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2.
张炎冰 《钓鱼》2005,(5):24-24
问:现在,搓拉结合、底浮兼顾成了手竿钓鱼的变化法则。然而,什么时候用拉饵,哪种情况用搓饵,以及如何判断鱼上浮,浮到什么位置等等,许多钓手还是不大明白,请您给“不明白”来个明白,行么?  相似文献   

3.
5月23日,著名钓手王永贵从南京驱车2小时,专程到无锡太湖垂钓乐园练习搓饵钓浮技术。是王永贵不会钓浮?非也。以搓饵底钓三获全国冠军的王永贵说:“在不正常气候和遭遇非常鱼情时,改用拉饵是对的,但中鱼率太低。第十八届全国钓赛拉饵高手输给搓饵新秀的现实告诉我:搓饵钓浮会上升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据此,本刊特发表一组关于搓饵钓浮的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搓拉结合     
《钓鱼》2010,(23):17-17
手竿钓对象鱼主流技术。搓,搓饵:拉,拉饵。主要形式为先搓后拉,先搓松散太饵离底或沉底抖散,作用是诱鱼。窝做成后搓小饵钓底,当出现钩到底就有口并伴有离底接口鱼讯时,搓饵显得慢了,此时改拉饵,快速抛钩。可是钓了一段时间后鱼口少了,于是改回搓饵,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钓鱼》2011,(12):25-13
搓饵钓底,16秒钓一尾鱼已近极限。打浮、拉饵钓离底,线组行程短,两钩到位早,6~7秒钟上一尾鱼。于是以诱鱼为前提把鱼装到"管子"里,鱼多了,诱到位了就改搓为拉。可是钓着钓着鱼散了,口乱了少了,就再开始搓饵,以守代攻。不过二度诱鱼很难如愿,钓位不同,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7,(6S):6-9
只会搓不会拉应付不了变化的鱼情,所以竞技钓鱼是搓饵为体,拉饵为用。推而广之,池塘、放养浜、多淤泥青苔的水域以鲫鱼为对象鱼,光用搓饵和调4钓2会输得很惨。可是大水面走水迎风,水深超过3米,拉饵到不了底,就只能玩餐鲦和鲢鳙,底层鱼是玩不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13)
在竞技推动着浮标向功能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时候,搓饵用什么标,拉饵用什么标,钓底用什么标,打浮用什么标,分工之细是对钓技的一种导向,因为用错浮标就钓不好鱼。可是这样的分工让休闲钓手发憷,面对数十种造型、上百个规格,我到底该选哪一款?  相似文献   

8.
张之晔 《钓鱼》2007,(7S):11-12
在竞技推动着浮标向功能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时候,搓饵用什么标,拉饵用什么标,钓底用什么标,打浮用什么标,分工之细是对钓技的一种导向,因为用错浮标就钓不好鱼。可是这样的分工让休闲钓手发憷,面对数十种造型、上百个规格,我到底该选哪一款?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13,(8):61
手竿钓鱼其实就两类:传统钓、悬坠钓;野钓、池钓;休闲钓、竞技钓;钓慢鱼、钓快鱼。然而,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钓鱼却在鱼饵上趋于一致了。以鲤鱼、鲫鱼为主要目标鱼,鱼多用拉,鱼少用搓,味分腥、香、腥香三类。至于饵的松黏、大小、软硬、轻重等等则由个人习惯和鱼情、鱼口而定。不过尽管如此,钓手的认识、见解不同,即使是同一款鱼饵,也会因不同的炼饵过程和用法而效  相似文献   

10.
拉小米     
张炎冰 《钓鱼》2013,(10):23-23
拉饵的出现是因为钓快鱼,减少手上饵时间,可是它有个缺点——鲫鱼往上跑。本来不管大鲫、小鲫都是沉底咬钩,但钓着钓着小鲫离底了,之后离底越来越高成了钓一标深。拉小米是由拉饵得到启示,由河南钓手在实践中创造,专用于底钓鲫鱼的一项技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共进行了七届,至1999年的前五届比赛都是搓饵钓底,最高时速137尾。2000年,  相似文献   

11.
可搓可拉     
张炎冰 《钓鱼》2014,(1):16-16
拉饵盛行.无论竞技、休闲凡遇轻口、小口以及鱼离底的时候都用拉饵了。与搓饵相比,拉饵轻、小,甚至调高钓低时钩都到不了底。拉饵适用钓快鱼,但不管钓快鱼、钓慢鱼操作起来都是先搓后拉。  相似文献   

12.
只会搓不会拉应付不了变化的鱼情,所以竞技钓鱼是搓饵为体,拉饵为用。推而广之,池塘、放养浜、多淤泥青苔的水域以鲫鱼为对象鱼,光用搓饵和  相似文献   

13.
吴芜 《钓鱼》2014,(15):10-12
搓饵钓底、钓行程逮接口,最高时速135尾。超过150尾、200尾、300尾是拉饵之后的事,如果鱼小还能达到400尾。池钓竞技分钓对象鱼和钓混养鱼两个项目,前者用拉饵,钓快鱼;后者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上饵搓拉结合,拉是攻搓是守。不过鱼情变化不是抛硬币—非正即背,而是你中有我,渐进或渐退的,所以同样拉饵,大小、松黏、轻重以及钓棚的调整、变化不是随意的。  相似文献   

14.
吴芜 《钓鱼》2014,(9):6-8
一天3轮,两天6轮或8轮的钓对象鱼比赛都脱不了I轮稳、2轮快、3轮变的规律。稳的表现是边位、中间位差别不大,甚至搓饵和拉饵的钓获量都很接近。快是鱼离底了并集中在某个层面,钓棚固定了,鱼口稳定了,钩到位即有口且信号一致的结果。变是变招,鱼情多变,相邻两个钓位一钓底一打浮相互影响,结果不是钓底改打浮,就是打浮改钓底、钓离底。  相似文献   

15.
钓底? 拉浮?     
提到无锡“锦园垂钓乐园”一号池,相信许多钓手都有这样的感受——“那里的鱼好玩,钓底可以,拉浮也不差,信号多多,就是逮不着”。面对上、中、下层都有鱼讯,也都能钓到鱼,是钓底好?还是拉浮好?也确实难为了钓鱼人。笔者在这次全国锦园杯邀请赛中,同样遇到了这个难题。根据比赛规则,我第二场钓1号池小鱼。比赛开始10分钟,由于上一场放鱼的缘故,鱼情较稳定,底钓效果不错,中鱼率也可以。20分钟过后,鱼情开始有了变化,感觉中层有鱼讯,多次饵不到底就有接钩现象,也能钓上几条,这时我决定拉浮。一阵忙活后,“感觉不错”。比赛结束,获鱼却只有81尾,…  相似文献   

16.
高国祥 《钓鱼》2013,(9):22-23
竞技场上比赛时采用的许多技巧,同样适用于休闲钓。当然,在施钓的过程中,决不能“照童办事”,要应时、应水、应鱼灵活掌握,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搓三拉四,就是先搓饵抛钩三次,再拉饵抛钩四次。它是知名垂钓大师王永贵,在针对比赛用池不准手抛饵打窝而探索出来的高招,因其效果显著,被池钓者广泛接受并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7.
张炎冰 《钓鱼》2007,(4X):18-19
东峻教的是搓饵,老鬼学的是拉饵,海狮是搓拉结合,化绍新从钓饵线组入手,教的是快鱼怎么钓,慢鱼怎么钓,这是“悬坠钓”十八年的足印。可是到了再传、再再传的弟子就没有烙印了,他们信仰的是:搓是基本功,拉是变招。“悬坠”向水库、湖泊、河道、溪流扩张,非科班的、自学的、无师自通的钓手何止千万,都是以搓为主,配合拉饵。搓拉胜负手不是从抛第一竿就决定的,但最后见了分晓再咀嚼咀嚼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8.
华歆 《钓鱼》2003,(18)
夜钓,用什么饵?钓鲤,钓鲫,钓鳊,钓鲢,还是钓白天不吃食的草鱼?在下列答案中选择——1.基础饵拉饵钓鲫。入夜后,上层水温慢慢变凉,用“本味”基础饵搓饵抛钩10竿,即有鲫鱼中层截饵。随着抛钩次数增加,引来了许多白鲦鱼,偶尔有鳊鱼上钩。为避开白鲦,我改变抛钩方向,偏过30°,但十几竿后又来了白鲦。让开它,换到原来的位置,白鲦没有了,用拉饵连钓4尾鲫鱼后鱼没有了。于是还用搓饵,但数竿后又是白鲦,让开它,钓偏过30°,白鲦还有,但咬钩动作小的就是鲫鱼。两个窝子轮流钓,搓饵引拉饵钓,有白鲦就让,到2时共钓1尾鲫鱼,重2.6千克。本白色的基础饵在…  相似文献   

19.
华朝熙  昕东图 《垂钓》2013,(5):28-30
饵料状态好,得鱼青睐 台钓传入大陆,大家看着稀奇;日本生产的鱼饵入水溶开而不散,且最后附于钩端,也让人大开眼界。据我所知,以前中国台湾钓手、日本钓手都钓搓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终于有鱼饵公司颠覆了日本人的传奇,琢磨出一种新钓法、一种新的饵料——拉饵。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因年纪大了不宜参加这种紧张的比赛,只好自费去参观过把瘾。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钓友们商榷。 一、赛场和鱼情:池长150米,宽近50米,水深平均约1米,鱼密度不大,从两天8场的比赛中,平均每个钓手每场钓获鱼7-8条,前几名多在池的四角产生。鱼个体较大,最小的约20克,大的过500克,平均在150-250克之间。 二、用饵:综观用饵超过30种以上,还不算添加剂在内,有的连麝香粉都用上了,单丸九饵就超过7种,国产老鬼、东峻、三鱼、龙王恨… 这么多饵每个钓位前后有8名钓手用过饵,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