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而”在《诗经》中共出现57处,有代词、动词、语助词、连词、词尾等多种用法,详细分析“而”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以及先秦的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2.
大克鼎铭文“显孝于申”的理解一直以来就“申”的词性以及这一句的语法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说明了“申”是个名词而非动词,应破读为“神”,它是正常语序而非倒装,也说明了“申”的动词来源于电闪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史记》《汉书》中的“苦兵”式被动表达法和“病创”式动补结构,理解时都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两书中有一些同类型的例子全面展示这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汉语史上比较少见,值得细究。  相似文献   

4.
释“中行”     
《周易》“复”卦四爻爻辞为:“中行独复。”孙星衍《周易集解》引郑玄曰:“爻处五阴之中,度中而行,四独应初。”其中以为“中行”的“行”为动词,不确。“行(h偄ng)”当为名词。《尔雅·释宫》:“行,道也。”“中行”义为“行中”,即道路中间。“中行独复”,义为走在道路中间而独自返回。表示中间义的“中”置于名词前的词序现象,在《诗经》中常见。如《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也。”又《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中原,原中也。”和“中行”义相同的还有“中道”,如《礼记·曲礼上》:“…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一“于”或“於”字,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的对象,或表示比较、被动,等等,一般能用现代汉语对择,容易理解。有些句子则令人困惑。例如: ①先民有言,询于当荛。 (诗经·大雅·板) ②王访于箕子, (尚书·洪范) 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所”字共出现51次,其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作名词;一类是与动词等成分结合,形成“所+V”结构。它已涉及到古代汉语中“所”字的各个主要用法。考察《诗经》“所”字的用法可知:1、《诗经》语言丰富生动,其语法体系亦较为完善;2、《诗经》的创作时代,古汉语语法已走出了原始时期,正在由简单、概括阶段向分工更精细、结构更严密、更成熟的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7.
"爰"字在《诗经》中有这样的功能:"爰"字本身虽不能独立表达任何意义,但冠于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在一起使用,使动词的动感更加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或形容词来说,这种作用更为明显,似乎有一种把名词、形容词动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于”和“於”共出现384次(不包括序文中的)。其中52次出现在完全相同的句子中。《诗经》305篇。因版本不同,个别篇目的个别语句也不完全相同。如《鲁颂·有駜》第三章“诒孙子”一句,有的为“诒于孙子”。这就影响到“于”和“於”字数目的准确性。所好多一个少一个例句,对语法规律的描写影响不会很大。 在这384个“于(於)”字中,“於”共出现54次,“于”出现330次。这两个数字并不准  相似文献   

9.
《广韵》“下”存在异读,异读原因别有来源。根据诗文押韵情况分析,“下”上古本只一音,本义表示名词“底也”,后引申而有动词“行下”义。动词“下”异读始于魏人苏林,自此“下”异读词性词义分别清楚。  相似文献   

10.
在古汉语中,可以这样讲,“于”是资格最老的用途最广意思最活的词性单一的介词,或者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于”都是介词。这样讲,意在强调“于”跟“以、与、为、从”等不一样,“于”几乎任何时候都是介词。极个别的情况用作地名、人名,读wū。 《诗经》中的“于(於)”,尽管有的是动词、代词、连词、叹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动词词头、形容词词头以及叹词词素。但是,在384个“于(於)”中,是介词的共244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左传》与《搜神记》中“于/於”字介宾补语的历时比较,修正以往关于“于”和“於”异同的某些看法,如“於”字可引进“原始意义”处所“,于”字也可引进“后起的意义”,包括时间、对象等“。於”在《左传》中已显示出取代“于”的趋势,而在《搜神记》中二者则进一步合流。从认知角度看“,于/於”字介宾补语前移作状语,其衬托作用更强,从而突出动词,使其成为语义焦点;同时,使语序与客观现实的逻辑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2.
近期教授《信陵君窃符救赵》,给学生解释“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一句时,颇觉困惑。教材是这样解释的:“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打死了晋鄙。前一个‘椎’是名词,后一个‘椎’是动词。”我对第一个“椎”的解释没有疑义,而对后一个“椎”是动词的解释存有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此句中的第二个“椎”字也可理解为名词。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成语“不可救药”,《辞源》(修订本)、《辞海》、《中华成语大辞典》(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新编成语多用词典》(金盾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五种语文工具书皆把“药”字释为名词“药物、药品”之“药”。愚以为不确。“不可救药”之“药”字应当是动词,表示“疗、治疗、疗治”之义。“不可救药”源出《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原意是说西周厉王多行暴政,就像重病人一样,不能再医治了。而唐朝孔颖达解释这两句话说:“多行惨酷毒害之恶,谁能止其祸?如人病甚,不可救以药。”孔颖达把“不可救药”解释作“不可救以药”,即“没法用药救治”。这种解释在意义上说得过去,但不符  相似文献   

14.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把《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的“(朱亥)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晋鄙”注释为:“拿出袖子里的铁椎,用铁棰打死晋鄙。前一个‘椎’是名词,后一个。椎’是动词”。笔者认为,后一个“椎”在句中用在动词“杀”的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用作动词。王力的《古代汉语》指出:“凡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诗经》中"为"字句共出现了82(包含重复出现的情况)次,从语法功能来看,主要是作谓语;从词性来看,主要是用作动词。虽然"为"字的用法本身比较复杂,但是在《诗经》中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衬音词以及构成"为A为B"式,我们将从这些角度对《诗经》中的"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胶州市的土语中,“着”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着”可以用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的可能;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等。胶州话中“着”的分布很广泛,使用的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思"字有虚词、实词之分,对诗义、诗韵起了重要作用。在语法层面上对应着三种此类功能:动词、名词、助词。通过描写"思"在《诗经》中的句法分布,结合《诗经》中"思"字出现的语境、诗句的意义、诗的特点及韵脚等,分析"思"字的词性及意义,并分别例举说明以帮助对《诗经》本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日本《NLB》语料库考察表示“盖”动作的日语“被せる”“塞ぐ”“かける”“覆う”动词的搭配异同,主要通过搭配词的共现频数、MI值、LD系数的数据分析,概括它们与前接名词的典型搭配特点,考察了区别这4个动词的方法。词语搭配研究结果有助于词语多义比较,词典的编撰,外语教学。特别是通过词语搭配研究可以将本族语使用者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体现在外语课堂,教材开发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的关于词语搭配运用情况的数据,将对日语教学与研究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诗经》中,“言”字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带用字。穷尽其中所有“言”字并归纳分析后可以看出,其词性除公认的属动词,名词外,尤其是引起注意的,是其明显具有连词(相当于“而”)和语气助语在词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