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广盛 《传媒观察》2003,(11):50-51
发行作为报纸工作中的终端环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报社老总的高度重视,它已成为报业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从解放初期移植前苏联的“邮发合一”发行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报社开始自办发行改革,报社与邮局的恩怨一直未了,直到上世纪末才有了报邮联合发行的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报业发行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报业也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发行新思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报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报业经营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再到产业化运作;报业主体由报社变为报业集团再为传媒集团;报业发行模式由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再到多种发行模式并存;报业技术则由传统迈向现代进而网络化数字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报刊发行在观念和体制上有了巨大进展,报业发行大战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在中国大地兴起,各地纷纷创办都市类报纸或对报纸进行改版使其向市场靠拢,从而使中国的都市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都市报的兴起,不仅仅是办报理念上的转变,而且在发行方式和经营模式上都引发了新的改革,尤其是全新的市场化自办发行模式对原有邮发模式的巨大冲击,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震荡。回顾90年代的大连报业,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与南方改革开放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4.
报业自办发行的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如今,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开展自办发行,大多数报社(集团)均成立了自己的发行部或发行公司。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报业自办发行的运营成本正在不断提高,引起愈来愈多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报业发行要想在竞争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走战略经营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5.
方兴未艾的多媒体数字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报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报业在进入21世纪后,数字化步伐加快加大,传统报业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已经并不断与各类新传播介质、新传播终端实现对接、融合,并产生出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6.
吴锋 《传媒观察》2005,(2):32-3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报纸自办发行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在探索报纸发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有7家报社,它们分别代表我国当今报纸发行的7种模式,也大致代表了当代中国报纸发行经营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报刊整顿.明确和规范了办报主体及加强报刊资源的整合等措施。改变了报刊市场的无序状态。与此同时相继成立报业集团则明确了报业改革和媒介产业化的方向。我们认为,报业产业化的条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生产力支持,即技术和人才支持等;二、政策和管理层的支持,这直接涉及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三、投资支持,中国报业发展至今主要是靠自身造血即广告或发行收入获得利润。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入中国报业受到限制,目前看来报业通过向银行贷款以及自身的有效经营基本能够解决报业发展中的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改革浪潮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报业也在酝酿着一场报刊发行模式的变革。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拉开报业发行改革大旗,脱离“邮发合一”模式采取自办发行,一时间“洛阳纸贵”重现洛水古都。在大西南这座两江环绕的城市——重庆,一群报人正用炽热的目光关注着这一变革,一场西部报业的发行改革正在他们的心中拟定。  相似文献   

9.
吴锋 《新闻实践》2006,(10):11-13
谁能赢得发行谁就能赢得报纸的未来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张建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的跑马圈地阶段,即有刊号就行,刊号就是重要资源;二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硬件建设阶段,大力投资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三是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发行阶段,报业真正开始在发行上下功夫,以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业数宇化的成就中国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20年来,中国报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报纸印前(编排)环节数字化,即实现了新闻采编系统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报业就开始了数字化进程,从计算机时代向计算机网络时代,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中国报业的管理层却始终没有把数字化作为战略重点来对待,一直到2005年中国报业遭遇拐点之后,人们才慢慢认识到,数字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报纸绝对数量的迅速增加,中国报业告别了短缺时代,开始进入了买方市场。为争夺读者,提高销量,报纸发行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报业市场主体日益增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促销成了促进发行的助力器。报纸经营者开始费尽心思,探索各种促销形式,积极开拓报刊市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报社一直属于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管理采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即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报社逐步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但其前提仍然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并未进行全面改革;20世纪90年代各大报业集团纷纷成立,人力资本的经营逐渐成为报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人员调配和行政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发  相似文献   

14.
周志懿 《传媒》2005,(10):19-20
从边缘模式到普遍手法,中国报业自办发行自1985年开始,20年时间,完成了数次大的跨越.有资料表明,至2005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纸已达800多家,创造了中国报业80%以上的广告份额.自办发行,俨然已成为促进中国报业发展的主力大军.然而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由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报刊发行竞争也日益激烈,你打八折,我打五折;你送大米,我送豆油;你请吃饭,我请出国……等等,低价倾销、变相降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充斥部分城市的报刊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的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迅猛发展,报业技术进步功不可没.   我国报业信息化从匕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是最早在全行业普及电子技术的行业之一,但是,在发展中存在不均衡问题:   ……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报业重新经营广告和国家确立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后,我国当代报业的产业化迅速发展起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报业产业化跨过了以广告和发行为主体的传统模式,逐渐进入集团化、品牌化经营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报纸发行渠道的改革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目前,国内自办发行的报纸已猛增至800多家,自办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已占40%的市场份额。从传统的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再到自主多渠道联合发行,报纸的营销逐步由行政化转向了市场化,报社对4P’s(即产品、价格、通路、促销)的运用愈来愈得心应手。与此同时,报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主业经济扩展到非主业经济,从产品经营扩展到品牌经营。在广州、哈尔滨等地,报社成为纳税大户,报业成了支柱性经济部门。 21世纪,推动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另一只手将是科技。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入运用的大众传播新科技中,因特网给报业带来的冲击最为深刻,它不仅催生出一大批报纸网站,而且改变了报业生产和销售的方式,为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在目前条件下,怎么利用、开发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发行是报业经济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传统的邮局发行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到自办发行的极大挑战。然而自办发行在其营销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因此催生了自主发行。  相似文献   

19.
9月20日,在湖南日报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蒋建国亲自为"湖南日报发行有限公司"授牌,这标志着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各报刊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营报业发行经营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行业环境并没有多大改善。但《申报》、《新闻报》等民营大报加大了自主发行力度,不断借鉴西方报纸发行理念的同时,结合本土报业实际,逐步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自主发行模式及其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