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岗 《今日科苑》2014,(8):82-83
<正>我自幼酷爱书画,弱冠入世,其间师从国画大家王涛、水彩画大师柳新生,二十余年不断研悟先贤石涛、梅清、八大山人、郑板桥等大师作品,工作之余醉心书画,专攻意笔山水,既修花鸟、书法,笔耕不辍,终有成就。十八大以全国一片吐枯纳新、铮铮向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深刻分析形势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  相似文献   

2.
正美术课上,酷爱画画的小璐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清初四僧"——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涛。其中,小璐最感兴趣的是石涛。石涛自称"苦瓜和尚",餐餐少不了苦瓜。苦瓜很苦,但对身体好。除此之外,苦瓜还藏着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苦瓜为何那么苦?苦瓜的苦几乎是公认的,无论是苦瓜爱好者还是对其避之不及者。好在苦瓜虽苦,却不会把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说明了网络作品的含义及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网络作品著作权综合保护的观点。并详细论述了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四种方法,即集体保护、技术保护、法律保护与伦理保护。分析了构成综合保护体系中四种方法的相互关系,指出综合保护为网络作品著作权提供了系统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漫作品与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联性,重点从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带动动漫作品的流行、动漫作品本身的特征带动动漫作品的流行,以及动漫作品的发展影响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借此加强人们对动漫作品的正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动漫作品对青少年思想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5.
陈香玲 《今日科苑》2009,(24):207-207
作者用来表现他的思想观点的那些内容,便是作品中的材料,例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景物、例子、数据、道理等等。善于正确分析这些材料,是理解一篇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霓 《科教文汇》2008,(32):271-271
元代隐逸剧的审美品位由市民的世俗情怀和文人的审美情趣共同组成。市民的世俗情怀体现在世俗图景的展示、现实欲求的表现、尚奇倾向的影响、以趋利避害为出发点的社会人生经验的概括、世俗笑料的添加;文人的审美情趣体现在作品题材、作品内容、作品意蕴、作品语言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声乐作品《断桥遗梦》的分析,对这首作品歌词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以及作品演唱时在发声吐字、气息力度、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剖析与阐述,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对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声乐学习,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版权登记     
《世界发明》2009,(6):22-22
什么是版权登记? 版权又称为著作权,根据自愿原则,对下列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此外还受理其他与著作权质押合同有关事项的登记;各类作品(计算机软件除外)授权事项登记;  相似文献   

9.
中文图书101字段的著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进常 《现代情报》2004,24(2):160-161
从作品正文语种、作品是否为译本、作品是否含原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文图书101字段的著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通顺 《现代情报》2004,24(6):198-199
新著作权法为网络作品提供了法律保护。本文从网络作品及其法律认定、网络信息传播权、图书馆利用信息模式的改变、技术措施及电子信息的法律保护等方面阐速了其对网络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汪丹 《现代情报》2004,24(12):28-30
本文从网络作品的网络发行(著作权保护)角度,分析和探讨数字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并从法律、技术等角度阐述我国数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姚丽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42-242,246
短篇小说《过桥》是格雷厄姆·格林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极具象征意义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是值得关注的。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的桥、狗、小镇、诸多人物及特定的人的行为等等的意象,并论述了这些象征对于深化主题,有效地展现作品意蕴的深刻作用。为更全面地解读该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大家在欣赏交响乐作品时,首先应选择浅显易懂的作品加以欣赏,并逐步深入到高难度作品;同时应注意搜集相关资料,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作品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展开联想。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作品复制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媛 《现代情报》2002,22(1):45-47
本文从作品上载、作品网上传输和作品下载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作品复制权问题及复制权的权利限制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便被人们称作二度创作。既然是二度创作,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它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也正是演唱者通过对歌词、曲调、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风格特点等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过程,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发团队和个人关注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每年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科普作品。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对于保障科普作品创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科普作品创作基地建设,希望对活跃科普作品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提高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从创新教学内容设计、钻研个性化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交流、实施个性化评价四方面来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韩学志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41-143,147
针对网络信息服务中对作品的使用和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是否增加作品使用的新权利以因应作品数字化进行超范围、高速度传播的性质,是否将此种使用作品的新方式、赋予作者的新权利归结为“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传输权”,是信息服务中网络资源利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提高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从创新教学内容设计、钻研个性化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交流、实施个性化评价四方面来阐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个性化作品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网络作品著作权归属及 法律适用 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项。刚刚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完全适用于对网络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