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觉醒》与《京华烟云》两部作品主题的对比,从婚姻、素质能力和对爱情的解读三个方面的异同点来对比其主要人物艾德娜与姚木兰,以分析两个同一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女性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2.
张松林 《科教文汇》2009,(24):251-251
《白鲸》传达了浓重的和谐思想,这种思想跟《圣经》中的和谐观密切相连,也表达了作者探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之道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孙征 《科教文汇》2010,(28):54-56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讲述了捕鲸船"披谷德"号船长埃哈伯疯狂捕杀一头白鲸并最终走向死亡的故事。透过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梅尔维尔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本文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支撑,试图探析小说中人物的不同心理,以期揭示人类的心理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白鲸》都史一部经典的著作,一部伟大的小说,是研究美国文学的一部必读书。小说叙述的是一位名叫亚哈的捕鲸船船长率领全体船员,追捕一条叫做莫比·狄克的白鲸。最后两败俱伤,船毁人亡,只有船员伊什梅尔生还,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悲壮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凯瑟琳·安·波特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而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熟路》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视为她最好的作品之一.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将采用对比的方法从主题寓意、人物刻画、叙述视角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以突显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化的代表作。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角度,从梭罗崇尚自然的创作理想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之美、精神世界的和谐之美等几个方面审视《瓦尔登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倾城之恋》这两部作品虽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但其在母题选择、艺术手法、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却表现出了诸多共同点。对二者共性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女性意识的萌芽,窥见文学作品对父权制下女性的关怀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苔丝》被世界公认为哈代所有作品中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意象的成功运用。哈代所选用的自然意象,多具有悲剧色彩,这无疑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氛围,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部小说中,哈代运用象征的手法,把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和大自然联系起来,以自然为背景衬托人物命运,成为该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这部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苔丝》被世界公认为哈代所有作品中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意象的成功运用。哈代所选用的自然意象,多具有悲剧色彩,这无疑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氛围,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部小说中,哈代运用象征的手法,把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与情感和大自然联系起来,以自然为背景衬托人物命运,成为该作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这部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俊生 《科教文汇》2011,(29):70-71
本文通过对《药》与《夜》中不同层面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比较,说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认真读名著,研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1.
姚丽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42-242,246
短篇小说《过桥》是格雷厄姆·格林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极具象征意义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是值得关注的。从象征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作品中的桥、狗、小镇、诸多人物及特定的人的行为等等的意象,并论述了这些象征对于深化主题,有效地展现作品意蕴的深刻作用。为更全面地解读该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王晓耘 《科教文汇》2008,(32):255-255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的代表作。它是一部重要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品,被认为是《失乐园》的浪漫主义解读。而后,对这部作品的评论转向了其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探索与思考。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及其社会行为和心理描述的初步分析,来体现其中包含的女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克莱恩是美国早期极富有天赋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街头女郎梅季》显示了其自然主义创作思想,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自然主义作品。本文正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及遗传等因素作客观细致的描写,揭示出人的品性和命运最终只能由两种因素决定,即环境和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牡丹亭》即《还魂记》,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明代浪漫主义洪流中的一支奇葩。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呼啸山庄》和《牡丹亭》的生死爱情,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闪耀着同样动人的光芒,如此,从作品诞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个性特征两方面考察两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探索其中异曲同工之妙,更能体味作品之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杨樱 《科教文汇》2007,(8S):175-175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凯瑟琳·安·波特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而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熟路》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视为她最好的作品之一。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将采用对比的方法从主题寓意、人物刻画、叙述视角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以突显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侯庆华 《科教文汇》2013,(22):97-97,99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本文将以小说《嘉莉妹妹》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旨在从美国梦与现代女性两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7.
《陈母教子》是中国戏剧大师关汉卿的一部力作,分析其创作倾向及陈母这个人物,关系到关汉卿创作此剧的原意。笔者结合原著,联系现实,从新的角度分析这一剧作,认为关汉卿并不反对科举制度,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是对黑暗的元代社会现实的反抗情绪,陈母是作为正面形象加以刻画的。  相似文献   

18.
郭萍 《科教文汇》2010,(10):64-67
《陈母教子》是中国戏剧大师关汉卿的一部力作,分析其创作倾向及陈母这个人物,关系到关汉卿创作此剧的原意。笔者结合原著,联系现实,从新的角度分析这一剧作,认为关汉卿并不反对科举制度,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是对黑暗的元代社会现实的反抗情绪,陈母是作为正面形象加以刻画的。  相似文献   

19.
《野性的呼唤》和《白牙》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两书中都以动物为主角描绘了"野性"与"人性"的博弈。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比较,经由两部作品中"野性"与"人性"斗争后截然不同的结果,阐述其中的寓意并分析伦敦的思想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郑欢 《科教文汇》2014,(1):27-28
《爱弥儿》是卢梭自认为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卢梭在书中通过对他所假想的人物爱弥儿的教育,表达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反对,进而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它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教育哲学和教育小说。本文笔者将从背景信息、我的评价以及我的关注等三个方面对该书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