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据现有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较之汉字报刊的出现,大约晚了1100多年。1905年贡桑诺尔布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右旗王府创办的《婴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1907年由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在拉萨举办《西藏白话报》,该报以汉、藏两种文字印刷出版,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欢迎。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了新的发展。《伊犁白话报》不仅用汉字铅印出版,而且以满、蒙、维文油印发行。  相似文献   

2.
松筠在新疆     
松筠,字湘浦,姓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清乾隆朝由翻译生员起家,补理藩院笔帖式、升内阁学士,历任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及各地将军、总督等职。嘉庆五年(1800)简放伊犁将军,因陛辞时渎请弛禁,遭嘉庆不满,降为伊犁蔡哈尔营领队大臣,两年后才恢复伊犁将军之任;嘉庆十四年(1806)调任,十八年(1813)再次出任伊犁将军,至二十一年(1816)返京。松筠在新疆任职十三四年,对边陲的开发有所建树,死后又入祀伊犁名宦祠,反映了当时官民对他的眷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名的《新湖南》一书的作,先后担任过《游学译编》,《神州日报》,《民主报》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他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不愧为舆论界的骄子。  相似文献   

4.
清代伊犁望河楼诗歌的历史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望河楼诗歌,是以清代乾、嘉、道三朝新疆首府惠远城的望河楼为题旨的诗歌,其中以伊犁塔兰奇徭歌《望河楼》之流传并佚名近200年之经历令人瞩目。对望河楼诗歌予以评介和历史文化考察。  相似文献   

5.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光绪十年(1884)新疆改设行省,设置甘肃新疆巡抚,伊犁将军从此仅管辖伊犁、塔城两地驻军,并节制伊塔道事务。历任伊犁将军出生的准确日期向来不详于史书,学术界迄今亦未见相关研究。《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和《光绪朝朱批奏折》为考证嘉庆至宣统朝伊犁将军的出生日期提供了可靠档案。  相似文献   

6.
清代遣员在新疆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遣员,又称废员,或称戍员,亦成革员,是被清政府以各种罪名革职后发遣边远艰苦地区“效力赎罪”的官员的总称。为了与同期被清政府发遣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普通军民,即遣犯或常犯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官犯。清代新疆是全国几个“边外极苦之地”中的一个,因此,也是清政府发送安置遣员的主要地区之一。据新疆官员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报告说,仅伊犁、乌鲁木齐两地,除已经返回内地的外,遣员共积达“二百七十余员名”。在嘉庆五年(1800年)伊犁将军举行的一次阅兵式上,仅惠远城一地即有“废员共七十二人”  相似文献   

7.
自林纾"五四"前夕声称庚子年曾为《杭州白话报》写作"白话道情",迄今无人查证,致使其本来面目长期以来不为人知。1901年《杭州白话报》刊发的署名"竹实饲凤生"的六种"道情",应是林纾之作。襄助《杭州白话报》,创作"白话道情",以白话开民智,以通俗文艺振民气,且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20世纪初年的壮年林纾确曾有过的一段白话文学创作经历。《杭州白话报》"白话道情"之考论,还原了林纾作为晚清开风气之先的启蒙白话报和白话文学先驱者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1898年发生的涡阳起义是清末颇具影响的历史事件。《北华捷报》由于受自身的偏执局限,对该事件的报道不足为据;《申报》对此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周锡瑞据《北华捷报》对涡阳起义的记述是语焉不详且疑点重重的,其所持的涡阳起义并不显扬的结论不合史实。  相似文献   

9.
郭基南,锡伯族著名诗人和作家。一九二三年生于新疆伊犁河畔乌孙山下(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七岁父母去世,只上过二年小学。一九三九年毕业于伊犁中学。一九四四年参加“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在伊犁专科学校、伊犁报社从事教学和编辑工作。解放后,先后担任过察布查尔中学校长、察市查尔县县长等职务。现任《新疆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929年5月6日(阴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的商南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的重要的革命起义之一,由于时隔已久,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人们对这次起义的名称说法不一。据我所知,这次起义的异称有以下几种: 一、“商城起义”。见《大别山烽火》第107页及《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商城起义的时间》。二、“太平山起义”。见《革命红旗万岁》第24页。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前期,安徽革命志士在芜湖创办了《安徽俗话报》、安徽公学和岳王会,许多著名革命党人荟萃于此,使芜湖一度成为仅次于上海、广东、湖南的"中江流域革命运动的中心"。安徽革命志士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投身于发动新军的工作,安庆马炮营起义打响了全国新军起义的第一枪,开创了利用新军发动武装起义的范例,在客观上成为资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的工作重心由会党转向新军的具体标志。为响应武昌起义,安徽革命党人发动淮上军起义,光复皖北各州县,客观上成为南方革命军的前沿阵地,捍卫了南京临时政府的门户。  相似文献   

12.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彝良县阿都乡偏坡寨一个汉族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激发了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1916年春入滇军,在护国、护法和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 罗炳辉将军1929年7月在革命低潮时入党.11月15日领导了著名的吉安起义,带领一千余人枪加入红军。在五次反“围剿”及长征中,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率部战斗在战略全局的关键部位,一次次完成危险艰巨任务,功勋卓著。 罗将军1937年底,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会见并做滇军张冲等将领的工作,为滇军积极抗战和解放战争中  相似文献   

13.
济州岛于2011年11月12日被评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而岛上的汉拿山,是韩国最高峰,传说居住着18 000名神仙.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济州岛的"将军".电视剧《大长今》中,长今被流放到济州岛立志学医,还有一位真诚的将军暗中保护她,这感人的场面,就是以济州岛的将军石为背景拍摄的.我期待去探访.  相似文献   

14.
松筠“文化治边”思想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筠历仕乾、嘉、道三朝,两度出任伊犁将军,功绩亦以抚新为最。其人性格廉直坦率,学术服膺宋儒,治边以文化教育为根本,脱略文法,大胆创新。作为清朝实学思潮复兴的先驱,松筠在伊犁将军任内充分实践了其“文化治边”思想。以松筠的文化教育为背景,考察其文化治边思想的来源:继而讨论他促进教育、编纂地志、奖掖人才等发展文化的措施,以及“文化治边”思想在治边(尤其是伊犁)方面的业绩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洪秀权早期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问题,史学界前辈范文澜等人早有论述,近年王庆成、苑书义等人又提出与前不同的看法(见《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国近代史新编》),并引起了争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萌芽 据《太平天国起义记》所载,1837年,洪秀全赴广州应试,再次落第。回家后患一场大病,历时四十天.病中做异梦,觉得自己来到天上,有一老妇为他洗身,有一金须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一卷称《青年杂志》)有着不同的启蒙策略,由此也导致了启蒙言说方式的变迁:由面对广大底层民众知识启蒙时代的“训喻”式宣传转向了面对“新青年”思想伦理觉悟的“论争”批判式,其文字表述形式也由《安徽俗话报》时期浅近通俗的“白话”回归《新青年》时代的“文言”。  相似文献   

17.
哥老会是一种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它源起于啯噜会,具有反清性质,后随左宗棠进入新疆,势力不断壮大。在全国辛亥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新疆也掀起了革命高潮。哥老会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迪化起义、伊犁起义,并在新伊对峙之际于南疆发动戕官运动,配合革命。哥老会在新疆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把菜刀起义人,半生革命刃犹新”。这是革命老人续范亭在抗战时期所写的《赠贺龙将军》中的诗行。当时,贺龙同志已为革命奋斗半生了。他在青年时代(1916年)拿起菜刀闹革命,后来参加北伐和八一南昌起义,不久又投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领导了湘鄂西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在开辟湘鄂西根据地时,贺龙同志首先艰辛战斗于湘鄂之边,在这里写下了湘鄂西创业史的首篇。  相似文献   

19.
清乾隆25年(1760),伊犁始驻军组建军府制政权,伊犁地方的财政遂正式纳入了清廷中央的国家预算管理.新疆统一后,伊犁地方空虚,当地无任何财政收入来源,由此决定了伊犁地方财政由国家补助为主的局面.同时为减轻内地的财政负担,利用屯田贸易、畜牧业等有利条件,发展伊犁地方的产业,形成了与财政需求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格局.官产经济成为伊犁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清代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均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并实行奏销制度.伊犁将军相当省级收支预算单位,但实际负责将军府本级和伊犁参赞大臣所属军府营及土尔扈特各部财政管理.将军府专设粮饷处管理财政.伊犁地方的  相似文献   

20.
(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为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写的文章.据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鸦片战争结束后一年,1843年,洪秀全在花县开始劝人拜上帝.1844年,他偕冯云山前往广西贵县传道.几个月后,冯云山深入紫荆山区做群众工作.洪秀全返回故乡花县.1845、1846年间,他在家写了几种鼓吹革命的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上三篇.原道:谓推究天道.《原道救世歌》以歌词的形式,写出洪秀全把社会划分邪正的革命思想.他宣传上帝是主宰世界的唯一的神,号召群众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