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许多历史名人也都推崇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让学生从小就喜爱读书并形成习惯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学校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藏书、读书,理应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素养。阅读,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职业品位,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为积极倡导教师阅读的良好风尚,为广大教师的阅读提供服务和帮助,本刊近期新辟“读书”栏目,并拟与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等联合举办“读书”征文活动,来稿请紧扣“读书”这个话题,或推介,或述评,或感悟,或指瑕,要求观点鲜明、行文流畅、短小精粹。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让我们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享受精神富有的欢乐,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好老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到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5,(8A):96-9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中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欢喜来读书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爱书,更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抓好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也  相似文献   

9.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无论是家长或者教师,都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作为一位语启蒙教师,更觉自己的责任之重。于是,我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和汉字认读的同时,就尝试着让孩子开始课外阅读。逐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据《中国教育报》在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教师阅读书籍种类排序中,教学参考书籍居第一位,其他调查也都得到同样的结论,教参(包括教辅书)已成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重要书籍。…  相似文献   

13.
赵萍 《教学与管理》2008,(12):42-4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无论是家长或者教师,都应成为孩子阅读旅途的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的天空,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自阅读的欢乐和感动,让他们在温暖而智慧的灯光中走近阅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孩子领进书的海洋中呢?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读书和“书香校园”建设是实现他的这一教育理想的有效途径。他认为,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学校应成为书籍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在学校读书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在他看来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他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学成为现实,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在帕夫雷什中学得以初步实现。在信息时…  相似文献   

15.
张景 《天津教育》2006,(11):20-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当我们的教师把一条条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格言送给学生的时候,自己是否感觉到离书籍的距离越来越远。据调查,有许多教师一年都不读一两本书;有许多教师的阅读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的目光逐渐从书籍转移到网络;有许多教师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有许多教师不知道书该怎么读。教师读书问题已经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期“的教育三人行”将围绕“教师读书”这个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是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读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说:“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生活里没有了阳光。”最近,我们对我校80名教师、200名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设计和完成了对教师的16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简答题,对学生12个单项选择题和4个简答题的调查,并进行了认真讨论与分析,以求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书籍是真正的大学。高尔基在谈到书籍对人类的作用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这样谈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这些论述都形象地指出了读书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一、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读书     
教师终身与书为伍,教师的生命靠读书来支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或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在学校中,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