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梁菊宝 《考试周刊》2013,(96):21-22
本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以电影《卑鄙的我》的海报为语料,尝试探析不同符号模态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从而共同构建多模态话语的互动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珺 《海外英语》2013,(1):255-257
随着科技进步,多媒体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语篇形式日趋呈多模态化。该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WWF的一则平面环保公益广告为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揭示图像与文字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从而达到环保公益广告的宣传目的,意在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元话语帮助发话者组织话语,表达对话语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受众理解话语内容。多模态元话语是多种符号模态的混合系统,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模态共同来完成意义的构建。本文尝试探索多模态元话语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用功能,旨在证明将多模态元话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和图像符号的视觉语法被广泛应用,听觉语法研究涉及较少。在多模态视域下,文章分别从交际、认知、语言元功能三个视角对音乐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发现音乐交际和认知过程呈现多模态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三大元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闻图片普遍存在于新闻语篇中,批判性地分析此类多模态话语十分必要。以CNN和Arab News上两幅新闻插图为语料,结合多模态话语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进行意识形态分析。该研究揭示了新闻媒体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运用各种符号渗透其意识形态,旨在提高受众的多模态批判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电影海报是一种重要的多模态语篇形式,也是研究语言符号及非语言符号如何共同作用构建图像意义最鲜活的语料。它不仅传递着电影的主题和内涵,也承担着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视觉语法视角下对《横冲直撞好莱坞》电影海报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方面进行多模态意义解读,从而探索各种符号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建多模态意义,揭示海报隐藏的主旨及意义,帮助人们提高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模态话语运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为元功能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具体的实例解读,展现多模态视角在语言元功能解读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多模态话语以及元话语,并指出两者间的联系,然后借助语料,以“多模态元话语”为概念,对其进行定义、识别并分类,旨在对全面解读作者/发话人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话语,表达自己对话语内容的观点,指导受众连接、组织、解释、评价话语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模态话语理论中关于视觉符号多模态语篇及非言语交际的观点,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视觉符号可应用于语料选取、课程实施、评价三个环节;教师的指导干预和学生的技术实践是进行多模态语篇识读教学的关键;非言语交际观点主要应用于场景式角色扮演的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