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1.病例。师:这次作文是写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有些同学的题目是《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我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这些题目老套,没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课件出示:题目要有个性。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2.
学生作文,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明明是亲身经历的事,明明是与之共同生活过的人,材料就在他自己脑子里,但他还是骑马寻马,东张西望,说是没有东西可写。那末,如何帮助学生把身历其境的、藏在脑子的记忆仓库里的材料挖出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在这方面,我曾作过一点尝试。有一次,我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要求他们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写得具体些、丰满些,要有实实在在的事例,不要说空话,发空议论。隔了一天,学生顾江交来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祖母》。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祖母手把手地教他刚入学的弟弟写了个“多”字;第二件事是祖母教他洗衣服;第三件事是告诫他:取得成绩,不许  相似文献   

3.
标题出新N法     
很多同学写的作文题目都很老套。比如说,要是写一件事,总是命名为《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件令我后悔的事》《一件令我激动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好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难忘的事》,好像生怕读者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件事情。要是写人的呢,就是《一个关心我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最多的也是《我的邻居张小华》之类的,让人望而生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标题常新呢?我考虑了好久,终于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标题出新N法”。借歌名作题将《雨天里发生的一件事》改为《情…  相似文献   

4.
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言之有物──五年级作文指导课《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教例评析钦州地区教研室利有泰【教例】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已学过的四篇《读写例话》对我们作文提出了哪些要求?生:四篇《例话》对我们作文提出了三点要求:1.重点突出,主次分明;2.注意事物...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体验。我曾布置一篇作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其中廖必顺同学的一篇作文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件有趣的事──青蛙"解剖"今天是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买菜。  相似文献   

6.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体验。我曾布置一篇作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其中廖必顺同学的一篇作文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件有趣的事──青蛙解剖今天是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妈妈说,今  相似文献   

7.
《捉萤火虫》一文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写的一篇作文。李吉林老师要求学生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一篇暑期记事,材料由学生自选,题目由学生自拟。捉萤火虫,这是小朋友感到有趣的事,但要写得有儿童情趣,这对四年级的孩子,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李吉林老师从事情境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重在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一、选材贴近生活,激活情感因素,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心理障碍[案例一]在一次写作中,布置了一篇题为《一件让我难忘的事》的作文。学生动笔之前,我一再重申,这是写一件让你受了一次深刻教  相似文献   

9.
前年,我教过一个叫于金涛的学生。这个孩子特别调皮,经常让老师为他伤脑筋。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一篇题为《记忆中的一件趣事》的作文,于金涛的作文叙述的趣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写的一篇作文,教学生一些“变术”,也不失为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的一种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是框还是放 所谓“框”,就是束缚思想,局限思维,堵塞思路;所谓“放”,就是解放思想,活跃思维,开拓思路。什么样的作文指导是“框”?提几点要求,读一篇范文,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比如写《我的老师》,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人的要求,读一篇或几篇关于“我的老师”的范文。写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事的要求,读一篇或儿篇关于“难忘的一件事”的范文。这样的作文指导,势必以范文框住作文的主题,以范文  相似文献   

12.
晓薇同学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我读中学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写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哈哈,《我的老师》这个题目,可是经典题目啊!我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写以前教过我的一个语文老师,写老师多么博学、认真,重点写了一件事,我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扔粉笔头,然后教训了我一顿,这件事可是千真万确啊!哈哈!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描写师:老师来上海前让宁波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爱在细微处》,同学们看看这篇作文好不好?(生浏览)生:我觉得这篇作文不好,字数没达到要求。生:这篇作文就讲了一件事,缺少了描写。生:这篇作文细节描写太少了,对人物的刻画太少。二、文本对比师:老师也觉得这篇作文不够好,于是就让小作者进行了修改,《格列夫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4.
一.从一道作文命题说起 1991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是《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写自己学写作文过程中的一件事,有的考生则写自己学别人写的作文中的一件事(如学钓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来作文题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的短语,上述的不同理解正是因为对作文题语法结构层次的不同分析而产生的: a.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 b.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这两种理解都合逻辑,合情理,也合乎语法规则,因此,尽管有的考生写了看来与“学作文”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钓鱼”,也不能判为“脱题”,因为该考生看过一篇《钓鱼》  相似文献   

15.
邱平华 《广西教育》2011,(19):56-56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学生课外读物较少,校外活动也很难有机会参加,村里少有可供学生娱乐的场所,学生生活单调,见识较少。在"教作文就是教做人"的思想指导下,农村小学教师给学生出的作文题大多渗透着德育意识,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尊敬的人》《责任》等。德育题材的选用,牵涉作文评判的优劣,导致学生习作时生搬硬凑虚假的素材作为习作的内容,进而导致写出的作文题材雷同、内容空洞。  相似文献   

16.
史峰 《初中生》2011,(17):24-25
作文前要先有想法。想法即"构思"。有的同学认为作文构思是一件特别玄妙的事情,不好捉摸,所以干脆不构思,写到哪算哪。殊不知,构思是件挺实在的事,我们不妨试试树状构思法。一、构思树干,即"立意"。画一棵树,要先画树干。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有"中心思想"。构思作文就如画树,第一步要先构思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如你要写一篇以《妈妈,我爱你》为题的作文,可以先确立这  相似文献   

17.
丰万华 《教育文汇》2008,(11):26-26
改完学生的作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重新拿起陈淑琪的作文,又把《假如我是省长》看了一遍,那俊秀的字迹,飞扬的文采,让我爱不释手。然而令我吃惊、让我深思的却是她写的“假如我是省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遣返农民工”那句话。  相似文献   

18.
童年笨事     
也许你曾为一件令你激动、遗憾……的事久久难以忘怀;也许你正为老师布置写一篇“记事”的作文而犯愁;也许……这一刻,你一定在思考:我该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童年笨事》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叙事的。  相似文献   

19.
一篇引起争议的作文某校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一件最近发生的、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初三学生孙乐就写了一篇关于城管队员不文明执法的文章,题为《卫生检查》。这篇作文应该是符合老师的出题要求的,可在作文课上却被当作一篇比较差的作文当堂宣读,  相似文献   

20.
童年笨事     
也许你曾为一件令你激动、遗憾……的事久久难以忘怀:也许你正为老师布置写一篇“记______事”的作文而犯愁;也许……这一刻,你一定在思考:我该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童年笨事》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叙事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