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荣 《学周刊C版》2010,(7):199-200
新理念下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要构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新课程改革.数学课堂应变“复习引入”为“问题引新”,变“灌输”为“引探”;课堂中设“市场”,让音乐进课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  相似文献   

2.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也不可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伟业。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在升华。 教学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知识信息的传输与反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融会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人格。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有广博的数学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解题方法,而巨要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感情,用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  相似文献   

3.
"课堂、情感、生命"是教育的焦点和热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教育的关注。教师要进一步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沟通学习与学生的经验、成长的关系,促进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让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课堂成为师生发现、追求和分享真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正让课堂绽放生活的光彩,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放飞的殿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数学教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学习与反思、挑战与超越之后,我终于揭开了理想数学教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在经历与探索中完成知识的构建,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真谛。一、营造温馨课堂"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有“内涵”的数学课堂是师生交流互动,“教”与“学”有效统一的场所,也是学生思维展示、情感升华的舞台.在课堂教学时,立足教材并进行挖掘与拓展,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充足的素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的本质,同时教师适时的追问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课堂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强调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概念、方法、结论,更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性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因此,数学课堂数学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中,清风店中学树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苦学”为“乐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策略的要点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变“记录型”为“思考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变“作业型”为“知识型”,“精讲多练”使课堂学习过程更轻松;变“应试型”为“能力型、应用型”,借助媒体,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既应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又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现实的、丰富的。学生从身边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再身边,体会数学的魅力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1.
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而且容易让学生的心灵远离数学,排斥课堂。教师应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亲近的诗意课堂。让枯燥的数学进发出无穷的魅力,让数学的教学迎来一个异彩纷呈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理性多于情感,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抛弃传统的计算数学“明算理、重练习”的活动模式,改变数学课堂机械、沉闷、程式化的局面,让数学计算题教学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情趣,充满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等新理念。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实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后,学生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启动、促进和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把情感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和学生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刘宝军 《考试周刊》2013,(45):65-66
只有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悟"。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先学。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倡导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全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情感教育走进数学教学的课堂至关重要。情感教育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将情感教育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与生机。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创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学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必须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美,从而爱上数学学科、爱上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黄世英 《广西教育》2008,(19):80-80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那么教师要怎样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