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韧 《编辑学报》2008,20(2):172
在电子、通信科技和计算机科技等领域的论著中,“bps”常作为“位每秒”的单位符号使用。这是不正确的。GB3101-1993规定:“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当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间留一空隙。”由于“bps”是单位“位每秒”英文名称“bits per second”的缩写,所以在表示量值时它不能作为单位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2.
答是的。GB 3101—1993规定:"表示量值时,单位符号应当置于数值之后,数值与单位符号间留一空隙。"并特别强调"℃的前面应留空隙",唯一的例外是平面角的单位符号°、’、″前不留空隙。空隙大小一般为1/4个汉字位置。这样规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  相似文献   

3.
答平面角的非SI的单位度、[角]分、[角]秒是我国的法计量单位,其符号°、’、″是法定符号。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条:1)不是字母符号,须置于右上标,表示量值时数值与符号间不留间隙,如30°。2)表示一个平面角的量值时,可同时使用2或3个单位,例如α=25°20’,β=18°15’30″。3)与其他单位构成组合单位时,符号上需加圆括号,如10  相似文献   

4.
图表中量和单位比值表示数值的几个特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规定:为了区别量本身利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在带数值的图表中,必须采用量和单位的比值表示量的数值,即带数值的麦格栏(表头)和带数值的图坐标的标注,必须采用"量/单位"或者"{量}单位"表示(并指出以前者为好)。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以正确的形式表示,但遇到组合单位、非物理量。百分率等一些特殊问题时,大家往往手足无措。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1.组合单位应该加括号GB3101-93关于图表中的数值必须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  相似文献   

5.
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规定:为了区别量本身和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在带数值的图表中,必须采用量和单位的比值表示量的数值,即带数值的表格栏(表头)和带数值的图坐标的标注,必须采用“量/单位”或者“{量}单位”表示(并指出...  相似文献   

6.
浅谈在出版物中贯彻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人民交通出版社梁恩忠一、量和单位的一般原则1.量的符号量的符号必须用斜体印刷,符号后不得附加圆点。例如:力用斜体F表示。2.单位的符号单位符号必须用正体印刷,单位符号后不得附加圆点,单位符号应放在量的整个数值之后...  相似文献   

7.
李寿星  李松 《编辑学报》2006,18(3):185-187
指出了<辞海>1999年版彩图缩印本在量和单位基本概念上存在的7个方面的错误:1)称众多质量单位"习惯上亦用作重量单位";2)把量说成"数""数值"或"量值";3)把英制误释为英尺磅秒制;4)把量说成是单位;5)用"单位 数"表示量;6)将基本单元片面理解为原子和分子;7)将量纲式中基本量的指数说成"量纲".  相似文献   

8.
正答物理量的量值为0时,既可以给出单位,也可以省略单位。例如:"摄氏温度为0℃时的气体压强",也可以表示为"摄氏温度为0时的气体压强"。又如:"速度为0",既可表示为v=0 m/s,也可表示为v=0。对单位"1"的分数单位符号%,也可以做相同的处理。例如: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对于"效率为0",既可写作η=0%,也可写作η=0。很明显,用数学式表示量值为0时,省略单位的表示更为简明,宜鼓励采用。  相似文献   

9.
同任 《编辑学报》2001,13(2):122-122
在目前出版的许多科技书刊的图表中,用特定的单位(包括单位1)表示量的数值时,还未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单位”(量除以单位)的标准化表示法,而仍采用传统的不科学因而是错误的表示法,如 “p(kPa)”或“p,kPa”等。 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中规定: “为了区别量本身和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尤其是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可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表示:  相似文献   

10.
《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内容非常丰富,符号繁多,不易掌握。数与量混淆是目前科技书刊中常见的错误之一。为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加深对数与量及其关系的认识,很有必要。1数值与量值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所指的量是...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数字范围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彻"量和单位"国家标准(GB3100-3102-93)的过程中,不少读者反映范围号"-"的用法难以把握,希望能结合实际进行说明与规范。本文针对使用范围号中最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谈点自己的体会。一、表示量值范围时的用法众所周知,数值乘单位称之为某一量的量值。例如:m=15X1  相似文献   

12.
祝仁 《编辑学报》2001,13(1):47
祝仁    问 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涉及量值范围表示时,示例为100 kg~150 kg、150千米~200千米、-36 ℃~-8 ℃等,而在一些书刊中,这些示例被表示成100~150 kg、150~200千米、-36~-8 ℃等。这后一种表示方式正确吗?   答 100~150 kg等表示方式是正确的,即在表达单位相同的量值的范围时,第1个量值的单位可以省略。   GB/T 15835-1995的示例是正确的,其量值的表达符合量代数公式A={A}.[A](即量=数值×单位),但未提及另一种也正确的表示方式。其实100~150 kg的表示同样符合量代数公式,不过这时单位前面的数值是一个数值范围。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在1997年发表的《报纸校对细则》中对此表述得比较全面:100~150 kg(也可100 kg~150 kg)。可能考虑到科技界实际使用中较少采用“也可”的方式,近几年他在标准宣讲中已表述为“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12.1~15.5 mol/L;12.1~15.5摩/升”。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对此没有专门论及,但在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标准化司组织编写的《国家标准统一宣贯教材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一书中,多次涉及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时采用省略第1个量值的单位的方式。例如:“可见辐射的频率范围约在(385~789)×1012 Hz,而整个光学辐射的频率即光频在太赫至艾赫(1012~1018 Hz)的范围。”又如:“r0为核半径常量,它的值根据定义不同略有差别,大致范围为r0=(1.1~1.5)×10-15 m=1.1~1.5 fm。”  相似文献   

13.
郝远 《编辑学报》2012,24(5):505-505
正问问"5 000余t/a""每m3水"等表示正确吗?答正确。这里的"t/a""m3"分别是计量单位"吨每年""立方米"的国际符号,在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称其为单位符号。关于单位符号的使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  相似文献   

14.
采用GB3102.8-1993中规定的量名称和量符号是规范溶液组成表达的依据和基础.该标准中列出的相关量名称和量符号可划分为"浓度"类、"分数"类和"比"类.进一步分析指出:对由SI基本量"物质的量"导出的导出量,必须遵守使用单位"摩尔"应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的使用规则;组合单位中词头的选用应符合有关词头的使用规则;量纲一的量的量值表达则需遵守相关规则.据此,就目前化学类论文中有关溶液组成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5.
参照GB 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和关于计算机流程图的相关规范,分析科技期刊中计算机流程图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规范的表达形式.认为:流程图中,开始与结束标志符号用椭圆框表示,数据输入和输出标志符号用平行四边形框表示,判定标志符号用菱形框表示,活动标志符号用矩形框表示;判定的2种选择可用"是"或"否","Y"或"N","Yes"或"No"表示,建议全期期刊表达一致,首选"Y"或"N"表示;图形中的文字、变量符号、体例、格式可参考GB 3100~3102-1993等相关标准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 ,数值方程表述的是物理量数值之间的关系。按国标的规定 ,在数值方程中 ,物理量的数值是用该量的符号括以花括号 ,并在花括号的右下角标上所用单位的符号表示的。例如{v} km/h=3 6 {l} m/ {t} s 就是国标给出的标准形式。按这种表述形式 ,如果所采用的单位为组合单位 ,那么一个量的数值 ,就要用好多个符号来标示 ,举例说 ,如{L} kg·m2 /s;而在运算时 ,表述就更加繁复 ,举例说 ,如d{L} kg·m2 /s/d{t} s,ln { [2 0 {v } ] m/s/ [5 {t} s] } 5等等。这种表述形式的问题还不在于大家不习惯 ,因为…  相似文献   

17.
吴琼 《编辑学报》2012,24(6):591-591
地震预测相关研究论文中经常会出现描述各种物理观测量随时间变化的观测曲线,其横坐标是时间段,纵坐标是各种物理观测量。在标志此类时间段坐标的标目时,国内很多科技期刊采用"量/单位"标志,即以量符号"t"表示时间段(时间间隔)、年份、月份、时刻,  相似文献   

18.
诸仁 《编辑学报》2006,18(5):372-372
问在科技书刊中常见这样的说法:“氧分子数为L,L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这些说法正确吗?答不正确。错误在于混淆了量值和数值的概念,把物理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成数了。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的附录A《物理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指出:“一物理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普适常量或普适常数。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均含有常量或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这样一个物理量,其量符号为L或NA,定义为分子数N除以物质的量n,即L=N/n,SI主单位为mol-1,其量…  相似文献   

19.
郝欣 《编辑学报》2001,13(1):35
郝欣    某宣贯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以伦琴为单位的照射量和用拉德(rad)为单位的软组织中吸收剂量,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数值上是近似相等的。但是,当采用国际单位制(SI)时,用库仑/千克表示的照射量和以焦耳/千克为单位表示的吸收剂量数值上就不相同了。”   这一段叙述使用了2个错误的单位:库仑/千克和焦耳/千克。   库仑/千克、焦耳/千克既不是单位的中文名称,也不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它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按规定:单位的中文名称中是不许有符号的,这里的符号“/”不能代替“每”;组合单位的中文符号应是由每个单位的中文符号组合而成的,即中文符号中不该有单位的全称,这里的库仑、焦耳都是全称。   在一些书报刊中,把这种“东西”作单位名称或中文符号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牛顿/平方米、立方米/秒、千瓦.小时、元/平方米、摩尔/升、帕斯卡/开尔文等。这些“东西”的正确名称分别为“牛顿每平方米(或牛每平方米)、立方米每秒、千瓦特小时(或千瓦时)、元每平方米、摩尔每升(或摩每升)、帕斯卡每开尔文(或帕每开);它们的中文符号则分别为牛/米2、米3/秒、千瓦.时、元/米2、摩/升、帕/开。  相似文献   

20.
闫聪 《编辑学报》2009,21(6):506-507
为了适应模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新学科不断发展,探讨分别用语言概念和物理量表示的量值和函数的方法异同,提出了用语言符号表示量值和函数关系时其字母正斜体准确的表示方法,并对这些表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