况,了解人称代词在《三国志》中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并与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探究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考察《吴越春秋》中的人称代词,有助于全面认识《吴越春秋》的语言面貌。《吴越春秋》有三类人称代词,这三类人称代词既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某些功能,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上古汉语向中古过渡时期人称代词演变中既继承又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考察《吴越春秋》中的人称代词,有助于全面认识《吴越春秋》的语言面貌.《昊越春秋》有三类人称代词,这三类人称代词既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某些功能,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上古汉语向中古过渡时期人称代词演变中既继承又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7,22(1):81-84
从先秦到中古时期,作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人称代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把上古时期的《史记》和中古时期的《世说新语》的人称代词进行历时的比较,可以看出人称代词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白话在词汇、语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非常接近。红学日趋成熟,但对其人称代词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只有某些近代汉语专著在讨论代词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的部分语句作事例,如吕叔湘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和蒋绍愚、曹广顺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史》。本文主要从词汇语义方面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称代词,总结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汉语和泰语之间人称代词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在本文之中,首先概说了人称代词的定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分类以及组成人称代词的几大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把汉泰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并解释词的性质,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具体描写了汉语和泰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和文化上的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汉语和泰语之间人称代词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在本文之中.首先概说了人称代词的定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分类以及组成人称代词的几大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把汉泰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并解释词的性质。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具体描写了汉语和泰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和文化上的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从西南通向东南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即西南丝绸之路。近年来,这条古代陆上交通线受到学者的密切关注,对其研究著述者颇多。《华阳国志》大量的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形势,而这一地区正是西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本文就是结合《华阳国志》的记载,对我国西南丝绸之路早期的状况作一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巫术的资料。先秦到魏晋时期的西南地区先民通过巫术处理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巫术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给当时普通民众和统治者都带来了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募捐是是慈善组织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以华洋义赈会为例,它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唤醒大众的公共意识,并通过多种募捐形式来刺激民众经年募捐产生的厌烦心理,收到较好效果。但是,近代中国的国贫民穷和社会公共意识缺乏,成为制约募捐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也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笔者对该书的个体量词进行了穷尽性搜集,并分析了它的来源和用法,归纳其语法特点,以期为魏晋南北朝的量词研究提供语料实证。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编纂的<新列国志>在学术界至今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即使面世的几篇文章都以<东周列国志>为题,这对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大师是极不公平的.实际上,<新列国志>既能佐以历史,又能在史实的框架内任意虚构,驰骋想象,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结构错综复杂又井然有序,语言通俗而简练流畅,取得了使原作无可比拟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考证《三国志·董卓传》、《刘表传》等篇中10处记载不确切和传抄讹误的地方。这些地方涉及到职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等,有些还关系到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华版《三国志》是学界相关领域之权威版本,自出版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标点方面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学者发表专文,纠正了不少错讹,促使本书在该方面的进一步完善。笔者在研读此书的过程中,尚发现若干标点方面可商榷的地方,遂将一己之管见逐条论列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华阳国志》中"参毗之礼"的理解颇有争议,或以为参拜毗罗佛的密法仪式,或以为佛教丧葬之礼,或以为"参毗"即辅佐,"礼"为"体"之误字。佛经及大型佛教辞书中并没有"参毗"一词,而"参""毗"二字连用以表示辅佐的用例在古籍中习见,"礼""体"二字混误在文献中亦不乏其例。在对"参毗之礼"的几种解释中,刘琳先生的说法当为确诂。  相似文献   

19.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20.
《全相平话三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塑造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张飞形象的塑造上。原因在于:关羽崇拜的影响;不同作者审美取向的差异;不同艺术形式叙述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