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奠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正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祖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强化了党对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发展,是他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更精辟的概括。“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指针。“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要为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进行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一九七七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  相似文献   

5.
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即是落实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又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这一论述,阐明了四化建设与教育的关系.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育的改革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要现代化.语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绝不能脱离实际.”我认为,语文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途径有很多条.而沟通语文教育与影视文化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按照他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贯思想,把握教育的特性和当今时代的脉搏而提出来的。这个指示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方针,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8.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今年10月已经整整10年。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落实“三个面向”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平同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1977年8月8日,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教育制度中的问题时说:“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他要求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我们通称的“三个面向”。“三个面向”言简意骇,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要求,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任务,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揭示了教育与实现现代化的关系,确定了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时,维护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他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战略构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勾勒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15年前写给北京景山学校的,但它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战略指导思想,同他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从更广、更深的涵义上讲,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全局、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2.
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考是“学问”的过程,体现了哲学的智慧本性;他通过考察和反思我国教育学思考的观念事实,主张回到教育的最基本,即人本身上来;对于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促使他构建了“教育公理”;他的教育哲学反映了其不懈的理想与现实追求,即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1983年9月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也为当前我国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反映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实行教育改革的根本方针,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闭关自守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因此,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不能不了解、研究发达国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一些做法和能为我所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不但寄托了小平同志对革命后代的厚爱与希望,而且体现了他对我国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重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发展教育事业有着一系列精辟的论断。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我国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83年10月1日,他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紧密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精辟概括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并以战略性眼光为我国教育事业制定了根本纲领和方针.正确理解和贯彻这一钢领和方针,对于我国四化事业、对于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面向现代化,这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和主体.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则是现代化起飞的两翼.面向世界,是空间的横向立体观;面向未来是时间的纵向立体观;面向现代化,就是时空交叉、纵横交错的立体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宝库。重视企业办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强调指出:“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大的企业都要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有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我们遵循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努力探索企业教育的体制、结构、形式和途径,加速人才培养,推进了企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今天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他的“活”的教育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如他提倡教育目标要体现其“鲜活”生命之本性,课程资源要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真实生活,教学方法要活学“活用”,教师的任用要机动“灵活”.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及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战 的总体规划之中,“面向现代化”因此成为教育略问题的论述,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 趋势,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对教育提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 出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和精髓,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 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和…  相似文献   

20.
<正> 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必须现代化。1.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思想现代化。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一直制约着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教育与社会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人为地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与智能的失衡,致使不少青少年无法达到一个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全面素质要求,使教育脱离了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第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的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要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机械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学校要由单纯的“读书场所”转为加强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地。第二,整个教育过程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第三,概括起来说,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以坚持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