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古玺印式是指以先秦文字(大篆系统)入印的一种印章样式。古玺印式创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印"创作阶段;明清拟古玺印式阶段;近现代古玺印式类风格创作阶段。齐、燕、三晋(魏、赵、韩)、楚、秦这五大系列战国古文字反映在七国官私玺印中,具有独特鲜明的各自地域特色,构成了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先秦实用古玺印式体系,为我们今天的篆刻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型"范本。  相似文献   

2.
古玺印式是指以先秦文字(大篆系统)入印的一种印章样式。古玺印式创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印"创作阶段;明清拟古玺印式阶段;近现代古玺印式类风格创作阶段。齐、燕、三晋(魏、赵、韩)、楚、秦这五大系列战国古文字反映在七国官私玺印中,具有独特鲜明的各自地域特色,构成了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先秦实用古玺印式体系,为我们今天的篆刻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型"范本。  相似文献   

3.
关于《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古人有西周初年周公作、春秋末孔子门人作和秦汉时期学者作三种观点,现代学者洪诚认为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前,何九盈认为形成于战国晚期齐鲁一带儒生之手。从先秦的训诂状况奠定了词书的训诂内容和方式、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形成雅言的基础、"正名"和名学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奠定了形成一部同义类聚词典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及读书的要求为一部词典的产生提供了社会需求四个方面,证明《尔雅》形成有其主客观的条件,它最迟当在战国中期产生,其作者为齐鲁一带的孔门传人。  相似文献   

4.
赋在先秦的不同阶段其事理意义可能不同:在上古用于祭祀:西周及春秋时获得讽谏、申明“志”的事理意义:战国以后在价值序列上落为“述”的地位上,并承继于“诗”的事理意义。赋在先秦经过不同事理意义的流变而逐渐划向文体意义,使我们对赋体的生成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无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先秦道、儒、治刑名法术的学者无不讲它;汉代不仅学者讨论,还被施诸实践,造成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盛世.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无为”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诸方面的内容.它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对于它的内涵和发展情况,学术界还没有人系统论述过.本文只试图就它在先秦时代的情况作一些探索. 先秦“无为”思想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从西周初年(《诗》、《书》)到西周末年(《周易》),是“无为”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春秋末年(《老子》)是“无为”思想的形成阶段;(三)从春秋末年到战国中晚期(庄子及其后学,治刑名法术之学的学者如稷下先生、慎到、尹文、申不害、韩非,马王堆古帛书等),是“无为”思想的发展阶段;(四)秦王朝建立前夕(由吕不韦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是“无为”思想的初步总结阶段.  相似文献   

6.
周初封建传说中的神农、黄帝、帝尧之后的故事是在西周以来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战国、秦汉时代的学者不断加以附会和增饰后讹变衍生而成的。不能将其作为可靠的周初史料去主观地剪裁西周初年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7.
王彤 《同学少年》2009,(11):52-52
"春秋"即"历史"。在商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两季,后来才增加冬夏而成为四季。所以,人们就用"春秋"指一年,后又引申为历史。《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传说《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所以战国后期,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一起被定为"儒家六经"。  相似文献   

8.
关于《周易》卦爻辞编定的年代,学者们虽然作了不少文章,但是见仁见智,至今众说不一。较有影响的有三说:殷周之际(持此说者居多)、西周末年、战国初年。后一说时代嫌晚,难以成立,前二说又未免把时代定得过早。先秦绝大多数著作,都不是成于一时,出自一手,《易经》这样的策筮著作,更是如此。《左传》、《国语》所引爻辞尚无爻题,近年考古发现,卦画中的阴阳符号直到西汉尚未定型,而独以为卦爻辞编定于殷周之际或西周之末,很难符合实际。本文想就卦爻辞的内容及《易》与《诗》、《书》、《春秋》的关系,结合有关出土资料,提出一些浅见,说明卦爻辞的编定已入春秋后期,但不晚于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不当之处,希望指正。  相似文献   

9.
"衾、被/被子"历时替换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衾、被/被子"为表示"睡眠时用以覆体"这一概念的一组同义词,先秦主要用"衾",而"被"则出现在先秦后期的春秋末期."被"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衾"竞争,汉初便在文献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衾、被/被子”为表示“睡眠时用以覆体”这一概念的一组同义词,先秦主要用“衾”,而“被”则出现在先秦后期的春秋末期。“被”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衾”竞争,汉初使在文献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传说时代到秦统一六国,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经过多次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暗示着王权的改变。从传说时代到夏、商、西周,名称由帝到王,标志着从军事民主的禅让制过渡到一统天下的家天下,但一统较为松散。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周天子依然存在,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甚至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在被削弱,家臣和卿大夫的权力在上升,一些诸侯开始称王,一些卿大夫夺取诸侯的权力也开始称王,共分权力,说明周天子不能再一统天下了。从战国到秦统一六国,由王改为皇帝,标志着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形成。从此以后到清朝灭亡,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权力也集中在皇帝手中。  相似文献   

12.
巴人的青铜文化自夏商时期开始萌芽,历经西周到春秋时期的逐步发展,直到战国及两汉时期才进入其兴盛时期。与中原地区相比,其时代较晚、规模较小,是巴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性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3.
从先秦两汉艺术品装饰题材看天地人神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史前原始社会先民对自然物的万物有灵观、对某些特定动物的图腾崇拜而初步形成天地人神的概念,商用时期强化了天地人神闻的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自身认识的觉醒,以至于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天地神人关系的完善。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铭金纪法"是中国先秦时期尤其是青铜时代法制传承的重要方式,主要体现为商周时的"器以藏礼"、春秋时的"器以布法"、战国时的"物勒工名"等.伴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法律纪事呈现"金石并重"的局面,这意味着持续800余年的"铭金纪法"传统的衰微和更具有生命力的"刻石纪法"法制传承方式的勃兴."镂之金石"的中国古代法制传承的传统,因此确立.  相似文献   

15.
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是一个明古国,早在商代已见称于世。从商至西周,巴立国于汉水上游,春秋时一度东出汉东,与楚国缔结政治军事联盟,发生种种和战关系。同时,在川东鄂西称为巴的广袤地域上,活跃着若干族群,它们与汉上巴国有着不尽一致的关系。所谓巴化,在战国以前其实包含着巴国化和巴地化两大组成部分或层次,两不论在地域还是面貌上均有明显相异,战国时由于巴国南移长江流域,巴化才从地域和形态上充分整合起来。所谓巴楚化,主要是指在原为巴地后为楚地的地域范围内,巴化与楚化的共生与互融,表现为一种半巴半楚或亦巴亦楚的民族和地域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是一个历史悠久、恢宏庞大的理论体系,其中,先秦时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基本因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传承数千年,从夏商时代的神主人辅型政治伦理到西周时代的神人并重型政治伦理,再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主神辅型政治伦理,正好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否定之否定过程。透过这一精神历程,隐约可见中华民族蹒跚学步阶段其政治伦理发展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的外交,由于环境背景的不同,在战略策略的运用上,比春秋时期的外交壮观得多。无论规模,还是声势,均远远超过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外交与军事策略交替使用,并行不二;而在战国时期则变为以军事为主,外交为辅,与春秋时期大相径庭。此时,人们对于"周礼""仁义""道德"等态度日趋让位于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春秋时期的"仁义道德"外交已经变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战国时期的"功利"外交,它的外交辞令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纵横家们博古通今,熟稔各诸侯国的政治事务,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善于抓住诸侯国君的心理,并据此而发挥其雄辩之才,口若悬河,极富煽动性和蛊惑性。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虽然总体上延续了春秋时期的一些做法,但已经有了改变,开始向功利性转变,重饰词、贵激扬、尚铺张。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段,作为社会结构之重要组成的家族组织也有相应的演变。从商到春秋前期,个人淹没在家族中,个体意识无从提起。春秋中后期,家族内血缘亲族整体性开始出现裂隙,人们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战国时期,宗法制大家族进一步瓦解,家臣与家主之间由以前的忠贞关系演变成了契约关系,私人印章和个人墓地的出现反映人们对家族的漠视。社会中下层四处流动,力图摆脱家族的束缚,寻求自由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族意识的渐趋淡漠,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变迁,这种变迁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传说始于大禹。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秦各代,凡遵循者,国则兴,凡背弃者,政则亡,历史教训极为深刻。经孔子、孟子发展,把民本思想升华到先秦时代最高理论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我们重温早期民本思想的教训,对建设小康社会极具历史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早期的齐国继承了西周的乡遂制度,推行“三国五鄙制”。战国初期齐国县的职能有所增加,基层行政单位的里管理加强。但乡、州、里的上下统属关系还没有变,都作为县的上级行政机构还没有产生。战国中后期,都的下级行政组织州、县、乡、里上下统属关系确立,齐国封建政体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