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科研     
编者的话: 教师科研神秘吗?不神秘. 李镇西是广大读者熟悉的由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科研道路表明:学习、工作、思考是三大法宝.他坦言,他从事的科研并未经"立项",更未去争取哪一级鉴定.他认为:对优秀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并思考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停地理解、运用、体验、反思、总结并自然而然地表达,这就是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2.
如果教师需要选择一种生存姿态,我以为应该是"诗意的栖居". 他对真理永远有赤子的虔诚.他追索,他冥思,他叩问,他喜欢将自己简朴的蜗居搭建在离真理最近的地方.他是校园中最善于学习的人,他把新知视作生命的给养,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吸纳着,不知疲倦.他深深爱着那些对他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孩子,他会怀着惊喜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个弟子用真理击败自己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价值     
周春华 《班主任》2005,(7):20-20
在湘南的一个村小,有一位青年教师,为人机灵,有一股子闯劲,当然,也有青年人的通病--浮躁.他认为自己当教师是大材小用,辛苦工作一年,却只创造7千元价值(工资),与高薪阶层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每个月的月圆,他总是坐立不安,胡思乱想:他想当高官富商甚至绑匪流氓,他只想挣很多很多钱,以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沟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词.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掌握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技巧,与教师进行和谐有效地沟通的话,这会给学校管理者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笔者有一位校长朋友,他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很有技巧,不管多么怒气冲冲的教师走进他的办公室,他都能让他心平气和地走出校长办公室.笔者一直很敬仰这位校长,也很想知道他与教师沟通的秘诀.后来,在闲暇之余与他聊起了坊间对他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评价.他微微一笑,说这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相似文献   

5.
人们不停地在我们耳边兜售知识,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原封不动地去重复别人对我们讲过的东西.我希望您为孩子选择的教师能够改变这种做法,从一开始便能根据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将他领入一个自我表现的世界,让他见识各种事物,教他独自进行选择和分类,有时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有时让他自己去开辟新路.我不希望教师唱独脚戏,一个人讲个不停;我建议他反过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6.
张勇 《教师》2010,(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形形色色的跋涉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行进着.不同的职业选择,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地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的方式.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选择决定了他的人生有了别样的滋味,在终日奔忙之余偶或静心品味,也是趣味盎然的.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提到的两件事,令我深思. 一次课堂上,我在黑板上板书,突然听见后面发出很大的声音.回头一看,正看到他把一本书扔到后面同学的桌上.我顿时火气上升,大声地呵斥了他几句,他也没争辩什么.但他在信中说:"老师,当时是后面两个学生吵架,我是把他们弄到地上的书捡起来还给他们的.当时看你火气那么大,也没敢说什么.可这件事一直憋在我心里,总想找个机会向老师说明,好洗清自己的冤屈."看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伟大导师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文里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实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见教师素质在德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角色     
写一件事,表达我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有一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师范毕业生,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憧憬和渴望的同时,也有着些许的不安和彷徨.因为他怕,害怕胜任不了这么神圣的职业.为了能在工作中有个良好的开端,他决定不远万里去拜访一位在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希望能从老教授那里得到"真经".  相似文献   

10.
塞北燕山深处,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乡中学语文教师.他出生在我国北方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承德市,然而,却在离承德几百里以外的深山沟里默默无闻地从教三十余年.他,就是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的邱之乃老师.一邱老师出身于教师世家,祖父、父亲、哥哥、姐姐都从事教育工作.他虽然了解当教师的清苦与艰辛,却毅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在父辈的熏陶下,十四岁的邱之乃,当时已算是山里的"秀才"了.他看到山里的孩子想上学没人教,心里焦急不安,于是,征得当地教育部门的同意,他毅然走上讲台,成的一名山乡教师,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从此,邱老师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在这以  相似文献   

11.
案例: "你明明错了,却在狡辩!"我疾言厉色,仍不能制止儿子的辩解,难道他有理吗?但是别的孩子都说他错了,再看看他的同桌是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人也老实.无疑,是我儿子在撒谎,在强词夺理.于是我气不打一处来,"啪、啪"给了他两记响亮的耳光.儿子的哭声更大了,气急败坏的我声音提高八度:"你再发出声音给我滚到教室外面去."渐渐地他的哭声小了.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胸襟     
沈芬 《教师》2010,(30)
英国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叫做<弗兰肯斯坦>,此书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弗兰肯斯坦是位医科研究生,他将一具僵尸制造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怪物,可他最终却无法驾驭这一怪物,反而遭其所害.渐渐地,"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语在英文中便成了"创造者反被创造物所害"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王丽珍 《班主任》2004,(3):22-23
假期里,我与一位老朋友相遇.他的儿子曾经是我的学生,现已上了大学.我们自然谈到了他的儿子,朋友的脸上写满了欣慰.这个孩子成长中的难忘的故事自然又成了我们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书坊     
1.帕夫雷什中学曾经,这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但在苏霍姆林斯基和他所领导的教师手中,它成了享誉世界的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已任教33年(包括26年校长)的经历,在本书中总结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和施教措施。读了《帕夫雷什中学》之后,你会发现,它不愧为一部“活教育学”。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了教师,才有了教育.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全部的教育史,就是一部教师史.但是,从孔子、苏格拉底开始,到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尼葛洛庞帝在他那本影响深远的<数字化生存>中,曾引述了派普特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位十九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手术室,他不认识任何手术器械,不知道该怎样动手术,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得上忙,他完全茫然不知所措,因为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借派普特的这个故事,尼葛洛庞帝幽了今天的教育和教师一默.他说,假如有一位十九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部时间机器来到今天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尼葛洛庞帝抱怨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在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还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6.
那是2003年6月,我在一所农村小学当校长.一个下午,我提早到校后在教学楼内巡视.到校的孩子有的在做值日.教学楼的下面有一块劳动基地,地里有果树,树间种的是豆子.一个孩子在豆秧间捉蚂蚱,尽管他小心地不踩豆秧,但有几棵还是留下了他踏过的痕迹,其他孩子围在地边看热闹.我在楼上看到这一切.围观的学生抬头发现了我,慌忙散开了.而那个孩子依然在捉他的蚂蚱.当他意识到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劲时,我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教书多年、经验丰富的中年小学教师告诉我:学校安排他做生意,抓收入,每期交学校纯利五百元,达到指标就能和其他老师一样,得满勤奖、节支奖;纯利超过五百元,超过部分的百分之四十归己.于是他下农村,跑集镇,南来北去,为达到和超额完成指标而奔忙.还有的老师推销怀炉、贩卖甘蔗,甚至做钢材交易.这些教师不去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改进教学,而是大谈生意经,眼睛盯着钱,心  相似文献   

18.
我的面前摆着一部又大又厚的书,书名为《他山集·斯人刘广》,从书脊上看,这本书是刘广编的.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是刘广先生借学生的日记、信件集纳而成的对刘广先生的人生之旅及人品之评价,即他的学生对刘广先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评价,以"他山之石"展示"斯人刘广"的人文特点与精神风貌也算一个创举.书中不乏情真意切的歌颂,也不乏后生可畏的鞭挞.这无疑是刘广先生关于一位语文老师一生从教的全面、客观却另类的总结. 刘广是我就读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内敛、文静、读书用功的贫寒学生,课外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写日记.他的日记不是"流水账",而是有思想有情节甚至有故事,相当于写一篇作文.这样坚持不懈的日记写作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若干年后他以日记为依托,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我年轻》.  相似文献   

19.
超越的教师     
在我看来,超越的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当学生.   前不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杜森教授来我校参观.   其时,四十开外,一米九有余,身材魁梧,嚼着口香糖的他正饶有趣味地观摩一节双语体育课.……  相似文献   

20.
接到一位公司朋友的电话,很开心地说,最近获得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对这位朋友我一点都不陌生,但他对待接受培训的这种态度却太陌生了.联想到教师接受培训时的那种痛苦,我很自然地问他何以对参加培训如此开心.他很开心地分析道,公司管理者让我去接受培训,至少对我以前的工作表示满意,还可能觉得我是可塑之材,所以在他看来,虽然这只是一次五天的培训,可这次培训所承载的意义却让他觉得非常满足,让他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此外,去参加培训还可以开阔他的工作视野,提高他的工作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再说了,如果以后他在这家公司混不下去了,有培训的经历与培训得到的能力,还可以增加他重新就业的砝码.听完这一席话,总算让我明白了,原来接受培训还可以让人觉得如此幸福,还可以让人那么心甘情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