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要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素质,差生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知识面广,心理压力大,差生往往越学越差。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点做法,对提高差生数学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培养师生情感,引导自我表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表现沉默、笨拙。他们自卑感强,不敢在公开场合表现自我,或参与意识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常常被冷落、遗忘。所以,提高差生素质,首  相似文献   

2.
对补差工作,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差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差生的自觉追求。一、融洽师生情感做好转差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负责。如果教师对差生的批评指责过多,鼓励帮助较少,会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就会压抑差生的进取心,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多有自信心,要能让每个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防止差生在集体中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教学数学不是单纯的认识性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性的活动,教师对差生的爱,是他们上好数学课的动力,能使差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减少差生对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以集中听课的注意力。要融洽师生情感,教学中必须抓住差生的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有意志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等。教学中应以防为主,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注重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注重意志、情感培养等措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其特点表现在智力活动及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在智力活动方面表现为:①思维盲目,缺乏明确的目的性;②思维零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性;③思维呆板,缺乏机敏的灵活性。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则表现为:①学习态度马虎;②求知欲低,缺乏学习兴趣;③学习中畏难情绪严重,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刃何帮助差生学好数学,逐步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呢?笔者根据教学体会,从四万面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边缘生,指的是学习成绩较差,达不到及格成绩的所谓差生,亦称后进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主要表现就是思维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思路不畅,不能按照"顺藤摸瓜"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常常陷入学习困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些数学边缘生的转化工作,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进步,让每一个学生皆成才。一、思维障碍转化的主观因素边缘生在有些思考性问题面前,常常思维不活,启而不发,甚至给人有凝滞、僵化的感觉。有时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思维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因而显得有些思维迟钝。对此,教师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是数学语言的核心成分。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搞好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数学语言教学的关键是搞好数学符号的教学。因此 ,教师要弄清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心理障碍 ,从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一、数学符号学习的心理障碍调查表明 ,人们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 ,有其客观原因 ,也有其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源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 ,主观原因是来自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1 情绪障碍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数学符号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数学课堂中的情绪障碍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不断相互统一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在诸多学习情感问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障碍是其中一个很少被教师重视但又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问题.高中学生数学课堂情绪障碍与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为搞好数学课的教与学,要研究学生学习的情感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削弱或减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绪障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方设法把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挖掘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差生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非智力型数学差生一般在“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对而言对他们的教学和转化容易一些。智力型学习差生就是我们平时感觉比较“笨”的学生。教师一般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的作业中判断出来。精确地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智力型学习差生需要借助各种智力量表,如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瑞文推理量表,等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成绩并不优秀,通过几年的教学,笔者认识这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所导致。所谓情感障碍,是指学生的一种错误的情感体验。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学习生活本身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各科学习均缺乏兴趣,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另一种是有指向性的,即对学习某门课的错误情感,表现在对学习某门课或某门课教师的恐惧感,这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中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0.
所谓"非智力型"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因素正常而学习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他们在差生中所占比例很大。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上的"非智力型"差生的学情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对数学"非智力型"差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一、"非智力型"差生的特征1.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数学中困难重重,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反应,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三个分化点。学生在学习中所以出现分化,“差生”之所以掉队,都因思维障碍所致。本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初中生特别是“差生”学习化学的思维障碍作一探索,以求教于读者。 一、思维的片面性 习惯从表面的、正面的、明显的、易于接受的方面进行思维,而缺乏发散性逆向思维的倾向,表现为思维的片面性。这种思维方法,在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中尤为普遍。比如,《碳》一章教学中,教师讲了许多生成二氧  相似文献   

12.
学生群体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个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驾驭知识等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数学课程更是如此.由于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很强,其中融合的思维成分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思维滞塞,兴趣不高,导致数学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习惯上把这部分学生定义为"差生".而差生的存在,犹如教学路上的"绊脚石",无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业绩.所以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基础智力、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等种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级总会有差生,使教育工作者一直感到棘手。事实上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各人形成学习困难的不同的原因和过程,差生心理特征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类型特点。因此,研究差生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就可有效地促进差生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各类型差生的心理特征1.学不了。这类学生主要是基础差或智能低的问题,他们往往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在头脑中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记不清、容易忘。这类学生…  相似文献   

14.
周萍 《农村教育》2006,(10):52-53
数学是中小学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学科之一。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排、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甚至产生讨厌、反感数学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着重强调对全体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把“情感与态度”放在教学各目标的首位,特别是二期课改中推行的新教材在编排上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听觉障碍.聋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数学学科有一种“抽象、高深、枯燥、难懂”的畏难情绪,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传授。随着特殊教育新课改的推进,聋校数学课堂也融入了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等一些新的元素,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依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的现状。归根到底,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学缺乏有效性,而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三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听觉障碍,聋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数学学科有一种"抽象、高深、枯燥、难懂"的畏难情绪,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传授.随着特殊教育新课改的推进,聋校数学课堂也融入了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等一些新的元素,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依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的现状.归根到底,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学缺乏有效性,而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三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17.
一些差生学不好数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数学有恐惧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大大限制了差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极积性。而一些教师往往对这些差生补课,增加学时,加大练习量,导致学生由恐惧发展为逆反,这对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利的。怎样矫治差生对数学恐惧心理呢?我的做法是:一、注重情感投资,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数学学困生,在以前被我们称为数学"差生",后来为了尊重学生,将那些数学学习能力差、成绩长期无法提高、在数学知识方面有严重欠缺的学生称为数学学困生。在农村的初中生中,数学学困生较多。这些数学学困生可分为:记忆障碍型的学困生、思维欠缺型的学困生、操作迟钝型的学困生。记忆障碍型的学困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通常缺乏基础知识,数学的概念混淆,数学的知识结构也不完整,导致他们在应用知识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数学教学工作,我认识到相当多的数学学困生都不同程度的讨厌数学。这种厌学情绪导致他们学习困难。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到他们中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认为数学比较抽象,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厌倦;二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三是教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的偏颇,只重视优等生,而冷落学困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消极情绪。以至于在数学的学习中表现为: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其智力的发展,阻碍了其学习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