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时代新人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不仅肩负着社会属性层面上的诸多使命,而且肩负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旨趣的生态责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时代新人自身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指向的使命所在,更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绿色基因要求。为此,需要加强对时代新人的生态责任培育,将时代新人真正打造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中包含的生态理论以及生态思想不是分散的,彼此之间具备一定的理论关联,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资本和生态矛盾、尊崇与顺应自然和变革社会制度等,这就为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依据和理论基础。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研究,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并对其进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基于此,应从《资本论》中的生态理论主要内容着手,深入剖析《资本论》生态理论包含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的关系,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社会和谐和人自身内心的和谐。陕北地区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倡导生态价值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修订现行《环境保护法》,颁布《生态环境补偿实施条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为陕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重新研读《资本论》,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经典生态文明思想;在分析《资本论》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和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探索《资本论》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对解决当前全球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霞 《江苏教育》2023,(40):78-79+82
<正>在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文明教育。2021年,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特别强调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践行生态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践智慧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行动指引。从理论逻辑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继承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与时俱进的发展。从制度逻辑上看,稳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价值逻辑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为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2年全国乙卷历史第42题以东汉时期4位良吏事迹中涉及老虎的记叙为素材进行命题,恰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担负“培根铸魂”重担的高中历史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要走进高中历史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从而推动全社会人民群众生态素质的提升。本文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一课为例,立足教材,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关系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探索的主题。"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阐释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70载接力的时代答卷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接续。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9.
《边城》是沈从文书写生命意识的代表作,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视域出发,分别探讨《边城》书写生命意识的载体、表现、本质及启示,剖析作品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探索,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本源先后经历了生态文明意识萌芽、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生态文明思想启蒙、生态文明思想奠基四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两山论”,确立了生态优先地位,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由对立向统一转变。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在政治、文化、技术、制度、市场、全球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创新,为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这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思想是一致的,如果能很好的发掘原始宗教中的生态智慧,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核心:一是顺应自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自然界对社会历史的前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性,以及严守生态文明的原则底线等。二是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论,强调和而不同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三是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强调从人和自然界两个视角评价发展,转换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实现价值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这一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经历了从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时期到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时期,再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时期,最后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形成发展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能够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环境基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徐辉 《文教资料》2014,(23):1-2
《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这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先民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心理、情感。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这种生态文明思想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延续至今,并将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挖掘荀子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智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决定着人类的共同福祉是否能够实现。加快推进探索绿色发展,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落实有着推动作用,还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观的建立,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目标。本文将从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建立并贯彻长效生态预警机制这三个方面来探索绿色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增殖既是资本的生命支点,又是资本加速的根本肇因。资本主导下的现代科技和现代机器不断加速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费,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无法协同资本加速,因而造成“去同步化”的生态危机。严重的生态危机呼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的建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包含丰富的生态意蕴,它蕴含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样态、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意识、人与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增强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时代生命力、助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对系统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建构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青年力量、先锋力量,培育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院校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通过对安宁片区的几所职业院校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提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让其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汇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艺术及其理论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共生共荣的美学思想。宗炳《画山水序》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美学思想。中国山水画及其理论中包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语境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就能在新发展观、新现代化观和新文明观指导下创造出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构建将美丽中国与地球美好家园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类生态文明新格局。为此,需要把握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深刻内涵,认识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重大价值,拓宽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