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八七级“古代文学”课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五代文学和宋、辽、金文学两部分。现把隋、唐、五代文学的学习重点与具体要求谈一下。 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中,唐代文学成就最高,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唐代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每一时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重点。 初唐(618—713):这时期可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四杰”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明确提出反对南朝诗风的文学革新主张,为唐诗的繁荣开辟了健康道路。这一时期“四杰”与陈子昂是重点。  相似文献   

2.
概说 “概论”这部分主要是让同学们从总体上把握住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这段时间从大的方面可分为隋、唐和五代三段,唐代当然应该是重点。因而,主要应把握住唐代文学发展情况,所以,在“概论”中,集中讲述了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情况、原因和唐诗的分期。 一、唐代文学繁荣和发展的情况: 这一时期的文学样式主要有诗歌、小说、散文,同时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和变文。 (一)诗歌繁荣发展的情况: 从数量看,唐代有诗人两千二百多,诗歌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从质量看,这时期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出现了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许多优秀的诗人。同时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达到很高的地步,而且从题材、形式、流派来看,唐诗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吴秀凤 《教育文汇》2007,(10):58-59
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其艺术成就真正达到顶峰是在盛唐时期(公元713年-766年)。在这53年里,诗坛活跃,不同流派,相异诗体,竞相脱颖而出,不仅产生了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还涌现出像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等一批杰出诗人。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就是这批杰出诗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唐代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诗歌在唐代取得了最突出的成就。据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所录,有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坛上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还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很高的地步,题材、形式、流派的多样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这些都标志着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和诗歌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诗歌作为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学样式,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站在历史的角度,宏观透视唐代诗歌的各种传播方式,展示唐诗产生的特定的文化土壤,便于全面地、宏观地、立体地把握唐代诗歌,展现唐诗形成过程中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6.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收录的作者就有2300多人,诗4890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又收诗1800多首,不少作者也不见于《全唐诗》。从这50000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在艺术上,唐诗也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唐诗还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歌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近代论者从不同角度对唐诗繁荣的原因作了有益的探索和阐释,但对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仍众说纷纭,各持一端,没有取得一致认可的结论。笔者试图换一角度,拟从唐代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宗教流派、经济生活和复杂的文学现象中去把握规律,寻绎原因,揭橥问题的实质。一思想解放是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于繁荣的唐代商业,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佳作颇丰,但利用诗歌研究者并不多见。诗歌是唐代的主要文学形式,即王静庵《宋元戏曲史》所称道的“一代之文学”。现存唐诗五万首许,数量壮观。作家是社会的人,文学作品即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唐代商业商人在诗歌中有无反映呢?如有,又说明了什么呢?现据唐诗所见试述于后。一、诗歌所见市的种类及其情形  相似文献   

9.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诗歌发展到巅峰阶段,并持续200年的繁荣局面.散文的革新、传奇的兴盛和词的成熟,也是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突出标志.尽管自宋代以来,唐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显学;但从总体上研究以诗歌为中心的唐代各体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研究唐诗在与各体文学的交融互动中,广泛吸收他体之长,开拓新变,从而导致一盛再盛的局面的论著,却始终未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唐代由于中日两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睦邻友好政策的执行,两国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其中文化交流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广泛,深入的新阶段.这在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唐诗中有着较充分的反映.在当时,使节往来,僧侣取经,文人交往,大都有诗.在《全唐诗》(包括《全唐诗逸》)里,有关中日交往的诗歌有三十多首(另有一些因缺少证据还未敢断定是这方面的诗歌).因此,本文试图从唐诗这一角度,来叙述一下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歌继承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向前发展,已达到更高的成就:“(?)华极盛,体制大备”(《唐诗别裁》凡例)。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高峯。他继承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反对齐梁以来的绮丽华靡文风,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多方面向古典诗歌学习,获得了丰富的养料;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给他创作的影响特别大,这正是他对唐代诗歌的革新起了巨大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冰阳在《<草堂集>序》说:“卢黄门(藏用)云:‘陈拾遗(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这对他一生从事诗歌革新的评定是很恰当的。  相似文献   

12.
唐诗研究历来成为显学,可以说唐代诗人中稍有成就者都早已被发掘完毕,很难发现新的研究对象。只有一些曾经被广泛研究而不够深入或不够系统的作家像中唐时期的张籍、王建等,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但是要将前人或时贤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如果没有沉潜数年或十几年品味细绎作品的功夫,那么想要在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有所创获,是绝对不可能的。当通读完徐礼节教授五十万字的新著《张籍王建诗歌研究》(以下简称徐著)(黄山书社,2015年1月版)后,我感到非常震撼。这是一部稳健扎实、厚重精警的力作,对推进中唐文学研究乃至整个唐代文学研究都有一定的贡献,对推进中唐乐府诗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我认为这部专著有下面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1.唐代文学主要的体裁形式是诗歌,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举世瞩目。唐诗在形式方面,无论是古体律体,无论是五言七言,都已发展成热,达到了全盛的境地。内容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派别的分立,思潮的演变,呈现着万花撩乱的现象。唐代诗歌所以如此兴盛,原因大致是由于:①中下层知识分子踏上并掌握了诗坛,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②统治者爱好和提倡文学,促进了诗坛的繁荣;③诗律发展成热,为诗歌内容的表达提供了音形尽美的形式。(参阅刘大杰:《中国文学发  相似文献   

14.
《登高》这首诗选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四册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十分引人注目,多年来学术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在政治上的作为,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唐诗达到辉煌的原因之一.女性地位的高涨造就大量女诗人和优秀诗作,并使唐诗普及;促进唐诗声律的发展,而使唐诗完备.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近代论者从不同角度对唐诗繁荣的原因作了有益的探索和阐释,但对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仍众说纷纭,各持一端,没有取得一致认可的结论。笔者试图换一角度,拟从唐代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宗教流派、经济生活和复杂的文学现象中去把握规律,寻绎原因,揭橥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艺术的巅峰,为后世垂范。也正是由于唐诗这一璀璨的艺术明珠光亮过于耀眼,后世遂有宋、元、明、清诗歌不如唐诗之说。当然,我们今天用学术的眼光审视古代诗歌的流变,应该具有冷静的头脑,而非盲目推崇唐诗。明清时期涌现的大量诗人与数量庞巨的作品,尽管艺术成就参差不齐,但一些优秀的诗人足与唐人相媲美,一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唐诗的苑囿,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明清十大家诗选》,就是较全面地展示明清诗歌艺术与成就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8.
清人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是一部经典的唐诗选本,它取材全面,选目精当,较为完整地反映出唐代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同时还对评选作品进行评注,对初学者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是“十才子”中才能较为全面的诗人.《唐诗别裁集》共选录其诗歌30首,代表了钱起诗歌的整体成就,反映出沈德潜对钱起诗歌的认可与推崇,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初唐四杰在唐代初期为唐代诗歌的奠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六朝的浮艳诗体进行了革新,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从题材的选择到体裁的革新,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中华文学的瑰宝。四杰不但给沈佺期、宋之问的成就奠定基础,更给之后的陈子昂,大小李杜和白居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唐诗独具匠心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将中国文学推动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成就最高的莫过于唐诗,诗人辈出。其中晚唐诗人周贺为唐代诗僧代表人物,也流传许多诗歌于世。但是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发生纰漏。其中《送李亿东归》在《全唐诗》第五百七十八卷为温庭筠诗集所收,《杪秋登江楼》也有不同版本。本文主要针对周贺诗歌重出现象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