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理运用音乐教学法,能引导小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除常用的经典教学方法外,“生态式教学方法”很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2.
陆玉 《广西教育》2014,(9):126-126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作用于人的大脑,并通过丘脑和边缘系统的调适来影响人的情绪,进而产生一种“美”的律动与幻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音乐的这一特点,使儿童的音乐启蒙在“听”的环境中开始。  相似文献   

3.
刘爱华 《成才之路》2013,(36):38-3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各种教学改革经验中体现“以人为本”是广大音乐教师形成的共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状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评价与课外拓展等环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为学生打造优质的音乐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霍冉 《河北教育》2004,(5):37-38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对“情感化”和“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演示实物、播放音乐、扮演角色等方法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身心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情感熏陶感染,让学生感到“易”、“趣”、“活”,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音乐趣味教学又称音乐快乐教学,它是采用风趣幽默,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使信息同时输入大脑,产生“愉悦效应”,以提高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及丰富想象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央电视台就中小学音乐教学采访了一些学生,问学生喜不喜欢音乐,学生回答道:“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7.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8.
音乐情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音乐教育主要不是技术教育,而是情感教育。几年来,我们通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了音乐“情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明理·激情·导行”为指导思想,运用“以教材为依托、以实践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以思维为主线、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优选途径和方法,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该模式可用如下…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201l版)中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英国教育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听音乐。”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但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不够,因此,他们在聆听音乐时,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往往会“做小动作”“讲话”“走神”。针对这些现象,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借用通感,丰富体验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音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是一种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觉艺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一 )能够创造情境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精神高度紧张 ,心理总处于一种“备战”状态 ,随时准备接受新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这种精神状态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并非完全有利。长此以往 ,身心疲惫 ,事倍而功半。快速学习的创新者查尔斯·西米德说 :“……我们发现 ,在一种特别的放松中 ,我们的大脑最开放 ,最能接受进来的信息。”研究证明 ,当我们的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时 ,…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写到:“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莫塞尔说“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在这样的一个领域内,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赫伯德·齐佩尔认为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由此看来,器乐进课堂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手段不仅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多的是对其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和发展前景。的确,从已知的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大脑对人的活动支配是有着一定的区域分别。当学生学习乐器的时候,人脑各部分相应的区域就会被唤醒,当这些区域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实施和谐教学减轻学生负担○雷园花(江西财经大学附中)“和谐教学”是指运用一些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身心;大脑两半球;理智与情感;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合理运用音乐教学法,能引导小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除常用的经典教学方法外,“生态式教学方法”很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5.
盛航  张来敏 《知识文库》2023,(13):15-18
<正>“新时期”教育政策背景下,“减负”“提质”为中学音乐教师教学活动带来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而课后服务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本文对“新时期”政策进行解读,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对艺术课程的要求,以“新时期”政策对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影响为切入点,根据初中生群体身心发展规律,对初中音乐教师设计音乐教学提出教学建议与教学思路。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条件的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不断地提升。  相似文献   

16.
合理运用音乐教学法,能引导小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除常用的经典教学方法外,“生态式教学方法”很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青 《青海教育》2014,(11):33-33
律动教学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舞蹈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动动、跳跳、玩玩、乐乐中感受、表现、创作舞蹈,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教师通过各种律动的设计,使学生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同时达到促进人际交往和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低段律动教学中“动”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表达肢体语言,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龚卫芳 《辽宁教育》2005,(10):51-52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