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 《内江科技》2012,(8):139-140
随着八面河油田勘探开发地不断深入,稠油热采产量比重不断加大,稠油开发需要成熟,而热采注汽的投入和原油的产出比指标是衡量稠油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准,需对其进行系统而渐进的分析归纳,为稠油热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贾明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2-132,127
古城油田、井搂油田、杨楼油田主要以稠油热采生产为主,根据多年来现场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稠油热采井故障主要有四种类型,本文将针对稠油井砂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3)
随着油田节能降耗的要求日益紧迫,采用小堆核能新能源技术制备满足油田生产工艺要求的湿蒸汽可以显著降低稠油热采成本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实现稠油热采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结合稠油热采的蒸汽参数需求对小堆制汽技术特点、制汽工艺参数和工艺经济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光学仪器在油气田开采上的应用备受关注,其具有高可靠性和低耗高效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各种光纤传感器已被应用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上。本文将重点讨论井下光谱仪、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在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合理优化稠油开采方案,提高稠油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稠油油田单井蒸汽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稠油油田开发广泛采用热采技术,本文就稠油油田单井蒸气计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孙佳 《内江科技》2013,(2):162-162
稠油的主要特征是粘度高、流动差等特性,但对温度敏感主要表现在从牛顿流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的温度差异上。转变温度越低,原油的流变特性越好,对注蒸汽热采越有利,反之则越不利。因此,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式是蒸汽热采,本文总结了热采机理及对蒸汽的要求,为其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5,(7):29-30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项集热采、烟道气驱等机理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稠油开采技术。该工艺已在渤海湾M油田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增产效果显著。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加热半径的计算模型,并以海上现场试验井为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海上稠油热采规模化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付文畅 《内江科技》2012,(1):125-126
目前国际上针对稠油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蒸汽热采的方法,但是普遍面临着采油成本高、出砂和气窜等问题。对于较薄的稠油储层,无法满足热采技术的筛选标准致使相当数量的稠油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砂冷采技术属于一次采油的范畴,其投资成本远低于热采技术,且适宜于较薄的稠油储层。它通过刺激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以及稳定的泡沫油从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本文主要从该项技术的机理、应用范围及开采特征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并介绍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稠油热采井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稠油热采水平井套损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从水平井套损特点入手,结合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技术,对引起套损井的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长热采井套管寿命的相关工艺技术,从而实现提高稠油井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陈庄薄层稠油油藏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天然能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油藏注汽压力高、热损失大,产能低、递减快的状况,通过开展热采防砂技术的改进、注汽工艺的优化,CO辅助热采、水平井双管注汽试验,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为稠油规模继续扩大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对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2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贤淑 《今日科苑》2010,(14):59-59
乐安稠油油田无常规生产能力,必须用热采技术,电热技术开采,先后开发应用了电热杆、过泵电加热、油管电加热、大斜度过泵电加热等系列配套技术,有效开发了大部稠油难动用储量,恢复了大部分稠油停产井,尤其是在草古1地区利用电加热等冷采技术开发,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独具特色的潜山稠油底水油藏前期开发冷采工艺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胡一华 《内江科技》2010,31(4):106-106
陈家庄凸起下段薄层砂岩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储层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变化大。基于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开展了热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热采防砂工艺的研究、注汽管柱结构的优化、注汽参数的优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形成了陈373块薄层特稠油油藏独有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因其原油黏度高,不适合转化学驱,但转热采可大幅提高采收率。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段地质条件复杂,地层敏感性强,供液差,产能低,油稠,出砂严重,多年来采用了各种工艺措施,均未取得好的水驱开采效果。在分析低效水驱原因的基础上,论证了水驱转蒸汽热采可行性。开发实践表明,低效水驱稠油油藏通过转热采可大幅提高采收率,同时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温蒸气吞吐是稠油热采的一个重要开发方式,因蒸气的温度一般可以达到240℃~350℃,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常规水泥浆固井液的耐高温特性相对明显变差,影响水泥环的封固质量,从而缩短油井热采的使用寿命。乾安老区油田葡萄花油藏原油粘度大、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高,高温蒸气吞吐是该地区今后稠油开采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是针对常规水泥浆体系的抗高温性能差的特点,研究探索矿渣水泥固井液体系在高温状态下的各种性能,从而寻找一种能满足该地区稠油热采需要的固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南稠油热采井主要采用高压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将防砂砾石——石英砂一次充填至油层空间;同时充填滤砂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高压一次充压结实,形成高效能、大半径的挡砂屏碍。针对陈南油田稠油区块热采井的防砂技术改进,提高了采液强度,延长了防砂有效期,确保了防砂效果,为该区块井的正常注汽和投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坨82断块井间储层差异较大,热开发效果差异大的特点,试验研究特稠油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热采效果,减少井筒热损失,增加波及体积,控制底水锥进速度.在探索强水敏特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的同时,提高坨82断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方栋梁  彭利 《内江科技》2011,32(9):133+61-133,61
面19-6井区为高孔、高~特高渗普通稠油Ⅱ类油藏,具有良好的热采地质条件,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确定了区块热采开发的合理井距,对区块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矿场实践,海上稠油热采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无论是多元热流体还是蒸汽吞吐开发,热采作业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井口装置抬升现象,热采井井口抬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海上平台对安全生产的高要求需要针对这一现象开展安全控制设计。为确保井口装置抬升幅度不影响平台和生产流程安全,护航海上首个热采示范平台应用自动化监测与防护设计满足海上平台规模化热采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