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们对网络语言往往持这样几种态度:一是对网络语言提出尖锐批评,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是垃圾,是档次极低的胡言乱语。二是完全肯定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兴未艾并逐渐有了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但与文言一样,网络语言并不是一种大众语言并且与大众语言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充其量只是一种社会方言,其产生是时代的产物,发展前景取决于其自身的生命力和民众对其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3.
经济简洁、生动诙谐、标新立异、受限性,这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行为应当予以规范,本文提出了规范网络语言的四条基本措施.我们无须对网络语言忧心忡忡,应本着宽容理解、积极引导的态度,对其进行了解、记录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以其生动形象,个性鲜明迅速成为广大中学生的宠儿,大步流星地走进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网络语言以其自身的开放性和随意性,让众人担忧:在其影响下的中学生可能会滥用网络语言,降低对传统汉语的学习兴趣与掌握程度.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因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社会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着对我国网络语言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及变化形式,并对我国网络语言现状的产生依据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来,学术界关于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的关系问题,有认同,有否定,有排斥。实际上,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之间是话语权文化与亚文化层面的关系,二者完全可以共存、互补、双赢发展,互相利用,彼此推进。现代汉语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网络词语,但不必一味强调使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网络语言。我们应该致力于建构现代汉语和网络语言共同繁荣的大语言文化圈。  相似文献   

8.
贺继联 《现代语文》2008,(2):103-103,117
现代汉语教学与传统观念遭遇网络语言的冲击,我们是该保持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呢,还是让网络语言的青春血液沸腾?本文引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观点,肯定网络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结晶,认为现代汉语教学不应该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由于网络语言客观上的不足,应该对其持宽容态度,并善加引导.  相似文献   

9.
马原  贾勤 《教师》2015,(17)
自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诞生,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并且逐渐影响至世界各地,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于是,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其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的变异性.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网络语言变异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的变异.本文以英汉网络语言的谐音变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英汉网络语言变异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也为跨文化网络语言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日益推广,催生并繁荣了网络语言.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语言,其触角已渗入网络之外的生活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意在立足修辞学理论,结合现行的网络语言,从词语、句式和篇章三个层面,探究网络语言中的仿拟手法的运用及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预测该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词汇特征,文章以英语为语料,对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它首先就网络语言给出定义,然后从词汇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形态特征,有通过传统的构词方式如缩写、派生、造词等,也有通过极富网络特色的方式,包括数字化用法和符号化用法;接着探讨了网络语言的语义特征;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它得出结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并简单地对网络语言的影响下该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提出了看法,以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促成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而又时尚的事物,其发展也成了一个堪忧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语言谐音词的现状、源词、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网络语言应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鱼龙混杂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也对传统语言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网络语言的两面性出发,欲对其进行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并力求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其传播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大众的社会活动,其在传播中造成的弊端亦会带来影响人们交流、阻碍网民素质提升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现状,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总结了网络语言传播的弊端,最后归纳出规范网络语言传播的措施。本文旨在减少网络语言在传播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其在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网络语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独特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主要探讨了网络语言的类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网络语言对社会的影响,并就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提出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指因网络诞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类型.网络语言简短、贴切、直接并富有趣味性.网络语言的形成和传播速度惊人.网络语言不仅应用于网络交流,也会作为语言习惯渗透到日常交流中,因此,需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调控和正确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只有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正确意识为指导,才能实现语言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阅读分析1994年以来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有关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我们认为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经历了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和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的过程.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今后应该注重汉语网络词汇和句式产生的理据研究,汉语网络语言与其他网络语言的比较研究以及尝试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深入交流,一种带有浓厚次文化气息的网络语言-ACG网络语言开始在国内蔓延.本文从语域的角度分析了该ACG网络语言,并从词汇角度分析其类型、特征,最后对其发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资讯发达的当今时代,网络的兴起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对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不少冲击和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原则,重在探究网络语言内涵,试图寻找到其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衔接点,从教学内容、教师观念两方面提出对策,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青少年网民是网络语言使用的主体,对他们的网络语言进行调查具有现实和理论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类型,对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应当理性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