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生参与高校质量管理的约束机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制度约束、道德约束、权力约束、责任约束和自我约束;同时,它们各个部分都相应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此,想要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需要把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相结合,权力约束与责任约束相结合和外在约束与自我约束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惠继超 《科教文汇》2011,(19):72-73
柏拉图的正义原则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每个人必须在国家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罗尔斯将正义的对象定位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社会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前者是一种主体道德自律机制,后者是一种制度约束机制。现代性的扩展与张扬破坏了传统道德的作用机制,制度约束机制则成为实现现代社会正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是经理人,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激励模式单一、缺乏与报酬有关的制度、报酬水平太低、缺乏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低效等问题,提出改革当前独立董事的薪酬支付体制、建立保险保障制度、建立个人信誉及社会评价体系、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培育独立董事市场等措施建设我国独立董事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谭英  朱长根 《科教文汇》2007,(8Z):146-147
建立对权力有效约束、监督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它至少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和界限;权力(统治、管理权)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对权力实行监督的监督权的设置及其运作规则和程序。这三个层面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笔者就有关构建权力约束和监督有效机制路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对权力有效约束、监督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它至少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和界限;权力(统治、管理权)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对权力实行监督的监督权的设置及其运作规则和程序.这三个层面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笔者就有关构建权力约束和监督有效机制路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建立对权力有效约束、监督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它至少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和界限;权力(统治、管理权)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对权力实行监督的监督权的设置及其运作规则和程序。这三个层面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笔者就有关构建权力约束和监督有效机制路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鉴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管理中面临的权力运行畸变和行政伦理失范的现实困境,在我国建设责任政府必须以加强外部权力运行控制和规范内部行政伦理约束为切入点和立足点,通过发展系统、有效的外部控制机制和内部约束机制为建设责任政府提供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充分信息的职业经理人外部约束体系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有三个层次,即自我约束、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外部约束体系由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资本市场、银行、法律体系和社会中介机构六个部分构成,产品市场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指标、经理市场的竞争选聘机制和经营档案制度、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化等都能反映经理人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状况,这些信息对经理人有很强的约束作用。此外,银行的信贷审查、法律对信息披露的保障以及对经理人行为的立法限制、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监督活动等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形成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约束。职业经理人外部约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充分、透明、对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9,(5):55-58
以中国2010~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之间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社会责任的延续性划分验证社会信任在不同公司策略情况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小;地区的社会信任会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社会信任对社会责任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只存在于非延续性社会责任策略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当前社会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与自我约束的激励机制,应当在安全生产的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规则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从融资约束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2010-2015年沪深A股205家跨国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双重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同时分析了国际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源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的影响,外源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国际化程度对内外源融资约束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公司融资约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促进跨国公司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延迟策略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有效策略,但实施过程不可避免的存有约束。构架了面向大规模定制延迟策略实施的系统理论框架,应用约束理论和延迟策略的基本原理,将约束理论引入这一框架,分析考虑约束的延迟策略实施的基本流程,构建考虑约束的延迟策略实施的机理,最后,利用Petri网模拟技术方法,阐述了这一机理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晗  孟佶贤 《资源科学》2022,44(9):1759-177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经济手段。为系统性探究碳市场的碳减排机制,本文聚焦于“两省五市”试点碳市场的政策差异性,利用2014—2020年市级数据,分别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就碳市场的激励机制而言,碳定价水平是影响碳市场碳减排效应的核心要素,碳市场的交易活动总体而言则没有显著影响;②然而,碳市场的交易活动对碳减排具有碳价格的门槛效应,当碳价达到一定水平后,碳价才会通过碳交易对碳减排发挥显著作用;③就碳市场的约束机制而言,约束性政策主要集中在碳市场的非交易环节,其中配额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显著,而监督、报告、核查政策(MRV)和惩罚政策尚未显现出对于碳减排的约束力。因此,为充分发挥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建议引导碳市场形成能够反应碳减排成本的碳定价水平、尽快建立碳市场的最低限价制度、采取相对严格的碳配额核定方法等约束性政策。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融资约束与税收激励2个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取决于股权融资;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税收激励效应有效缓解了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较增值税更能促进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中介效应视角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具有正向价值效应,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了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说明环境不确定性引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加剧了融资约束,现金持有有助于规避财务风险并保证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16.
杜聪  王峤  刘修岩 《科研管理》2020,41(7):110-119
 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带来城市房价激增,这会不会造成对创新要素的挤出,从而导致城市创新脚步放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住房供给约束推高房价,从而挤出创新活动,并导致创新产业在未达到成熟之前过早分散化的理论机制;进而基于2006年-2013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工业行业创新指数数据,采用不可开发土地比例和国际钢材价格等外生冲击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住房供给约束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供给约束通过推高房价会极大的挤出城市的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一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导致创新产业在其创新活力尚未充分发挥之前,过早的被从多元化大城市挤出到专业化中小城市,即出现了创新活动的过早分散化现象。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异化住宅用地供给策略和构建城市群协调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是目前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的两种机制。监督机制是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措施改变被监督者的成本-收益结构来实现监督作用的,但受监督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惩罚机制的引入就成为必然。监督机制与惩罚机制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目前在企业应用中发挥有限。  相似文献   

18.
王宛秋  邢悦 《科学学研究》2017,35(6):886-895
本研究以2008-2013年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证实了企业的后续研发投入对技术并购后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进而,论文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主并企业融资约束与并购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的主并企业在技术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力度反而更大,原因是高融资约束使它们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选择非现金支付,从而减少现金流量的外流,提高并购后加强研发投入的可能性。同时,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削弱主并企业融资约束对并购现金支付的负向影响以及并购现金支付对研发投入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to analys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but none can fully explain its rapid growth. Using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s,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a self-organising network. Applying tools from network analysis,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s can b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organising principle of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although the attachment mechanism deviates from an ideal power-law. Several explanations for the deviation are explored, including that of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mechanism of self-organi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