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平位于东北中部平原,系中长、四(平)洮(南)、四(平)梅(河口)铁路的交叉点,是东北的重要战略枢纽之一.由沈阳沿中长路北进的国民党军新1军、第71军(欠88师),占领开原、法库后,于4月上旬继续向四平方向进攻.至4月中旬,向北满进攻的国民党军先后占领铁岭、昌图、法库等地.民主联军在四平以南实施运动防御,节节阻击,歼火新1军2000余人.4月16日,民主联军集中山东第1师、第7纵队、新四军第3师第8旅等部,以优势兵力在四平西南的大洼、金山堡地区歼火国民党军第71军第87师大部.17日,新编第1军进至四平以东、以南地区,形成对四平街的弧形包围.  相似文献   

2.
正高福源(1901~1937),字少卿,辽宁省营口人。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加入东北军,不久被选调进入大帅府,任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后升任团长。1935年,在榆林桥作战中,他兵败被俘。高福源被红军俘获后,自以为必死。但出他意料的是红军不仅没杀他,反而还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赞成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不久,他就根据中共领导人的指示,就回到西安做张学良的工作。经过他几次穿针引线,东北军与红军很快就达成了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3.
孟中文 《航空档案》2011,(12):22-27
刻苦学习,潜心研究航空兵器昝凌从小读书刻苦,考试屡次名列前茅.他12岁那年,父亲去世,全家就靠父亲留下的一些遗产维持生活,几乎失学.后来,母亲卖了一所房子,让他考入了天津南开中学,高中毕业后,他以最优成绩升入南开大学免费上学.为了取得奖学金,他违背自己学电机工程的初衷而考入数学系.1936年,他转入清华数学系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在平北地区人们一直传颂着一个神奇的名字--"小白龙",他就是闻名平北的八路军晋察冀十团团长白乙化.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6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1928年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旋入东北讲武堂步兵本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6.
管松涛,山东巨野县人.19岁参加旧军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南京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独立第105师炮兵营连长,西安事变后任东北军57军少校副团长.1940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山东滨海军区独立旅参谋长、滨海支队参谋长.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参谋长、第三路军西北指挥部指挥冯治纲,1908年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后举家移居黑龙江省汤原县宅中乡耿贵屯(今胜利乡荣丰村)居住。日寇侵略东北后,冯治纲拿起刀枪,组织“文武”队奋起抗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汤原反日游击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先后任中队长、军参谋长等重要职务,指挥过许多著名战役,杀得日伪军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8.
刘安祺(1903-1995),字寿如,祖居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吴庄村义和庄,祖父、父亲以种田为业.民国初年,迁到韩庄镇(今属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开了一家杂货店“德泰恒”.刘安祺7岁入私塾,民国三年(1914)考入韩庄私立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考入私立山阴中学,读了三年半,因军阀混战无法读书,又到徐州中学补习,不久辍学.1924年,22岁的刘安祺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开始了军旅生涯.1949年携全家撤离青岛赴台湾,后曾任台湾陆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9.
<正>岳同明,高级编辑,第九届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现任黑龙江东北网络台副总编辑。1999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他始终奋斗在新闻采编一线。2001年,岳同明考入东北网,参与到重点新闻网站的创建和发展全过程,成为我省最早从事网络新闻事业的工作者之一。13年来,岳同明与东北网的新闻团队一起打造新媒体阵地,在新闻工作中坚守正义和道德底线,探究新闻事实,传播社会正能量,以认真和执著切  相似文献   

10.
张轸(1894—1981)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回国后,在陕西镇嵩军刘镇华部任职。1926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在程潜手下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28年,程潜部被桂系瓦解后,离开军界回河南老家隐居。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豫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第110师师长等职。1938年3月,率部参加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13军军长。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军长,率部赴缅参战。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河南省政…  相似文献   

11.
<黎明前的暗战>播出后,风云人物程潜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视野.你想知道暗战前后的程潜吗?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指挥武昌炮战,辛亥革命一举成名 程潜,字颂云.1882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诗书之家.他16岁中秀才后,先后入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学习,饱读四书五经.1903年以全省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翌年被公费选派到日本留学.其间,经仇鳌介绍在东京谒见孙中山,遂追随加入同盟会.1908年学成归来,先后出任湘军都督府参谋长、护国军湖南总司令、湖南省长、国民革命军第6军军长、第1战区司令、国民政府武汉行营主任、湖南省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4月18日,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革命家苏日图走完了他历经沧桑却充满辉煌的传奇一生。从最初的伪满洲国兴安陆军军官学校学员,到日益觉醒而参加"八·一一"武装起义投入革命阵营,再到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苏日图谱写了自己追求进步的革命生涯,而"八·一一"起义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考入兴安军官学校,接受奴化教育1942年初,高小毕业以后,苏日图考入了伪满洲国兴安陆军军  相似文献   

13.
人才信息     
4月7日,从某仓库传来一条喜讯:报道员张汝生诗歌作品《泰山情思》获泰山杯诗歌大赛一等奖。张汝生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入伍后从事报道工作。两年来,他已在报刊电台用稿250余篇,这次是他第三次获奖。(中锋宪锋)某高炮旅专业军上报道员郝赫,在积极写稿的同时,努力对新报道骨干进行传帮带,近年来,经他带出的报道员,有2名考入了院校,2名转为志愿兵,3名战士退伍后被地方报社聘为记者。(杨炳义徐国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工作系战士学员吴广入伍近五年来,先后在中央、省级刊物发表诗、书、画、印、小说等各类作品近20…  相似文献   

14.
何基沣同志1898年月10月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北平陆军大学,后投身手当时由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他参加过首都革命和五原誓师,由于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很快被提升为军官。1931年,西北军被蒋介石收编,何在陆军第29军37师109旅任副旅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东三省。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继续吞食我大好河山,1932年,  相似文献   

15.
陈先舟1895年生于辽宁桓仁县英盈沟村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从桓仁县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任桓仁县警务长,同年,率十人参加辽东护国军,进行讨袁斗争.1917年他考取官费留日生,进日本仙台高等工业学校无线电科,毕业回国后先后任东北电信管理处总工程师、东北无线电台台长."九一八"事变后,他与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入关,组织救亡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相似文献   

16.
辽宁海城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东依莽莽群山,中有坦荡平原,两临潆洄辽水.群山雄姿百态,河水诸流汇集,好似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吕正操将军1905年1月就出生在这里.他早年在缫丝厂当学徒,1922年参加东北军,1923年人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张学良的少校副官.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李振军 《档案天地》2013,(10):23-26
在1928年至1949年期间,先后有商震、徐永昌、王树常、于学忠、张厚琬、宋哲元、冯治安、鹿钟麟、庞炳勋、马法五、孙连仲、楚溪春等12人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其中于学忠是有较大影响的一个,他早年追随直系军阀吴佩孚,为其得力干将。吴佩孚失败后,于学忠转投奉系军阀,是东北军重要将领,颇受张作霖、张学良之信任。从1930年9月21日于学忠率东北军第一军入驻天津,26日率军  相似文献   

18.
谢文东原是依兰县大地主。1934年,土龙山农民反对日寇掠夺土地,掀起大暴动时,他当上了领袖成立了民众军。我东北抗日联军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扩大抗日武装,便把这支队伍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文东为军长,活动在依兰、勃力、方正一带。1938年日寇大举讨伐,谢文东见势不妙,便投降了日本,当了可耻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晚,古城兰州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东北军五十一军迅速解除了驻兰国民党中央军武装,并扣押了部分国民党中央驻兰要员,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兰州事变"是"西安事变"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指挥者是东北五十一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两"事变"和平落幕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先后被囚,杨虎城还几乎全家遇难,  相似文献   

20.
高中 《兰台内外》2006,(5):18-20
广州马棚岗,李宗仁险遭不测李宗仁,字德邻,1890年出生于广西。军校毕业后开始步入军界,与白崇禧、黄绍声气相投,匀拥护创建民国、矢志革命共和的孙中山先生,并先后加入国民党,共组桂军,先后击败陆荣廷、沈鸿英、马晓军等广西大小军阀,统一广西。1926年,李宗仁又率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其实他的搭档白崇禧则出任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两人有勇有谋,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并奉派指挥桂系主力两个军与蒋介石、冯玉祥等军共同进行“二次北伐”,联合对张作霖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