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王菁菁 《中国收藏》2020,(11):106-109
走进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树下王路15号的水街壹号文创园,江南园林庭院深几许的幽静之风扑面而来。穿过绿荫怀抱,一座典雅、明亮的博物馆赫然出现在眼前。这里不但展出了南宋153年间的19个种类钱币,还因为一位泉学大家的名字而令业界仰慕。它就是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魏佩 《收藏界》2011,(11):133
2011年10月10日,西安首家国有钱币专题博物馆于西大街中国人民人行西安分行大院内隆重开馆,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宓唯新、人行西安分行行长郭新明、中国钱币学会党委书记温克勤、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人行西安分行营业部主任张志峰等领导参加了开馆典礼。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5,(10):181-181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西安市文物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管部的支持下,由西安博物院、西安钱币博物馆主办,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西安市收藏协会、西安钱币学会等单位协办的“基石——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货币、文献展”于2015年9月2日起在西安博物院一层临时展厅展出,为期两个月。  相似文献   

4.
朱有仪 《收藏》2013,(10):98-103
戴志强,1944年出生于上海钱币世家,自幼随其父、民国钱币收藏大家戴葆庭出入上海古玩市场,同时参加上海泉币学社例会,结交泉家、鸿儒。196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学生时代他曾不畏名家旧说,在"漳州军饷"银币铸造年代上与郭沫若先生大胆一辩。参加工作后他先后任河南省安阳博物馆副馆长、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中国钱币》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处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副司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等职,凭借自身渊博的学识,多次为国家发现、挽回多件重要文物,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张振龙 《收藏界》2013,(4):63-63
西安高陵钱币博物馆2012年5月重装重启,面向社会开放,展品中有一枚最早使用错金工艺的钱币—战国错金星秦"半两"(见图)。是泉:直径32毫米,重12克;钱文大篆拙美可人,系合范浇铸而成的饼形"半两"。  相似文献   

6.
《中国集邮》2000,(7):16-17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于2000年5月9日在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举行了邮品、钱币专场拍卖会。该场拍卖会拍品总数1434件,成交704件,成交率为49%,总成交价549万元。现将部分拍品的成交价(单位为元,含10%买方佣金)刊出,供集邮参考。  相似文献   

7.
陆克勤 《收藏》2001,(1):81-81
由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持的第八届钱币拍卖会于2000年9月17日落槌。在币市持续走低、买气难聚的情况下,由于组织有方,增加委托,精品荟萃,使得这一届钱币拍卖会开成令泉友大开眼界的盛会。全部472项拍品成交逾55%,总成交额逾260万元,其中单枚最高成交价达36.3万元。  相似文献   

8.
这款宋代珍贵文物吉州窑酱褐釉印花枕珍藏于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此枕曾于2007年12月在广东顺德博物馆开展的"浔阳遗珍.传世瑰宝—九江市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上展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有着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相似文献   

9.
薄湘立 《收藏》2009,(4):122-122
宋代的古钱币在中国的钱币收藏领域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富矿山,每一位钱币爱好者都能从其中发掘出自己喜爱的瑰宝。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6日美国加州长堤市2002年国际钱币展销会揭幕。在这届展销会上,有一枚由美国政府委托苏士比拍卖公司拍卖的孤品——1933年20元双鹰金币的展出,引起了全世界收藏界、钱币界以及投资者的极大关注。这是一枚全球最具传奇性及神秘色彩的钱币,七十年以来,一直是国际钱币界的话题。它卖前估价为400-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2日,座落于贡院西街六号D座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等为博物馆开馆剪彩。全国各省(区市)邮政公司经理及广大集邮爱好者同聚展场,一时间人潮鼎沸。  相似文献   

12.
梅辰 《收藏》2007,(3):158-160
戴志强先生是著名的钱币学家,别名戴续,阿祥.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钱币世家.自幼随父戴葆庭出入上海古玩市场,参加上海泉币学社例会,196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河南安阳博物馆副馆长、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3.
魏佩 《收藏界》2010,(11):91-91
2010年9月11日,由第七届铜元研讨会筹备委员会主办,陕西省钱币学会、西安收藏协会承办的第七届铜元研讨会在西安唐城宾馆成功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王明亮,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收藏界》发行总监高玉书,陕西省钱币学会秘书长刘金坪,西安市收藏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钱币学会《钱币研究》主编袁水清等人。来自全国23个省市及澳门、台湾地区的105位铜元收藏家、学者及收藏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台湾著名钱币收藏家朱复圭先生致辞。  相似文献   

14.
韩丽 《收藏界》2013,(11):118-124
山东博物馆(原山东省博物馆)的前身是清朝末年设立于山东省图书馆内的“山东金石保管所”,成立于1909年,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15.
徐耀中  艾俊川 《收藏》2001,(4):16-18
戴志强,初见面给人的印象是穿着随意、行止潇洒、谈吐不失儒雅的一位普通人,可是在钱币界、文物界、历史学界,他却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戴志强从业在中国人民银行,领衔于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主编一份不乏各方好评的《中国钱币》杂志。他还以秘书长的身份,操持中国钱币学会繁忙的日常事务。更让人顿增兴味的是,这位研究员,还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执委、亚洲地区主席。最近,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端详戴志强,从他众多的著述、恳谈及同事们的介绍中,编织出了关于他的全息印象。  相似文献   

16.
江志伟  汪翔 《收藏》2006,(6):130-131
2005年国庆前夕,一座崭新的特色博物馆——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在安徽黄山市诞生(图1)。这是中国税务史和中国博物馆史上的第一座税文化博物馆,由黄山市地方税务局创建。  相似文献   

17.
王小军 《收藏》2007,(8):166-166
泓盛2007年春季拍卖会于6月28日落槌,油画、中国书画和邮票三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8493万人民币。其中油画成交额6657万元,书画成交额1263万元,邮票钱币成交额为604.8万元。  相似文献   

18.
集币爱好者都知道,"奉天一两"银币存世仅见一枚,是被国内外集藏界公认的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据悉,这枚银币孤品曾在1991年美国加州的一次拍卖会上,以3.5万美元的底价竞拍,最终被一位台湾收藏家以18.7万美元的高价买入,并创下当年中国钱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现该币存于台湾鸿禧美术馆。据保守估计,目前这枚银币大珍品的市场价高达人民币600~800万元左右。笔者虽从事钱币收藏30余年,无奈藏识不精且财力有  相似文献   

19.
周少华 《收藏》2006,(2):99-99
2004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笔者在武汉市古玩市场购得一咸丰元宝当百“宽满泉”钱币(见图),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藏品。虽钱币从外缘至穿口已经破裂,摊主开价150元,笔者毫不犹像地买下了。  相似文献   

20.
1940年秋天,国民党政府曾在重庆国民大会上做出决议,中国将修建一座体育博物馆。半个世纪过去了,国民党的这一宿愿成了泡影,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中国共产党。1990年5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坐落在北京亚运村内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剪彩。从此,有着几千年体育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了一座属于自巳的体育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