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芳芳  李啸 《江苏教育》2024,(10):66-68
学校顺应全员阅读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构建生态阅读体系,开发和完善校园阅读原生态系列课程和生态阅读可持续发展课程,探索构建生态阅读的指导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是提升中学生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2.
陈明莲 《成才之路》2022,(10):73-75
"有目的地阅读"是一种阅读策略,就是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本次阅读的干扰,在确定阅读内容后,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活动,达成阅读目标.文章从"有目的地阅读"的含义入手,分析"有目的地阅读"的应用价值,并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明确阅读目的、剖析文本结构、基于任务自主阅读、运用各...  相似文献   

3.
汤艳霞 《考试周刊》2013,(56):112-113
<正>牛顿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的巨人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料,站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学习英语需要大量阅读,英语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英语阅读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英语语感的好方法。一、培养学生的日常阅读习惯阅读是通过书面形式达到接收材料承载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理解在各类语言题测试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可以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一组文章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策略:求同、比异、整合、判断……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佘瑞铭 《快乐阅读》2011,(19):90-91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阅历,面对同一篇作品,自然会各取所需,进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期待和阅读感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阅  相似文献   

6.
张勇 《考试周刊》2008,(50):51-51
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  相似文献   

7.
一、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阐释"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就是最初的生态,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自然本态。在原生态中,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是  相似文献   

8.
学校经典阅读生态的建设与学校教育追求"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新时代教师重要的文化使命。正视传统经典阅读生态遭遇被"互联网+"时代的习得性阅读习惯(移动化、交互化与碎片化)冲击的事实,新时代重建经典阅读生态,必须顺势而为,采取如下策略:以"精神漂流感"统摄移动式阅读;以"多元化邂逅"拓展交互式阅读;以"新形态经典"牵引碎片式阅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阅读中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呢?一.通过阅读引导,提高语文素养阅读引导,就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使其像受到雨露甘泉滋润的小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1.阅读兴趣引导。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要采取多种方法诱发阅读兴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过程是对信息的一种加工、贮存,甚至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原生态"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广义阅读不单单是对书本的阅读,它包括了人体所有感觉器官对周围一切事物所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再创造的过程。语言讲述稍纵即逝,10个人中也许只有4、5个人能一字不差的复述整段话,而进行文字阅读,也许就不止4、5个人了吧。想到这里我茅塞顿开,为什么经常听别的老师抱怨:上课讲了几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生态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要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学生体验、张扬学生个性的策略来营造生态阅读氛围、开展"生态阅读"活动、推进"生态阅读"深度,从而引导学生切实感受阅读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阅读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讲的就是大量阅读和反复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马芳琴 《海外英语》2013,(15):68-69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该文将试着讨论在大学期间进行英语泛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泛读教学质量,其中包括材料的选择,阅读技巧指导等。  相似文献   

14.
周颜 《时代教育》2010,(7):242-242
"同伴阅读"简单地说,就是两个读书兴趣相投的学生共同读一本好书.低年级学生不再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项任务,而是把课外阅读融进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我在阅读,我很快乐",课外"悦"读成了他们精神欢悦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的特色就是阅读,所以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提出"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动员每一位同学从家中挑选1-2本适合阅读的图书带到班级建立图  相似文献   

16.
冯梅 《现代语文》2007,(9):69-70
阅读就是思考。阅读效率的提高,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想象是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其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学生以后是否能良性发展。目前,众多教育学者也非常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笔者认为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效提高。在具体的提高策略上,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很值得研究。一、以课本剧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陈建翔博士说:"当孩子忘我地、投入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就是天才!"也有人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对于行为差异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诸多阅读理论中,"本色阅读"不失为一种朴素而本真的阅读理念,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1.激发阅读兴趣,生存阅读与诗意阅读并举现在的阅读可以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扩充阅读量的好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议题,如果议题选择较为宽泛、随意,那么学生自然抓不住重点,群文阅读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树立"议题中心"意识,结合文本特色设置议题,这样才能让群文阅读找到重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