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民族自决权》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对语言的社会职能最精辟的解释。这里讲的“交际”二字特别重要。因为交际是人类结成社会,协调行动,交流思想的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交际就没有社会,就没有人类。而语言就是人类满足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 凡为语言,即使是原始的语言,都必须是有声的语言,也必须是具有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即使是简单的、原始的)语言。我们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最一般的、最主要的就是有声语言。因为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是我们在研究人类交际的这种最重要的工具时,还不可忽略对人类交际的辅助工具——非词语性语言的研究。因为有声语言虽然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2.
张建华  康连星 《天中学刊》2002,17(3):116-117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虽然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但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那么,语言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是由声音构成的,不过人类语言的声音并不同于一般自然界的声音,它总是跟意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共同组成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纵观人类历史乃至人类语言的发展史,交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声音是构成人类交际工具的重要因素,没有声音就无所谓语言和交际,也就无所谓语言的变化发展。在语言研究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例如同一句话,我们可以从声音方面用生理、物理的观点把它…  相似文献   

3.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文里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哪怕是最落后的社会,会没有自己的有声语言。”这就是说语言都是有声音的,语言主要是靠声音来实现它的交际职能的,因此语言的声音——语音就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对于语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在这篇短文里,我们准备从修辞学的角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语文的这种交际特点决定了参与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因为交际就是一种参与。没有参与,也就没有交际的需求,没有交际的那种构成状态。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就意味着广泛的交往,交往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媒介。语言的运用是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交际则以参与为基础。因此,如何在参与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正是语文教育的本质所在。这里着重从“口语交际”的角度,阐述主体参与和语文学科交际性特点的相关性问题。口头语言是交往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  相似文献   

5.
(一)汉语规范化的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国防上,都已经实现了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统一。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正在为共同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定和执行,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和生产斗争正在迅速地开展。人民的社会生活有了重大的改变,交通往来和交际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人民越来越感觉到有使用一种可以到处通行的人人能够接受的共同的语言也就是规范化的语言的需要,因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就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汉民族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首先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也就是说,有一个标准。这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间的一个迫切的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语言的工具论思想,前人之述颇丰。恩格斯就曾认为,“语言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离开了人们的社会交际,语言既不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和发展。”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各种文化的广泛融合与交流,语言的交际作用愈发明显。“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7.
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交换,外语交际能力是指以外语为工具,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从对方获得信息以及准确恰当地向对方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语言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不仅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语言操练,更要注意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要利用这门语言去进行交际,去传递信息。如果学生最终只会借助字典来阅读,这就没有完全达到教学的目的,就会形成所谓的“哑巴外语”。比如说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视听说课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视听说音像教…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   “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1996大纲相比,看似改了几个字,其实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变化。 (1996大纲除了说语文是“交际工具”外,还加了一句“文化载体”,其实“载体”也是工具,表述似不够全面。 )即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我以为这较好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属性,因为语文本来就是语言、文化的统一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 (语言和人是俱在的…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工具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上。首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正如斯大林所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彼此交阮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没有全社会懂得的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相似文献   

10.
潘才玲 《教书育人》2012,(Z2):18-19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际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分子,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一个人的口头交际能力会对他未来的社会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如何切实提高高年级弱势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和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下面是笔者在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探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面向世界。当今的世界已被人们称为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也称“信息社会”或叫“知识、智力社会”。世界上的知识从来没有发生过象今天这样急剧的扩增和更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顺乎时代潮流,不断地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语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现实,它是以语音为外壳、  相似文献   

12.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过:“有声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们脱出动物界、结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同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并取得我们今天的进步的力量之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词语是“社会”、“交际”、“生产”、“进步”和“力量”,说明了语言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社会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不难想象,原始人类的语言决没有现代语言这样繁复而有多样的讲求。说到近代,也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的。就以北京话来说,我是北京人,回忆起六七十年前我的儿童时期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有许多今天已逐渐消灭,而代之以新词语。对劳动人民轻蔑、侮辱的称呼听不到了,神鬼迷信的话语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工人、师傅、表演艺术家等尊重  相似文献   

13.
“塑料”普通话是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过程中,方言区人们偶尔使用的交际工具,它的形成与生理、心理、社会和语言本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它是语言统一过程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各方言区情况不同,同一方言区包含多个层次。单从语音上讲,如果“塑料”普通话某一层次的语音为某一方言区成员共同使用,这一层次就会形成方言文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工具论”本身,而是由于我们对“工具论”的理解与认识发生了偏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偏差之一:把语文这个工具等同于其他工具我们承认语言是工具,但更要承认语言是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工具的一种特殊工具。这主要表现在:语言是人类共有的而又带有使用者独特个性特征的特殊工具,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具有作为人类共同使用的符号系统的形式和作为个体言语交际行为的内容的双重意义。作为社会长期使用的、通过大家共同概括抽取出来的、规范人们交际活动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语汇、语法、修辞、逻辑、文…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思想、习俗、技能、艺术赋予人们一定时间、一定特征的工具”文化和语言密切相关。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是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使用反映着社会的文化特征,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环境。P.P.Giglioli认为,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与本族语者交流,理解社交意义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的文化标准和背景知识。因此,要想学一门语言,就必须先懂得该语言与母语的文化背景差异。然而,纵观中国外语教学现状,我们发现,无论是语言教师还是语言专家,在语言学习中都没有对文化背景差异的作用加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的语言》 刘文英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与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 ?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 ?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通讯:河北兴隆县半壁山镇中;邮编: 067301)《周总理,你在哪里》   王跃农   上课伊始,我将周总理的名言“我要像春蚕一样,把每一口丝吐出来,献给人民。”工工…  相似文献   

17.
潘洁珍 《考试周刊》2011,(74):121-122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虽然它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形式,但毫无疑问,它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我们精心设计的整个社会结构都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的。假如没有口头语言和后来的书面语言,我们就不可能创设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交往系统。可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而不是为了显示他们可以记住各种各样的语法或语音规则,纵观日常会话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你所需要的是信息,是根据语意表达自己和与人交际,而不需要语音、语调和语法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学英语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听说领先原则”和“交际目的性原则”,而后者要求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课应上成工具课而非知识课,这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明确了的改革方向。近几年,不少英语教师只片面强调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等“语言习惯的形成”操练,忽略了英语交际目的性原则,致使学生只会造“漂亮的句子”,不会说英语。这就失去了一个人学习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美国语言学家 Peter Cole 曾说过:“语言习惯的习得其本身并不是真正掌握语言。”因此我认为英语教学应加强交际目的性原则的运用与操练。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交际性原则做为外语教学法的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受到我国俄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俄语教学法专家写了有关这一教学原则的专著或论文。许多外语院系在俄语教学过程中对如何贯彻交际性原则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对改革俄语教学无异会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俄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交际性原则符合语言的本质特性。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本质特性是交际功能。“语言只能在社会中充当交际的工具。如果某种语言停止行使这一功能,或者,如果社会停止使用某种语言,那么,这种语言就会成为死的语言。”所以无论学习何种语言,其首要目的就是要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和学。以交际性原则为中心改革基础阶段俄语实践  相似文献   

20.
唐华 《文教资料》2006,(1):183-184
模糊语言“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辞海》)。长期以来,人们在运用语言时都尽量追求精确而避免模糊表达,并认为精确是语言表达鲜明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说过:“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事实上,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模糊性的认识还不够。波兰语义学家沙夫在《语义学引论》中指出:“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办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