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得到崭新发展,形式上、内容上都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探讨当代青年发展及其与青年文化发展的互动作用,分析青年文化和青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方向发展,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解决青年问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考察“青年文化”概念出发,分析了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本质,探讨了文化青年在青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当前青年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应该引起注意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青年知识分子的宗教信仰问题;青年知识分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3.
张园 《时代教育》2012,(7):295-296
当下,穿越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热潮,逐渐从网络空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来,并且日渐对社会尤其是青年女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辩证也分析了穿越文化对青年女性的影响,就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女性人生价值观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以"微观、快捷、私密"的运作理念,影响着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功利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养成。就微文化的积极效用来说,其微观性推动了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快速养成、快捷性拓展了青年功利价值观的广阔视野、私密性有助于青年伦理价值观的积极取向。就微文化的消极作用来说,微文化传播主体大众化不利于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理性选择,微文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不利于青年利益价值观的整合,微文化交流互动性不利于青年消费价值观的合理变迁。规避微文化的负面效用,必须加强微文化的引导、注重微文化的监督、丰富民众微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不爱过传统节日、不重视纪念节日,热衷于追捧西方节日并自我创设一系列在同质群体内流行的另类节日的现象,这些都反映了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着节日文化"泛化"的趋势,应当引起青年研究、青年工作部门和组织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对青年群体中的节日文化"泛化"现象和成因的理性思考,应通过重视媒体责任、开展仪式教育、吸纳先进外来文化、包容和发展青年个性等路径对青年群体中的节日文化进行重建与创新,从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并为发展先进文化而发挥青年的创造和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6.
“梗”文化是网络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产物,青年网络交往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深受“梗”文化的影响。“梗”文化本质上属于网络亚文化,具有表达形式多样、流行传播圈层化和价值情感成分多元的特征,为青年群体热衷追捧。但由于“梗”文化内容鱼龙混杂,形式泥沙俱下,容易引发侵蚀语言文字规范、触犯网络空间道德底线等问题,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需要从提升青年网络素养、纾解青年成长成才压力、创新主流文化内容等多个角度发力,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网络交往活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穿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全新的事物。但"穿越"文化的广泛流行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的走红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青年群体热衷于包括"穿越"网络游戏、"穿越"影视、"穿越"小说等"穿越"文化现象,透射出当代青年的婚恋观、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嬗变。深入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于认识和把握当代青年群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社会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反向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反哺"现象对于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规范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现象,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2012年,"屌丝"一词在网络上爆红,如今,在青年群体当中广为流行,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屌丝"文化这一独特现象着手分析,探究当今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更好的认识当代青年群体,这对于引导青年的健康成长,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做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向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互联网+"及其所催生和引领的自媒体、全媒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存在,成为影响青年意识形态的一种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时代做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优势。社会主义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主动加强与"互联网+"融合,以改造互联网的负面效应,维护并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性和高效性,为青年健康成长提供支撑,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有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从文化、环境、心理等多个层面来看,其表现出阶层化、小众化和多样的传播形式及多元化、个性化、时尚消费等发展趋势.从青年流行文化的整体性审视,青年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这就无法改变青年流行文化与生俱来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是我们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当前视觉文化以其承载的精神内核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走向的影响日益突显,青年价值观多维图景呈现出观念多元分化、判断虚无简单、选择世俗务实;同时青年价值观更在孕育、催生、构建视觉文化形态。把握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为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启示,主要表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青年价值观的根脉力;重视视觉文化育人,提升其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凝聚力和作用力;多措并举防范消极效应,增进视觉文化与青年价值观互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它引领当今社会主流文化。中国当代的青年主流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与文化自信有着天然的契合。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提供思想理念和指引前进方向,青年主流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又能带动全面和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验不足,技能生疏;易浮躁,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其根本原因是青年编辑缺少与编辑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素养。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素养在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素养是首要条件,文化自觉理念更是思想保证。因此,青年编辑所在单位或部门应重视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青年编辑自己也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去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清醒地认识现代西方文化对我国青年的影响,是思考我国青年文化建设的前提;正确地分析现代西方文化对我国青年产生影响的原因,是我们采取正确对策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对策是我国青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充满争议的流行文化现象,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它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有其特殊的环境及心理基础,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应通过分析“山寨”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成因,探讨其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从政策法规、观念引导、校园文化、媒介素养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年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两个重要的因素。文化环境对青年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创造良好、规范的文化环境,使青年远离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的影响,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青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青年知识分子教育视域下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网络文化的特征,提出网络文化对青年知识分子在价值观念、生存方式、行为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论述了网络文化也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创新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发挥青年知识分子独特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文化相对上海文化既具有接受性、继承性因素,又具有反抗性、冲突性因素,并通过30年代左翼青年文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亭子间文化在上海城市生活语境中产生、发展,又与上海城市气氛融为一体,它有着以上海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的一面,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它在上海文化系统中的青年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0.
金乐 《文教资料》2021,(2):40-41,3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的灵魂。红色文化的传承要赢得青年,有一个从入眼、到进脑再到走心的过程。要关注青年的新视角、新思维,明白青年的新话语、新主张,顺势营造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